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鐸
(南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驗站,河南 南陽 473000)
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寬廣。從北到南分為嚴寒地區、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和溫和地區。我國嚴寒地區、寒冷地區以及夏熱冬冷地區的部分城鎮冬季都需要采暖,采暖燃煤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與此同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夏季炎熱,空調又日益普及,建筑空調能耗正在迅速增加。在全國枷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95%達不到節能標準,絕大多數是高能耗建筑。“十一五”期間建筑節能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總計節能1.01億噸標準煤,累計建設城鎮節能建筑面積21.46億平方米,其中既有建筑改造5.54億平方米。為達到這一目標,其中一項主要工作是對既有建筑的節能進行改造,我國400億平方米既有的建筑中,有130多億平方米需要進行節能改造,尤其是公共建筑的改造要取得突破性進展。由此可見,我們必須重視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勢在必行。
2.1 投資巨大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投資巨大,財政支出面臨重大壓力。目前的常用技術大都成本較高,根據建設部公開發布的測算數據,每平方米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的費用約為150-200元左右。
2.2 既有建筑結構復雜,難以改造
2.2.1 陳舊建筑難改造
模塊化建成的老建筑很難進行節能改造。節能技術改造包括屋面、墻面、門窗,這三部分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上。這些建筑的門密封性差,屋面和墻面也因為本身很薄又沒做任何的防護措施,從而加大了改造的難度。
2.2.2 玻璃幕墻難改造
玻璃幕墻雖然外觀奪目,但其能耗是水泥外圍護結構的2-3倍,對其進行改造的難度很大。
2.2.3 落地窗難改造
落地窗、大飄窗能使房間通透、景觀宜人,可以通過壘墻來解決節能問題,但一定會遭到很多人抵觸,而且房屋會很不美觀。
窗戶與其他建筑外圍護結構相比,由于其傳熱系數大,氣密性差,且太陽輻射透過率高,因此是建筑隔熱的最薄弱環節,目前既有建筑的窗戶普遍是單層鋁合金窗,傳熱系數高,早期建造的建筑有的還是鋼窗或木窗,氣密性就更差,應從減少其傳熱系數、提高氣密性以及采取有效的遮陽等方面進行節能改造。
3.1 改造成雙層窗
考慮到對原有窗戶的利用,在原有單層窗的基礎上,利用墻厚空間再加設一層鋁合金窗,形成雙層窗,就可大大提高窗戶的隔熱保溫性能,也能提高窗戶的隔聲量,降低噪聲。
3.2 更換成節能窗戶
采用傳熱系數小、氣密性好的節能窗替代普通鋁合金窗,可根據窗的朝向以及窗墻面積比,選擇斷熱鋁合金和PVC塑料型材的中空玻璃和Low-E玻璃窗,提高窗戶的隔熱性能。
3.3 減小窗戶面積和加設遮陽設施
對有些窗口面積較大的既有建筑,可采取增加墻體面積,減少窗墻比的措施,以提高外圍護結構整體的隔熱性能。實測表明:窗口有無遮陽,室溫最大差值2℃,平均差值1.42°C,而且有遮陽時,房間溫度波幅較小,出現高溫的時間也較晚。
4.1 外墻保溫改造應同時考慮外立面的裝飾效果,解決外墻引起的滲漏問題,盡量做到保溫、防水、裝飾一體化。根據我國的建筑特點,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墻體保溫部分可選用的技術有:聚笨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技術、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技術、噴涂硬泡聚氨酯外墻外保溫技術、模澆硬泡聚氨酯外墻外保溫技術、膠粉聚苯顆粒貼砌聚笨板外墻外保溫技術、裝配式外墻外保溫技術。
如果在裝修改造的同時在外墻上做外保溫,所增加的造價較少,但經過保溫改造的建筑,日后的運行費用(如采暖、空調用能量)會大大降低。時間越久,其經濟效益越明顯。
4.2 外墻內保溫技術
