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凱 夏新法 厲 寧
(1.河南省公安消防總隊,河南 鄭州 450008;2.開封市公安消防支隊,河南 開封 4750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施工工地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特別是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全國的基本建設必將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但近年來,施工工地重特大火災事故頻繁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解決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問題已刻不容緩。筆者試通過幾起典型火災案例,對施工現場的火災隱患以及火災預防對策進行探討。
2009年2月9日,央視新址北配樓在裝修期間,因違反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在施工工地內違法組織大型禮花焰火燃放活動,禮花彈爆炸后的高溫星體落入文化中心主體建筑頂部擦窗機維修孔內,引燃裸露的依然材料引發火災,導致1名消防隊員犧牲,直接經濟損失1.6億余元。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728號公寓大樓節能綜合改造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違規在10層電梯前室北窗外進行電焊作業,焊渣濺落引燃下方9層位置腳手架防護平臺上堆積的聚氨酯保溫材料碎塊、碎屑引發火災,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傷。
2012年10月10日,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陳河鄉引漢濟渭工程中鐵十八局建筑工地一彩鋼板活動房發生火災,造成12人死亡、2人失蹤、24人受傷。
分析上述典型火災案例,不難看出,違章用火用電是施工現場火災頻發的主要直接原因,但施工現場的火災隱患才是導致火勢蔓延、釀成大災的內在原因。
跟隨施工進度的臨時性用電多,且安裝不規范;工人宿舍、食堂等電線、插座私拉亂接現象比較嚴重,電爐、火爐、液化石油氣等被普遍使用;電、氣焊、切割等明火作業時的現場防護、可燃物清理等措施不落實;電焊工無證上崗或不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的現象普遍存在;施工現場吸煙、煙頭亂扔等問題十分嚴重。
工棚、倉庫、食堂等臨時性建筑多由木材、竹子、油氈、聚氨酯夾心板等可燃材料搭建;腳手架和安全防護物多為可燃物;混凝土早強劑、防凍劑亞硝酸鈉,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防腐材料,油漆、油漆稀釋劑等易燃可燃物大量使用。并且,這些材料隨意堆放、相互毗鄰,導致施工現場火災荷載大,且一旦起火極易火燒連營。
大部分施工現場沒有配備滅火器或配備數量不足,還有的因害怕丟失、損壞而將滅火器鎖起來或幾種存放,導致使用不便;施工現場大多采用臨時水源,無消防水源或壓力不足現象十分普遍;一些施工現場不能按要求隨進度敷設室內消火栓系統,或者敷設了但無水、無相關器材。
一些企業片面追求工程進度和經濟效益,對消防安全不重視,多數施工現場沒有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均不明確,建設、施工、監理等各方消防安全責任劃分不清,每日巡查、定期檢查、用火審批、現場防護、入場培訓、定期演練等消防工作制度不落實,形同虛設。
素質不高。很多施工負責人消防安全意識淡薄,不知道、不履行自身消防安全職責。同時,建筑工人多數來自農村且流動性大,文化水平低,又極少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消防知識和逃生自糾能力差,加之大量工人集中居住,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119號令)等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單位負責。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包單位負責,分包單位向總包單位負責,服從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
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責任制度,成立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和義務消防組織,負責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明確項目經理為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全面負責;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負責組織開展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在各班組、工段明確專人負責消防安全工作,并對消防安全責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負責,切實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消防安全責任網絡。
同時,監理單位應當將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工作納入監理范圍,督促指導施工單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2011年國家頒布實施了國家標準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2011)(以下簡稱《規范》),對施工現場提出了明確具體的消防技術要求。施工單位要按照《規范》要求,合理安排施工現場總平面部局,滿足各項防火間距要求,配備、設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設施,加強日常防火管理,確保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具體技術要求不再贅述)。
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人員進場前,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重點講授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技術方案、滅火及應急疏散預案,臨時消防設施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撲救初起火災及逃生自救常識等。施工作業前,施工現場的施工管理人員應向作業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技術交底,介紹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火災的部位或環節,施工過程應采取的防火措施及應配備的臨時消防設施,初起火災的撲救方法、逃生路線等。要特別注重對電焊、氣焊作業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識,督促落實動火審批、現場防火等制度,確保用火用電安全。
落實消防不良行為公示制度,將施工現場火災事故、消防安全管理情況、消防行政處罰情況等作為施工企業消防安全不良行為,定期公布,并通報建設、金融等部門,作為資質、征信評定的重要內容。落實消防注冊工程師制度,在施工、監理企業推廣注冊消防工程師,在企業資質評定、年度審查時,將注冊消防工程師數量作為重要內容予以評定。公安消防、建設部門建立聯合執法、信息互通等工作機制,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
[1]GB50720-2011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S].
[2]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S].公安部119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