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振 孫廷勝 李 陽
(山東黃河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1)
水利工程施工生產要素準備的根本任務是為正式施工創造必要的技術、物質、人力、組織等條件,以使施工得以大快好省的順利進行,施工準備現場應建立工作崗位責任制度,由項目部經理負責,根據施工準備工作計劃,通過崗位責任制,使各級技術負責人明確施工準備工作的任務內容、時限、責任和義務,將各項準備工作層層落實。從水利工程的施工實踐看,水利工程施工生產要素的準備主要包括勞動力準備、技術準備、物資準備三個方面。
建立精干的施工隊伍并組織進場。施工隊伍的建立要充分考慮專業、工種的合理配合,技工、普工的比例要滿足合理勞動組織,并符合流水施工組織方式的要求。確定建立施工隊伍要堅持合理、精干的原則;同時制定出該工程的勞動力需用量計劃,根據開工日期和勞動力需用量計劃,組織勞動力進場,并根據工程實際進度要求,動態增減勞動力數量。施工隊伍的組織方式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自己承擔主體施工,其余全部分包。即企業派出項目經理部,組織自有職工隊伍進行主體工程施工,其余工程按照專業特點進行專業分包,這種組織方法的主要特點是可以充分發揮大型承包單位的專長,轉場快,效益高。二是,直接組織勞務,承擔全部工程。即公司派出項目經理部,組織以自有職工隊伍為技術骨干,優選內部勞務基地或建制的外部勞務隊伍做補充,承擔全部工程施工。
施工前要對施工隊伍進行勞動紀律、施工質量、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要求企業職工和外包施工隊人員必須遵守勞動時間,堅守工作崗位,遵守操作規程,保證產品質量,保證施工工期及安全生產,服從調動,愛護公物。同時,還應做好職工、技術人員的培訓和技術更新工作,對特殊工種的人員應培訓合格后方可讓其上崗工作。此外,對于某些采用新工藝、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的工程,應該先將有關的管理人員和操作工人組織起來進行培訓,使之達到標準后再上崗操作。
要做好向施工隊伍進行項目管理實施規劃和技術交底工作。交底的內容有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月作業計劃;施工工藝、質量標準、安全技術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和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實施方案和保證措施;圖紙會審中所確定的有關部委的設計變更和技術核定等事項。交底工作應該按照管理系統逐級進行,由上而下直到施工對組、工人。交底的方式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現場示范形式等。施工隊組、工人接受上述交底后,要組織其成員進行認真地分析研究,弄清關鍵部位、質量標準、安全措施和操作要領。必要時應進行示范,并明確任務及做好分工協作,同時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保證措施。
技術準備是施工準備的核心。由于任何技術的差錯或隱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質量事故,造成生命、財產和經濟的巨大損失。其主要內容有熟悉與會審圖紙、編制施工圖預算與施工預算、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等。一是熟悉、審查施工圖紙和有關的設計資料。首先熟悉、審查施工圖紙的依據。包括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提供的初步設計或擴大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建筑總平面、土方豎向設計和城市規劃等資料文件。調查、搜集的原始資料;設計、施工驗收規范和有關技術規定。二是熟悉、審查設計圖紙內容。包括審查擬建設工程的地點、建筑總平面圖同國家、城市或地區規劃是否一致,以及建筑物或構筑物的設計功能和使用要求是否符合衛生、防火及美化城市方面的要求。審查設計圖紙是否完整、齊全,以及設計圖紙和資料是否符合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的設計、施工方面的方針和政策。審查設計圖紙與說明書在內容上是否一致,以及設計圖紙與其各組成部分之間有無矛盾和錯誤;審查建筑總平面圖與其他結構圖在幾何尺寸、坐標、標高、說明等方面是否一致,及時要求是否正確;審查工業項目的生產工藝流程和技術要求,掌握配套投產的先后次序和相互關系,以及設備安裝圖紙與其相配合的土建施工圖紙在坐標、標高上是否一致,掌握土建施工質量是否滿足設備安裝的要求;審查地基處理與基礎設計同擬建工程地點的工程水文、地質條件是否一致,以及建筑物或構筑物與地下建筑物或構筑物、管線之間的關系。