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波
(陜西理工學院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陜西 漢中 723001)
一個個體的工作、學習、生活的效率與能否有效地實現對時間的管理有密切的聯系,同時有效地實現對時間的管理也是個體人格是否健全的重要標志。因此“時間管理”逐漸成為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和心理學等研究中的一個新課題。我國在“時間管理”這一領域研究相對薄弱。相關文獻中只有黃希庭等人對此展開過研究。黃希庭等認為個體在運用時間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和行為特征是一種人格傾向,即為時間管理傾向,并編制了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具體包括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和時間效能感三個方面。時間管理是個人知識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個體所有的管理都從時間開始,對大學生而言,如何管理時間是直接影響學業成績及大學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诖?,本研究擬通過對國內大學生的實際調查研究,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剖析大學生時間管理行為的表征及其實現過程。本研究目的是通過測查大學生時間管理現狀、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大學生時間管理的相關對策。
本研究抽取陜西理工學院16個院系,200名全日制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62份。問卷中抽取的大學生被試的有效樣本構成:大學一年級52人,大學二年級43人,大學三年級36人,大學四年級31人;男生69人,女生93人;學生干部58人,非學生干部104人。
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使用由黃希庭、張志杰等修訂的《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ATMD)》。量表由三個分量表構成,包括時間監控觀量表、價值感量表和時間效能感量表,共有40個問題組成,每個量表所包含的項目數分別為20、10、10。量表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在0.62~0.81之間,重測信度系數在 0.71~0.85之間。 量表采用 Liket5點自評式量表,從“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的五級評定,分別評定為l~5分。該量表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數據的錄用采用EXCEL,數據處理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顯示,時間監控觀、時間價值感、時間效能感三個維度以及總體時間管理傾向的每個題目的平均得分分別為3.163、2.627、3.3996、3.403, 這表明大學生的時間價值感水平相對偏低,時間監控觀、時間效能感以及總體時間管理傾向相對處于較高水平。頻數統計顯示,僅有13.1%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時間價值感。
調查顯示,大一學生與其它三個年級學生在 “時間控制觀”上存在顯著差異(t=4.538,p<0.01),而在其他方面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大二、大三,大四三個年級之間在各個維度和總分上都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在時間價值感(t=1.33,p>0.05)、時間監控感(t=1.53,p>0.05)、時間效能感(t=1.23,p>0.05)上無顯著性性別差異。
數據顯示,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的時間管理傾向各個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時間價值感方面,t=2.31,p<0.01,時間控制觀上,t=1.99,p<0.05,時間效能觀上,t=2.09,p<0.05.
時間價值感是指個體對時間的功能和價值的穩定的態度和觀念,包括時間對個體人生和社會發展意義的穩定態度和觀念,它對個體運用時間的方式具有導向作用,是個體時間管理的基礎。本研究的結果表明,被試大學生在時間價值感上平均得分為2.575分。相對于時間監控觀、時間效能感以及總體時間管理傾向的得分來說,大學生的時間價值感水平較低,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僅有12.9%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時間價值感,也就是說僅有12.9%的大學生認識到時間不論是對個人成長還是對社會的發展均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其它將近87.1%的大學生對于 “時間就是效益”、“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力量”等命題基本持否定態度。這一態度將決定著他們在自身的時間運用上采取消極方式,從而將不利于其工作、學習、生活的效率。通過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
一年級學生與其它三個年級學生在“時間控制觀”上存在顯著差異;大二、大三,大四三個年級之間在各個維度和總分上都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調查中大約只有30%的對象認為自己能根據學習或生活情況,對所做事物有所安排同時根據目標的完成情況來檢驗計劃的實施情況。這表明大學生的時間監控感不高,尤其是計劃安排、目標設置和反饋性的水平偏低。但是合理的計劃是高效利用時間的基礎,很多大學生沒有制定時間計劃,以長遠考慮,他們根本沒辦法節省時間,同時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
有的學者研究發現,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維度之間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個維度在性別上無顯著性差異。這一結論與前人的結論是一致的。這說明男、女大學生在對于時間的認識、利用及管理上的情況基本相同。另據了解,大一年級學生基本上是同性之間的交往,大二以后戀愛則比較普遍,沒有談戀愛的學生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比較明確的規劃,并長期為之努力。因此,該結果也就不難理解了。
擔任學生干部與否在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個維度上存在比較顯著的差異,尤其表現在“時間監控觀”方面。學生干部的時間管理傾向在各個維度上的得分較非學生干部普遍偏高。大學生時間管理滿意度低,這主要體現在時間利用效率、零碎時間和閑暇時間的利用上。但是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比未擔任過的學生,對自己閑暇時間的利用狀況較好。另據統計結果顯示:文科和理工科大學生在時間管理各維度上得分基本無顯著差異(時間監控觀維度中的“條理性”除外),同時,本科學生與??茖W生在“時間監控觀”維度上差異顯著,其它方面差異均不顯著。
對在校大學生而言,四年的學習時間是寶貴而又短暫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樹立科學的時間觀念,講求效率,講究效益,要經常自問這段時間我學到了什么。珍惜時間,科學管理利用時間是每個人都應當重視的一個問題。
[1]朱永新,李蘭芬,樊琪.管理心理學導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
[2]井軍弟.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J].考試周刊,2008,10
[3]易發久.成功一定有方法[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