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加班應該支付給勞動者的三倍工資聽起來很美,實際上加班勞動者大都難領全額加班費,法律規定被擱置了。
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各級各地有關部門近年來確實加強了面向勞動者和企業的法律宣傳,從上而下推動勞動監察執法的力度和效率也在提升。也不能說有關部門的行動一點兒效果都沒有,可“黃金周”加班費發放情況與過往一樣,頗令人難堪。
主管部門在確保工資、加班費及時足額發放問題上,應當擔負與其越來越大的權限、掌控資源相匹配的責任。這種責任不能虛化,不能被主管部門自稱的執法投入、執法成績、履職方式所替代,而應直觀反映為勞動者工資、加班費及時足額發放的情況。媒體也好,公眾也好,沒必要討論勞動者或企業是否自覺,沒必要去關心舉證責任倒置還是已經理順,沒有義務去謳歌主管部門已經做了什么,只應該看成效--即只要出現一例勞動者工資、加班費沒能及時足額發放的個案,就是主管部門的失職,就必須有勞動監察執法人員對此擔負考核乃至仕途、瀆職審查的代價。如果討論工資、加班費發放問題的視角,以及相關政策研究的出發點,真正換成了嚴格落實執法責任,通過倒逼執法人員主動履職而不是“發慈悲”式的過問勞動者疾苦,才可能真正破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