王連軍
(濱州恒達黃河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有限公司,山東 濱州256600)
黃河堤防工程是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運輸防汛搶險物資的重要通道,維系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防御洪水的主要屏障。 堤防與沿線防汛道路迂回貫通,形成全天候暢通無阻的交通線,構成方便、快捷、高效的交通網絡,進一步促進了沿黃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濱州黃河堤防堤頂多為土質路面,降水后路面泥濘不堪,車輛通行困難。 尤其是每年進入7-9 月份的多雨季節,正值黃河汛期,防汛物資、器材及設備的運輸因路況差難以確保暢通,影響了黃河防洪搶險工作順利進行。 為適應黃河防汛搶險快速機動的需要,促進治黃環境的改善和黃河兩岸國民經濟發展,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設中,大規模開展了堤防交通道路建設。近年來,隨著黃委“維持黃河健康生命”新理念的提出,黃河標準化堤防項目逐步實施,黃河堤防工程形成了“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生態景觀線”三線,保證堤防道路工程完整,成為確保搶險交通線安全暢通的關鍵環節。
在黃河堤防道路的運行中,受車輛荷載、雨水沖蝕、施工用料等因素作用,導致路基、基層、面層等出現裂縫、損壞,從而進一步導致路基破壞、路面承載力下降,影響行車,破壞工程完整。因而,對于堤防道路病害,必須采取措施預防病害的出現。
濱州黃河現有各類堤防143.945 公里,其中臨黃堤133.935 公里,南展堤3.75 公里,北鎮裁彎堤6.26 公里;險工16 處,壩岸693 段,工程長度30.19 公里、裹護長度30.87 公里;控導工程16 處,壩垛271段,工程長度23.64 公里,裹護長度23.94 公里。目前,濱州黃河基本完成了標準化堤防建設任務, 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將由建設向管理轉變,堤防工程維修養護成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任務。
2004 年起, 山東黃河務局對黃河堤防實施了堤身幫寬、 放淤固堤、險工加高改建,修筑堤頂道路,栽種防浪林、生態防護林和健全管護設施等項目建設, 于2005 年全面完成第一期黃河南岸標準化堤防建設任務。標準化堤防的建成,形成集“安全、生態、經濟、文化”為一體的、充滿黃河特色的現代水利工程。
堤防道路使用性能的衰變會通過可見的、不同形式的損壞表現出來,反過來不同形式的損壞對堤防瀝青混凝土道路的使用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常見病害包括:路基的坍塌、路肩損壞;路面裂縫、松散、泛油、推移等,并且,堤防道路病害種實際上往往是一塊損壞的路面多種病害并存。
選用抗沖刷性能好、干縮系數和溫縮系數小、抗拉強度高的半剛性材料做基層。其次,選用具有良好松弛性能和穩定度、針入度較大的瀝青做面層。再次,采用密實型瀝青混凝土面層,并采用合適的面層厚度,降低反射裂縫的發生率。
另外,加強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水設計,設置瀝青面層防水及瀝青下封層,搞好路肩排水設計,以保持路基能經常處于干燥、堅固和穩定狀態,對影響路基穩定的地面水予以攔截,并排除到路基范圍之外,防止漫流、聚積和下滲,構成完整的排水體系。
還要做好路基邊坡防護與加固設計,包括植物防護、工程防護、綜合防護等,植物防護就是在邊坡上種植草或植樹,以減緩邊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著邊坡表層土壤以減輕沖刷,從而達到保護邊坡的作用,并美化環境,調節邊坡的濕溫,起到固結和穩定邊坡的作用,且簡單、經濟。
最后做好特殊地基處理,軟土地基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對于有可能出現有害的過大變形和強度不夠等問題的路基,都應進行必要的地基處理和路堤處理設計。
選擇合格的路堤填筑土料,不使用淤泥、凍土、有機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質的土。 面層選用具有良好高低溫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蠟量低、高粘度的優質瀝青,瀝青還應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必要時在瀝青中摻加改性劑,以提高基性能指標。嚴格控制瀝青用量,準確組成級配,兼顧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和疲勞性能、低溫抗裂性。
應精心組織施工,確保各結構層的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 路基的施工質量,是整個路線工程的關鍵,做好路基工程,必須扎扎實實地進行路基的填筑,尤其對原地面的處理和坡面基地的處理。
填土路基壓實施工時,應嚴格按現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并應通過試驗路段來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還要有一定素質的施工隊伍來具體施工。
另外,要特別注意做好半剛性基層的養生工作,防止基層干縮裂縫反射到瀝青混凝土面層產生反射裂縫。
堤防道路項目盡量安排在放淤固堤、堤防幫寬等工程項目完工后一段時間,待堤身較為穩定后實施。另外,在堤防道路工程實施前探查路堤是否有洞穴、裂縫等隱患,并妥善處理。
3.5.1 進行科學的養護管理
加強日常巡視與檢查,做好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預防性保養,嚴禁超載車輛通行,做好病害的早期處理。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分為形成、發展、破壞三個階段,維修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3.5.2 排水設施管理
在日常的運行管理中,首先要確保排水網絡的暢通,有效地排泄堤頂積水。還要特別注意排水溝上、下部與土石接合部的處理,以防因灌水造成的塌陷。
3.5.3 加強護坡草皮管理
應經常修整、清除雜草,保持完整美觀,干旱時,宜適時灑水養護。護坡草皮遭雨水沖刷流失和干枯壞死,應及時還原坡面,補植更新,補植時間應以春、秋兩季為宜,定期灑水,確保成活。
雖然黃河堤防道路是黃河防汛搶險的專用道路,不作為交通公路使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車輛增多以及黃河堤防道路建成投入使用路況好等多種因素影響,黃河堤防道路上的行車越來越多,應加強堤防道路交通管理,保證工程完整及行車安全。
3.6.1 限制超限超載車輛上堤
車輛超限超載運輸,加速了堤防道路病害形成。 應加強對超限超載車輛的管理,如上堤路口及重點交叉地段設專人盯守查堵、設置增加路障閘墩、夜間集中行動檢查堵截等等。
3.6.2 增設交通標示
由于黃河堤防路面相對較差,有較大幅度的彎道,且堤防行道林使行車視野較小,轉彎處極易造成翻車事故,并引發堤防道路設施的損壞,為加強堤頂交通安全,黃河堤防道路險點、險段應增設交通安全標示。
3.6.3 做好養護機具配備
逐步實現堤防道路機械化養護,使養護工作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做到及時、快速、安全、不中斷交通。如配備裂縫維修中的灌縫機、噴槍;小面積沉陷維修中用到的切割機、銑刨機、瀝青灑布車、綜合養護車、壓路機等;大面積的龜裂和沉陷、車轍或局部路面翻修中還需用到的瀝青拌和機等設備。
總之,堤防瀝青混凝土道路病害的預防,應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針對各種病害的類型、道路結構類型、產生原因、面積大小、施工的難易程度、修補季節的氣候條件等實際情況,確定行之有效的預案,保證養護工作快速、高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