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徐千翎
現代企業的管理包含了很多方面,其中企業的財務管理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企業的資金周轉情況與財務管理的好壞有直接的關系。一個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要能夠使企業的資金周轉流暢,實現企業的效益最大化,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提出就是為了實現這樣一個目標,讓企業兼顧當前利益和長期利益,最終實現企業長期的成長壯大。
就目前來說,大家普遍認同的一個概念是:現代企業綠色財務管理是企業在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要對自然資源的有效性、社會背景的效益性、環境的保護性等多個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的一種管理理念[1]。現代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的提出是由于當今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存在一定的矛盾。在當今社會,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甚至不惜以犧牲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為代價,這種不平衡的發展方式給企業的持續發展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構建現代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體系,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對實現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盡管與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相比,現代企業的綠色財務管理在企業、社會以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但就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來說,很多企業仍然沿用傳統的財務管理體系,對新型的綠色財務管理體系不夠重視。一方面是由于傳統的財務管理體系在操作上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很難在思想上做出改變;另一方面是由于綠色財務管理體系是一個新興的事物,很多企業對其發展前景、經濟利益等各方面產生懷疑;再者就是國家對構建綠色財務管理體系不如發達國家那樣積極。因此,我國很多企業都對構建綠色財務管理體系持觀望的態度,依然沿用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由此可以看出,我國企業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對比較差,綠色財務管理體系要在我國全面的施行需要一個階段。
首先,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全球范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已在人們心中達成共識。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人類日后的生存,因此全世界包括我國在內都在大力強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低碳經濟,實現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構建現代企業的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由此可見,構建現代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體系是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其次,隨著現代企業的不斷崛起,企業的發展目標和財務管理的目標趨向一致[2],企業的發展不僅僅是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對社會負責、對環境負責;最后,構建現代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體系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趨勢。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促進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世界經濟帶來很大的沖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發達國家把一些容易造成污染的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這對發展中國家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為了保護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必須構建現代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體系。
總體來說,我國實行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時間比較晚,再加上國內很多企業對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觀望態度導致我國的綠色財務管理模式很不成熟。在一個不成熟的管理模式中必然存在一些問題,我國綠色財務管理體系中的一些問題包括:第一,國內很多企業對于綠色財務管理的概念不清楚、不重視或者理解有偏差,缺少完善的綠色財務管理策略;第二,國內的很多企業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很多企業一直沿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缺乏構建新型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動力,很多企業有這樣的想法,但在實際的行動中并不具備構建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能力;第三,國內關于綠色財務管理的策略和手段相對來說比較缺乏,此外我國政府在推行新型綠色財務管理體系上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沒有出臺相關的激勵措施。
綠色財務管理體系對于現代企業具有很大的意義,要重點針對目前綠色財務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法和改善措施。
3.2.1 在企業內部樹立正確的綠色財務管理理念
首先,現代企業要樹立正確的理念,即綠色財務管理理念,其次是對于經營理念的把握要著重于落實可持續發展。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要時刻注意這些理念的滲透,不能使理念脫離實際生產而成為一句空話。制定綠色發展戰略,有利于掌控經營方向,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應該考慮人與社會的和諧,遵循社會和自然環境的規律,選用綠色管理手段,使企業從傳統的財務管理體系逐漸向綠色財務管理體系轉變,并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2.2 有效利用綠色財務管理手段
綠色財務管理手段是指企業內部所采用的管理方法,能夠促進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完善。綠色財務管理體系作用的發揮依賴于企業內部各層級管理人員和基層員工的共同努力,管理人員應秉持著綠色管理理念,有效利用綠色財務管理手段,使其能夠真正地融入到企業內部各項活動中去。在構建綠色財務管理體系后,企業應迅速著手于調整財務管理工作,使各項規定、財務管理辦法都能符合新的體系,并讓員工盡快熟悉這套體系,更好地利用這套體系為企業服務。
