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鳴
(河南大學圖書館,河南 開封 475001)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由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發展目標、價值觀、校風、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總和[1]。作為一所學校全體學生與教職員工直接參與和創造的精神財富,校園文化活動是自發的,也是自覺的。校園文化環境一旦形成之后,就其外在表現而言,會成為一種潛在的責任義務。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全面提高大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校園文化最重要載體和實現形式是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能充分展現大學生的才華,發展他們的個性,更能挖掘大學生個體的潛能,增強他們的自信。然而,目前在高校開展的各種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相對散雜,造成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不強、教育作用不明顯、影響力和示范作用不夠突出,更有甚者會起到一定的負面作用。因此,構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和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現代化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充分發揮品牌策略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的巨大震撼力,不僅是各類高校不斷加強內涵式發展的要求,也是大學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凝練大學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
高校圖書館在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起著促進與導向的作用,對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廣大學生創新精神,營造濃厚的校園學習氣氛,提高大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終身學習的意識都有深遠的影響[3]。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校圖書館本身也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它同時又以自己的大量存書和科研文獻資源、特色文化設施去促進和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重要的精神文化給養,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和支撐,而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也可以反過來推動了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因此高校圖書館和校園文化兩者互相促進,相輔相成。高校圖書館和校園文化在互相促進的過程中更好地為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服務。
圖書館在構建品牌校園文化活動的過程中,要本著適應現代需求和注重實效的基本原則。不僅要充分利用其豐富的館藏資源為校園文化活動提供智力支持,更要主動開展的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和社團活動,使自己成為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主要創始者、參與者和組織者。通過有意識的個性化的校園品牌文化經營,使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與校園文化氛圍的建立特定的聯系。當校園文化活動成功開展起來后,校園文化的品牌力就會成無形的文化定位,使圖書館活動與大學生的素質拓展、能力提升、專業發展結合起來。學生可以在參與校園文化品牌建設中獲得實益,從而建立起對品牌的歸屬感,圖書館也可以從而收復讀者用戶們的使用習慣和信心,進而鞏固自身在高校科研教學中的信息收集、服務方面的中心地位[4]。
河南大學圖書館積極整合校園文化活動資源,圖書館聯合學校黨委宣傳部、工會、團委、學生處、離退休工作處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單位共同舉辦以“弘揚科學精神,營造書香校園”為主題的讀書月活動,吸引了眾多學生的參與,成為校園文化的一個特色品牌。通過開展以閱讀推廣為核心內容的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師生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通過閱讀,廣大師生暢游于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探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精神;通過閱讀,大家漫步在科學知識的殿堂,培育實事求是、勇于開拓、銳意創新的科學精神。同時,在開展讀書月活動的過程中,注重開展與閱讀相關的且學生熱愛的社會實踐類、文藝類、志愿者活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創造以閱讀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
河南大學讀書月活動經過幾年積累和沉淀,已初步形成一種校園文化活動的品牌效應。在每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讀書日”這一月內,圖書館利用各種平臺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一年一度,大家一起與書相約,同赴一個知識的盛筵;一年一度,全校師生與知識相約,共享一番心靈的狂歡。通過讀書月活動掀起一個全校性的讀書熱潮。在萬物生發的季節,迷人的濃濃書香飄溢在河南大學的校園,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在校園內交融并舉,澆灌出更多更絢麗的精神之花,自信地綻放未來。全校師生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大家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同時在讀書中提高品位,在悅讀中成長成才。通過開展“讀書報告會”、“讀書征文活動”、“圖書漂流活動”、“讀書標兵(讀者之星)評選”、“‘讀書廣角鏡’攝影作品展覽”、“青年學子晨讀”、“演講比賽”、“社團風采展示”、“數字資源利用培訓”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引導師生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同知識背景和閱歷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收獲和感悟。讀者也更愿意在民主的氛圍中交流閱讀心得,分享閱讀體驗,從而獲得知識和滿足互動的需求。河南大學圖書館通過開展“讀書報告會”和“讀書征文活動”為喜好讀書的師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大家在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體驗積極快樂的閱讀文化。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既交流了讀書心得,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廣大讀者的讀書熱情,是名符其實的精神盛宴。讀者的參與和互動,大家一起分享好書,以書會友。同時,這些活動都以圖書館作為空間場所和紐帶開展的,因此,圖書館理所當然的成為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中心之一.
圖書漂流活動源于上世紀60年代的歐洲,該活動是指書友將自己不再閱讀的書貼上特定的標簽投放到公共場所,如公園的長凳上,無償地提供給拾取到的人閱讀。拾取的人閱讀之后,根據標簽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將該書投放到公共環境中去。這種好書共享方式,讓“知識因傳播而美麗”。在讀書月活動開展過程中,圖書館號召全校師生將自己閑置的且適合學生閱讀需要的好書捐贈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同支持圖書漂流,全面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傳遞正能量。通過對圖書的捐贈和交換,讓好書漂起來,讓圖書在傳遞中遞增知識價值,在交流中分享閱讀快樂。圖書漂流的不僅有書香,還有公德和信任、文明和素質。它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誠信和共享意識,同時倡導一種新穎活潑、低碳環保的校園閱讀文化。
為了提高館藏質量,優化館藏結構,豐富校園文化,配合讀書月活動的開展,圖書館將搜集到的近百種最新的全國知名出版社的圖書目進行展出,開展讀者現場選書薦書活動。現場選書薦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還可以拉近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讀者共同參與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另外,圖書館通過“‘讀書廣角鏡’攝影作品展覽”、“青年學子晨讀”、“演講比賽”、“社團風采展示”等一些列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展示當代青年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開拓進取的責任與擔當。進一步激勵同學們提升個人知識水平,掌握多層次知識。
同時,在讀書月活動中,河南大學圖書館還邀請一些作家和教授來學校講座和作報告,與廣大師生分享讀書的樂趣和介紹精讀與泛讀以及如何真正吸收書中之精華的成功經驗。引導學生智慧閱讀,陶冶情操。在數字化發展的今天,許多知識都是從電腦中獲得,為了提高廣大師生充分利用數字資源的能力,圖書館在讀書月活動開展過程中,邀請多位數字資源專家開展數字資源的檢索和利用專題講座,讓大家在數字世界里發現知識傳承的捷徑,暢享讀書學習和科研創新的樂趣。
圖書館在讀書月中舉行的一系列活動方案切實可行,方式豐富多彩,成效顯著,影響深遠。不僅提高了學校的文化品味,更促進了大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協調發展。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活動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為了使讀書月活動成為學校的一種文化品牌,還需要圖書館和全校各部分的共同努力,使讀書月活動形成持久的影響力,使健康向上的閱讀文化不斷鞏固和塑造,從而實現高質量的、具有真正品牌效應的校園文化活動。
[1]朱小玲,那碩俠,項珍,吳湘飛,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構建和閱讀推廣[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10,(5):34-42.
[2]王智平,李建民.大學文化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212
[3]覃熙.圖書館讀書活動與校園文化品牌構建探索[J].高校圖書情報論壇,2012.(3):24-27.
[4]鄭章飛.圖書館閱讀推廣理論與實踐研究述略[J].圖書館論壇,2010.(6):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