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永青
(湖北民族學院 圖書館,湖北 恩施445000)
近年來,圖書漂流活動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社會關注。 圖書漂流活動,就是通過自愿捐贈的途徑,把社會上的圖書資源搜集起來,讓更多的人獲得閱讀的機會,共享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應有的價值。其核心是給書真正的自由,其宗旨包括分享、信任和傳播三個方面。它提供了一種新穎的邂逅知識的方式,為閱讀和閱讀模式開辟了全新的天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高校在開展圖書漂流活動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讀者素質高,圖書館環境優雅,書籍來源方便,網絡互動和分享心得方便等, 但目前高校對圖書漂流活動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 因此,高校應加強對圖書漂流活動的認識,從實際出發,創建相對穩定的漂流平臺。
圖書漂流作為一種全新的閱讀方式,像是一個無形的和動態的漂流書架,參與圖書漂流活動的個體既是管理人員也是讀者,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沒有固定形態的開放性和流動性強的“圖書館”。 這不僅提高了讀者對讀書活動的興趣,擴大了高校圖書館的讀者群,而且彌補了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的不足,豐富、補充了常態的圖書館的館藏量,提高了優秀書籍的閱讀率,為喜歡閱讀的人節約了購書成本[1]。 另外,圖書漂流活動能夠將眾多優秀書籍集中起來,讓這些藏書進入更大范圍的傳播領域,能讓更多的人也有閱讀它們的機會,讓更多的讀者去閱讀和分享閱讀的樂趣,利于促進知識的傳播和文明的傳承,使圖書文獻資源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圖書漂流沒有硬性的制度約束, 活動過程中也少有外在的監督,是一種主要靠讀者自覺自律、共享意識和社會公德的閱讀形式。 通過對讀者思想品質、社會公德的考核和檢驗、參加這一活動過程中每個人的自律、相互之間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漂流圖書、傳播知識的同時,讓智慧與思想在不同人之間得以傳遞,同時也傳播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關切,無形之中培養了大學生的公德素養,營造的是和諧與溫暖的氛圍,可以促進個人規則意識的養成和包括品德素質、文化素質在內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圖書漂流活動漂流的不只是知識,而且還有校園誠信與道德,有利于良好校園風氣和學習風氣的形成,更有利于高校大學生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在潛移默化之間培養大學生對美的領悟,對精神世界的感觸以及對生命的賞析。
當今網絡時代的背景下,網絡作為一種新的閱讀載體,受到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的癡迷和依賴,也越來越趨向于用上網瀏覽代替書刊閱讀,導致閱讀率逐漸下降。圖書漂流活動的出現,提供一種更方便和自助的閱讀機會和安靜、求知的學習環境,而且其形式新穎時尚,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其約束性差,手續簡單,利于激發高校學生熱愛閱讀的熱情和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對幫助高校學生遠離網絡游戲和促進校園豐富多彩文化生活的建設。
高校學生處在較為封閉的校園生活中,往往缺乏必要的與人溝通能力。 圖書漂流將互不相識而又志同道合的人相互聯系起來,增進了熱愛閱讀的陌生人之間的交流和友誼,在通過讀書心得體會的交流中可以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與人溝通能力,無形中增加了心靈的溝通,增加了人們溝通和心靈的撞擊[2],而且,通過圖書放漂也會給其他閱讀者帶來信任和親切, 有助于個人文明誠信的熏陶,也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了更為融洽的氛圍。
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基本上是服務本校師生為主,一般是在高校內部或高校之間館際互借的方式來舉辦圖書漂流活動,很少對社會公眾開放。這種相對自我封閉的服務方式與社會隔離,缺乏對外交流,勢必影響圖書漂流投放量和速度,直接導致圖書漂流的規模和覆蓋面不大。 另一方面,圖書在“漂流”過程中被損毀、被丟棄、被截留的現象很普遍,回漂率不容樂觀,使得高校圖書漂流面臨尷尬局面。
為保證圖書漂流活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避免圖書漂流活動流于形式,應設專門人員跟蹤負責并進行日常的管理,由專人負責征集圖書,定期向漂流點投放圖書,建立健全的圖書漂流機制,公示借閱時間,做好登記與統計工作。 另外,還需要通過書友會或其他社會活動,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漂流平臺。 定期舉辦主題鮮明的圖書漂流活動,形成本校圖書漂流的特色,并加強信息的反饋。
首先,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高校學生的閱讀需求和閱讀行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讀者對閱讀內的偏好、對閱讀方式的選擇多元化和多層次化,而網頁閱讀、手機、電紙書、平板電腦等現代閱讀渠道更新速度快,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小,閱讀方便,傳播速度快,可以極大地滿足各類讀者的閱讀需求,相比之下,圖書漂流活動對廣大師生讀者的吸引力較弱[3]。
因為圖書漂流活動的自發性和自愿性,為了保證該活動開展的效果,就必須將圖書漂流活動納入圖書館常規信息服務中去,制定相應的制度和規范,改變社會上漂流活動無監督、無約束的狀態,促使漂流活動步人良性循環的軌道。 圖書漂流制度應至少包括登記制度、借閱制度和聯系制度三個方面,來保證圖書的正常循環和校園誠信和公德的順利實現。
圖書漂流的目的在于促進文獻資源的共享和提高圖書的利用率。要充分發揮校園廣播、板報、講座、現場演示、網絡論壇校園宣傳媒體的優勢,大力宣傳圖書漂流的宗旨和意義,讓更多的同學加深對“分享、信任、傳播”宗旨的理解,并積極加入到圖書漂流活動的過程中來。另外,還要樹立典型,發揚誠信讀者和文明讀者的榜樣作用。營造圖書漂流活動的濃厚輿論氛圍和擴大圖書漂流活動在高校中的影響力。
開展圖書漂流活動,首先必須要有足的書源作為基礎。 高校師生的圖書使用量龐大,而且圖書的淘汰率也很高。 要通過宣傳圖書漂流活動開展的意義和方法來鼓勵廣大師生自己認為健康有益的圖書捐獻出來,積極參與圖書漂流,與更多的人共享資源,分享精神財富,體現優秀書籍應有的價值。 另外,還可以結合校慶、世界讀書日、讀書文化節、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等活動,聯系出版社、書店、校友,不定期組織募捐,保證圖書漂流活動圖書來源的穩定性和良性循環[4]。
高校圖書漂流是高校學生一項新興的時尚的閱讀形式, 要長期有效地將圖書漂流活動開展下去,需要校內各有關部門單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組織好、管理好漂流活動,圖書館責無旁貸,但僅僅依靠圖書館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由團委、 教務、 學生會及各院系資料室等多方面組成的機構,主要負責圖書漂流的策劃、組織和協調。 另外,由校圖書館制定統一的漂流規則,給予各分站點支持與指導,安排學生社團如讀者協會、實踐社團等組織負責管理,如給新參漂圖書進行注冊、制作精致的圖書漂流標簽和宣傳冊等。 另外,高校圖書館應提供軟硬件的大力支持,引導活動規?;统R幓箞D書漂流活動能夠順利地進行。
[1]蔡紅.關于圖書漂流及其對圖書館的啟示[J].圖書館建設,2006(6).
[2]李慧.高校圖書館參與圖書漂流活動的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36).
[3]陳玲.淺談高校圖書漂流活動的開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5).
[4]常忠民.圖書漂流給一位高校圖書館工作者帶來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