3.2.3 扶持現代企業構建綠色財務管理體系
首先,從法律法規這個層面來看,國家作為這個層面的主體,應該加強對于綠色財務管理方面的關注,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這項工作,對于少數企業需要通過這種具有強制性的手段促使其構建綠色財務管理體系,最終實現所有企業都朝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努力。其次,是建立監管機制,對企業推行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情況做定期檢查,以確認各項工作是否得到落實,確保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推行保質保量的順利開展。最后,企業在貫徹執行過程中,要保證各項財務數據的真實、可靠,提供的財務信息能夠幫助管理者做出決策,在計劃出現偏差時能夠及時發現并進行調整,確保企業的形勢是可控的。企業全體員工都應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促進這套體系的構建。調整企業組織結構,使之架構合理、各項程序遵循綠色財務管理理念,要與企業規模相匹配,還應該落實不同層次財務人員的內控職責。
任何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的宗旨都是使企業擁有良好的資金周轉,綠色財務管理體系是保證企業擁有良好的資金周轉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兼顧了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因此綠色財務體系的構建是一件非常復雜的項目,它包括了綠色籌資、綠色投資、綠色運營以及綠色分配四個部分。
所謂的綠色籌資指的是一個企業實行了綠色財務管理體系以及一些其他的綠色管理戰略,企業通過這些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去吸引有興趣的投資者,從而籌集到企業所需要的資金。之所以稱其為綠色籌資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為企業籌資后實行的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其二是因為企業籌資后在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以及環境責任。顯然這種籌資方式是存在一定困難的,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意味著企業的成本就會增加,再加上我國多數企業還不太接受這個概念,因此政府的激勵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比較新型的綠色籌資渠道包括:第一,還本銷售籌資。這種籌資方式指的是貨物銷售后的一定時期內,銷售方一次或者分次把銷售款退換給客戶。這種籌資方式能夠使企業在短時間內銷售大量的商品,實現銷售額的猛增同時籌集到很多資金。第二,杜絕非綠色企業的原材料,堅持購買綠色企業生產的原材料,并與之簽訂長期合作合同。這樣可以保證綠色原材料得到及時供應的同時也支持了上游的綠色企業形成一條綠色的供應鏈。第三,融資租賃。一般來說企業購進的用于環境保護的設備成本都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選擇采用融資的方式。這種方式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分期付款,這樣才不至于讓企業造成因購買環保設備而陷入短期的資金困難。
一個企業投資決策的正確性對一個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綠色投資指的是在投資時不僅考慮企業的經濟利益還要考慮到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力求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綠色投資從小處而言是對一個產品、一項技術進行綠色投資,往大處而言就是對一個企業、一個行業進行綠色投資。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人們的環保觀念越來越強,一個企業如果盡自己的社會責任提供環保產品,會在消費者心中樹立品牌形象。因此,企業的綠色投資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但是企業在進行綠色投資,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企業如果進行綠色投資,企業的成本范圍就會被擴大,傳統的企業投資一般都屬于直接投資,現在要包括間接成本、環境成本等。例如,為了環保購買的設備、為社會福利做出的貢獻等。第二,間接投資成本的資本化和費用化。也就是說,把間接投資的成本通過科學、合理的分配方式分配到各個生產線上。第三,計算企業收益的時候全面考慮社會收益和環境收益。對一個企業項目進行評價時,既要考慮初始對社會和環境的間接投資,同時也要考慮這些間接投資日后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
一個企業投資決策的正確性是關鍵,運營管理的科學、合理是基礎。運營管理最基本的是保證企業的資金周轉流暢,解決好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問題。綠色運營指的是在企業實際的運營過程中,除了傳統的運營狀況還要考慮保證生態安全等發生的資金支出。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尋求生產運營成本、社會運營成本以及環境運營成本的平衡,是資金得到合理的利用,從而保證資金的利用效率。具體來說,企業要根據實際的資金流入和流出狀況以及企業的流動資產及流動負債狀況綜合考慮企業運營情況,動態安排企業資金,實現企業資金的動態平衡,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就我國目前的企業來看,只有很少的企業實行了綠色財務管理體系,而在這少數實行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企業中,大部分都是單環節實行。所謂的單環節施行綠色財務管理指的是,一個實行綠色財務管理的企業在投資時能夠考慮到對社會以及環境的投資,運營階段也考慮到了對間接投資的資金使用情況,但是在產生利潤后對利潤的整體分配上,很多企業沒有實行綠色分配。在這樣的情況下,綠色分配做不好,綠色財務管理這是一個單環節過程,綠色管理的可持續性得不到保證。一個企業的利潤分配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按生產要素分配、按消費者分配等,但是目前主要的分配趨勢是按照多利益主體分配[3]。我國的綠色財務管理不成熟、不完善,在利潤分配的時候要注重對主要的利益人進行分配,經過一定的發展,我國的管理水平提上來以后,要綜合考慮所有的利益人。目前我國企業的主要利益人資金的供應者,即綠色投資者、綠色債權人。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環境問題,因此實現企業、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實現三者的可持續發展重要的是構建現代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體系,建立這樣一種體系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企業、社會和政府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
[1]趙靖宇.構建現代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體系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12(04).
[2]王虹,徐妍,王積田.論民營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體系構建[J].中國商貿,2011(06).
[3]吳金波.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山東農業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