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琴,王 瑜,耿連俠 (吉林省前衛醫院,吉林 長春 130012)
腹腔鏡技術具有恢復快、痛苦輕、瘢痕小、術中出血少、術后疼痛輕、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小兒外科[1]。由于腹腔鏡手術的特殊操作及小兒解剖生理特點,腔鏡手術給患兒的生理影響較大[2]。對此我科以整體護理為體系,提供精心護理,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實行小兒腹腔鏡手術126例,男90例,女36例。年齡1~13歲,平均7歲。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扎術68例,膽囊切除術2例,卵巢囊腫剝除術1例,闌尾切除術55例。
1.2 方法:采用氯胺酮復合硬膜外麻醉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三孔法或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
1.3 結果:全部手術順利完成。手術時間10~55 min,平均30 min;術后住院3~5 d,無嚴重并發癥發生,切口愈合好,患者滿意度100%(126/126)。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訪視:手術室護士與麻醉師合作,術前1天下午到病房訪視,閱讀病歷以掌握病情及相關資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兒及其家屬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優越性、安全性、美容效果、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指導患者如何配合做好術前準備。根據患兒不同年齡段特點,加強心理護理,并貫穿圍手術期全過程。
2.1.2 設備、儀器、器械、物品等準備:美國史塞克腹腔鏡系統及小兒腹腔鏡手術器械一套。帶孔吸引器、尖嘴鉗、取線鉤針、推結器、體位墊、腔鏡袋、約束帶、防粘連膠、顯影紗條、2-0 prolene線、可吸收生物夾、Hem-o-lok夾等。
2.2 術中配合
2.2.1 器械護士配合:提前15~20 min洗手,整理器械臺。清點器械、紗布、縫針等做到雙人四目查對。協助消毒、鋪巾。正確連接腹腔鏡應用系統,根據所實施術式和手術醫生習慣傳遞手術器械。在手術配合過程中密切關注手術進展,注意細節。如:實施闌尾切除手術要預先備好推結器,打好Roeder活結及標本袋。實施疝囊高位結扎術,術中用注水分離腹膜與輸精管及睪丸血管時,要預先備好5 ml注射器抽吸5 ml生理鹽水,注意排盡空氣遞給術者。用取線鉤針時要檢查彈簧是否回彈到位,穿刺針無鉤,同時備好2-0的prolene線。實施卵巢囊腫剝除術鏡下縫合時,備好3-0可吸收線,尾線留出20 cm為宜,用持針器將線夾成“S”形遞給術者,利于操作。術畢協助包扎創口并擦去患兒身上的血跡和消毒劑。
2.2.2 巡回護士配合:認真核對患兒及腕帶標識,做好三方安全核查工作。選擇合適的套管針進行靜脈穿刺,保持靜脈輸液有效通暢。擺放體位時要遵循體位擺放的總體原則,調節體位時要注意觀察患兒是否有移位,避免對手術造成影響或意外情況發生。建立氣腹時要控制氣腹壓力避免CO2蓄積,應減慢充氣速度,先慢后快,從1~2 L/min開始。避免壓力過高造成患兒血流動力學改變,從而影響心臟功能[3]。必要時行血氣分析,維持患兒內環境穩定。術中嚴密觀察患兒體溫變化,注意采取保溫措施。手術結束后正確關閉應用系統。
2.3 術后回訪:術后第1天,護士及時到病房與患兒、家屬溝通交談,了解患兒手術后恢復情況,有無切口滲血、肩部疼痛、皮下氣腫等腹腔鏡手術相關并發癥發生。鼓勵患兒早期活動,預防并發癥發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征求其反饋意見,填寫《手術患者術后回訪單》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若實施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要調查患兒及其家屬對該手術有無新的疑慮,進行心理滿意度評估。
腹腔鏡在小兒手術的應用越來越多,為提高小兒腹腔鏡手術的質量,確保患兒圍手術期的護理安全,手術室護士要做到術前與患兒及家屬有效溝通、各類手術用品完好備用,術中完善配合,術后及時回訪,還要規范手術配合流程、器械配備要求等。護士平時要全面探索,總結經驗,掌握小兒腹腔鏡手術的發展動態。
[1] 何鳳蓮,黃嵐,張蓮英.121例小兒腹腔鏡手術護理體會[J].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0,10(10):959.
[2] 譚 力.小兒腹腔鏡疝修補手術的手術配合及護理體會[J]. 臨床合理用藥,2010,3(20):44.
[3] 張道珍,陳 芳,邢大軍.小兒腹腔鏡手術各年齡段適宜氣腹壓力的研究[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08,15(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