目前常用做法主要有三種:內貼預制保溫板,包括增強水泥類、增強石膏類、聚合物砂漿類板材;內貼增強粉刷石膏聚苯板,即在墻上粘貼聚苯板,用粉刷石膏做面層,用玻纖網布增強;內抹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在此法與外保溫相比,有占用建筑面積、存在冷橋、不利于建筑外維護結構的保護和施工時影響住戶正常生活、工作等缺點。
4.3 屋頂節能改造技術
屋頂的保溫、隔熱是圍護結構節能的重點之一。在寒冷的地區屋頂設保溫層,以阻止室內熱量散失;在炎熱的地區屋頂設置隔熱降溫層以阻止太陽的輻射熱傳至室內;而在冬冷夏熱地區(黃河至長江流域),建筑節能則要冬、夏兼顧。
4.3.1 加設具有通風隔熱作用的坡屋頂
在過去的經濟條件下,我國大多數居住建筑采用平屋頂,這種做法防水較為困難,且耗能較多,將平屋頂改為坡屋頂(斜屋頂)并內置保溫材料,不僅提高了屋頂的熱工性能,還有可能提供新的使用的空間,也有利于防水。
4.3.2 增設隔熱層
在屋面結構層上結合防水要求,增設隔熱層使其滿足節能要求,如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屋面鋪設25-30厚的擠塑聚苯乙烯保溫板,屋面傳熱系數可減少到K《I.OW/(mz.K),屋頂內外表面最高溫差值可達到15度左右,居住者沒有烘烤感,感覺較舒適。
4.3.3 綠化植被屋面
屋頂綠化,在我國南方地區是改善頂層住戶的生活,提高室內舒適度的有效的辦法,但要考慮屋頂荷載,注意做好屋面防水處理,并選擇適當的植物,以防后患。
4.4 陽臺節能改造技術
對陽臺的節能措施是密封陽臺,其實,如有空地,對于有些沒有陽臺的建筑.在舊房改造時可另加陽臺。這另設的陽臺與單獨設置的支柱配套建成,并與原有建筑物連結。這種做法既擴大了使用面積,又給建筑物添加了保溫層。
4.5 太陽能利用
太陽能是可持續利用和無污染的能源,我國冬季日照時間相對較長,有利用太陽能的有利條件。節能改造時,有條件的低層建筑物的南面,如有空地,也可設置陽光間。還應努力探索太陽能集熱器與建筑結合。如在平改坡時,結合太陽能集熱器采集能量的最佳坡度確定坡屋面的坡度,使二者結為一體。太陽能不僅可提供生活熱水,還可采用光伏電池,為建筑的照明系統提供光源。
4.6 空調節能
選用高能效即能效比高或能效系數高的節能空調器,合理布置,避免設在陽光直射的地方,選擇合理的安裝方位。出風口附近不應有障礙物。如果既有建筑的圍護結構得到改善,空調負荷會大大降低,不僅節約了能源,還會提高建筑物的舒適性。無動力換氣扇在密封好的建筑物中使用,會給在此環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們提供新鮮的空氣,并且不使用能源,有利于改善室內的空氣質量。
4.7 改善既有建筑外部環境,減弱室外熱濕作用
室內熱環境總是受到室外熱濕作用的影響,尤其在門窗開啟時其影響更甚。為改善建筑內部的熱環境和降低由于外部熱濕環境的不利影響所造成的建筑能耗,除了提高建筑外圍護結構的隔熱性能外,還可以通過改善既有建筑外部環境的小氣候、減弱室外的熱濕作用來達到建筑節能的目的。對既有建筑的外部環境改造可采取在其周圍種植被喬木、在建筑外墻進行垂直綠化等,這些措施都能起到減弱太陽能對建筑的熱輻射和降低室外綜合溫度的作用。
4.8 使用行為節能
建筑節能是群眾自己的事業,使用行為節能在建筑節能中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大力作好宣傳工作,提高人們的建筑節能意識,增加建筑節能知識,也能取得良好的節能效果。
全國非節能建筑占總建筑面積的80%以上,對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是任重而道遠。既有建筑不同于新建建筑,我們只有研究適合于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技術.才能科學有效地實施節能改造工作。
[1]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導則[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6-8.
[2]外墻外保置技術百問[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杜,2007:306-309.
[3]康艷兵.建筑節能政策解讀[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杜,2008:35-37.
[4]王宗昌.建筑及節能保溫實用技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29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