明確擬建工程的結構形式和特點,復核主要承重結構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是否滿足要求,審查設計圖紙中的工程復雜、施工難度大和技術要求高的分部分項工程或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檢查現有施工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滿足工期和質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術措施加以保證。明確建設期限、分期分批投產或交付使用的順序和時間,以及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設備的數量、規格、來源和供貨日期,明確建設、設計和施工等單位之間的協作、配合關系,以及建設單位可以提供的施工條件。
熟悉圖紙,包括設計圖紙的自審階段、設計圖紙的會審階段和現場簽證等三個階段。設計圖紙自審:承包單位收到擬建工程的設計圖紙和有關技術文件后,應盡快的組織有關的工程技術人員熟悉和自審查圖紙,寫出自審圖紙的記錄。自審圖紙的記錄應包括對設計圖紙的疑問和對設計圖紙的有關建議。設計圖紙會審:一般由建設單位主持,由設計單位和承包單位參加,三方進行圖紙的會審。圖紙會審時,首先由設計單位的工程主要設計人向與會者說明擬建工程的設計依據、意圖和功能要求,并對特殊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提出施工要求,然后承包單位根據自審記錄以及對設計意圖的了解,提出對設計圖紙的疑問和建議,最后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對所探討的問題逐一的做好記錄,形成會議紀要,又建設單位正式行文,參加單位共同會簽、簽章,作為與設計文件同時使用的技術文件和指導施工的依據,以及建設單位與承包單位進行工程結算的依據。設計圖紙的現場簽證階段,在擬建工程施工過程中,如果發現施工的條件與設計圖紙的條件不符,或者發現圖紙中仍有錯誤,材料的價格、質量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或者因為承包單位提出了合理化建議,需要對設計圖紙進行及時修改時,應遵循技術核定和設計變更的簽證制度,進行圖紙的施工現場簽證。其次,要學習、熟悉技術規范、規程和有關技術規定。技術規范、規程是由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實踐經驗的總結,在技術管理上是具有法令性、政策性和嚴肅性的建設法規。施工各部門必須按規范與規程施工,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技術規范、規程主要由有以下幾種:建筑施工及驗收規范,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施工操作規程,設備維護及檢修規程,安全技術規程,上級部門所頒發的其他技術規范與規程等。
在完成上述任務的情況下,要做好施工圖預算、施工預算的編制工作。同時,編制項目管理實施規劃,在規劃中要充分考慮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對達到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需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驗算結果。
材料、構配件、制品、機具和設備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物資基礎,這些物資的準備工作必須在工程開工之前完成,根據各種物資的需要量計劃,分別落實貨源,安排運輸和儲備,使其滿足連續施工的要求。
建筑材料的準備主要是根據施工預算進行分析,按照施工進度計劃要求,按材料名稱、規格、使用時間、材料儲備定額和消耗定額進行匯總,編制出材料需要量計劃,為組織備料、確定倉庫、場地堆放所需的面積和組織運輸等提供依據。
構配件、制品的加工準備。根據施工預算提供的構配件、制品的名稱、規格、質量和消耗量,確定加工方案和供應渠道以及進場后的儲存地點和方式,編制出其需要量計劃。
建筑安裝機具的準備,根據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施工進度,確定施工機械的類型、數量和進場時間,確定施工機具的供應方法和進場后存放地點和方式,編制建筑安裝機具需求量
生產工藝設備的準備,按照擬建工程生產工藝流程以及工藝設備的布置圖提出的工藝設備的名稱、型號、生產能力和需求量,確定分期分批進場時間和保管方式,編制工藝設備需要量計劃,為組織運輸,確定堆場面積提供依據。
工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水利工程施工前,只有做好以上三方面充分的準備,才能為工程的安全順利施工創造條件,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