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靖
患者,女性,55歲,因牙齦腫痛、咽部疼痛于2012年9月17日來我院就診。查看牙齦表面有輕微紅腫,輕觸有痛覺,無膿性分泌物;咽部充血水腫,色暗紅,吞咽時有痛楚。給予廈門中藥廠生產的“鼎爐”牌新癀片(批號Z35020063)治療,按照藥品使用說明書服藥方法使用,每次2~4片,3次/d,飯后服用。該患者首次于早飯后30 min口服新癀片3片,在服藥40 min后出現嗜睡伴乏力、不敢睜眼、眩暈等不良反應。臥床休息很快入睡,3 h睡醒后上述諸癥消失(自述睡眠很深)。又于午飯后口服新癀片2片,再次于服藥后40 min左右出現嗜睡伴乏力、眩暈、眼不敢睜等癥狀,熟睡3 h后癥狀消失。隨停藥,再未出現上述不良反應。
本例患者既往身體健康,就診詢問時告知無食物和藥物過敏史。在因牙齦、咽喉腫痛常規劑量應用新癀片后,多次出現嗜睡伴乏力、不敢睜眼、眩暈等不良反應,停藥即消失,此反應比較少見。第2天筆者再次仔細詢問患者,患者仔細回憶1年前曾因口服三七粉后出現過困乏、眩暈等癥狀。因此筆者初步認為該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可能與新癀片中的三七、珍珠母相關。
新癀片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用于熱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腫痛、牙痛、痹痛、脅痛、黃疸和無名腫痛等[1]。新癀片對慢性咽炎、喉炎有很好的治療作用[2-3],再加上其不良反應小,經濟、方便、臨床效果好,所以被廣泛應用。新癀片其主要成份有腫節風、三七、人工牛黃、珍珠粉、水牛角等。三七具有清熱祛風,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牛黃有清熱解毒、鎮靜抗炎的作用,對發熱尤為有效。珍珠粉具有清熱、安神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利尿作用,諸藥合用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本例患者出現的嗜睡伴乏力、不敢睜眼、眩暈等不良反應,筆者初步認為三七具有擴張腦血管的功效,若血液未能及時的充盈,可引起大腦缺氧而導致嗜睡。珍珠粉咸、寒,入肝、心經。具有安神定驚的功效,另現代藥理研究還顯示,珍珠粉對戊巴比妥鈉的中樞抑制有明顯的協同作用[4],故可引起嗜睡。本例提示,為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應在初診時詳細詢問患者的既往史、過敏史,同時加強用藥觀察及中藥不良反應監測。
[1]國家藥典委員會.臨床用藥須知(中藥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683.
[2]黃瑞琴,曾淵華.新癀片治療急性咽炎96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7,14(12):60.
[3]劉文學,楊慧.新癀片治療慢性單純性咽炎110例療效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08,6(6):13-14.
[4]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39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