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公布,引發全國熱議、世界矚目。這是中國新一輪改革的規劃總綱,這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改革路線圖。就此,本刊編輯部采編了《封面演義》欄目特稿《實現中國夢的改革路線圖》,提煉出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五大看點、五大創新、五大亮點,以饗讀者:
看點一:一個主題六條主線鎖定改革大方向;
看點二: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總目標;
看點三:市場的作用從“基礎”變為“決定”;
看點四:清晰界定有限責任政府職能和作用;
看點五:公有制經濟和非公經濟地位同等。
目標創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理論創新:改市場基礎性作用為決定性作用;
糾錯創新:一舉廢除違憲半世紀的勞教制度;
法治創新:以司法制度保障人權;
制度創新: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經濟改革亮點:市場決定論;打破玻璃門;城鄉土地同等入市;
政治改革亮點:政府治理;制度反腐;以獨立司法保障人權;
文化改革亮點: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社會改革亮點:啟動單獨二胎政策;破除城鄉戶籍壁壘;擴大中等收入階層;
生態改革亮點: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制。
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上述看點、亮點、創新點可以看到一大特點:這幅中國新一輪改革航程路線圖,處處閃耀著制度創新的火花。由此可以獲得啟迪:制度創新,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于是,本期《商場現代化》也以此作為組版思想。
本期《扉頁人物》欄目配套推出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作為中國制度創新智囊的經濟學家——《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專家張卓元》。當許多老牌經濟學家因年事和身體原因紛紛從學術界隱退、漸離政府智囊圈,而年逾80歲的張卓元卻依然風頭正健,一次次被推到經濟改革的前臺,為中國的制度創新與發展出謀劃策,成為高層的核心經濟智囊。而被稱為中國新一輪改革的綱領和路線圖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也注入了這位耄耋之年的學者參與起草的心血。
一包童鞋快遞,奪去一條活生生的生命,敲響了警鐘。違法寄毒者被拘了,違規運毒者也被查了,然而事件背后的“隱形殺手”是誰?是行業的亂象,是監管的缺失,是制度的漏洞,是金錢至上、漠視生命的丑陋的靈魂!逮住這些“隱形殺手”,進行法治的審判與良知的拷問,輔之制度的修復與靈魂的拯救,方可望杜絕“奪命快遞”!——這是《奪命快遞:誰是“隱形殺手”?》一文引發的思考:制度漏洞危害著公民大眾的生命,制度創新是公民大眾生存與發展的保障!
本期《思維充電》欄目推出的,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參與了市場經濟改革系列政策起草的當年中青年學者、如今是幸福中國理論創新前沿的中老年學者徐景安先生專文《社會主義第一要義:看護好公民的錢袋子!》。該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今天要啟動新一輪改革,必須弄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改革之爭的實質不是姓資姓社之爭,而是真假社會主義之爭。
作者指出:什么是資本主義?就是資本利益至上的社會。什么是社會主義?就是社會公共利益至上的社會。社會主義倡導的價值目標與價值理念就是社會公共利益至上。
但是,如何實現公共利益至上的價值目標呢?這是路徑選擇的問題。把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與實現路徑混為一談,是產生歧義與爭論的認識根源。原教旨社會主義的執著堅持者把被實踐證明錯誤的社會主義的路徑當作社會主義的原則;而社會主義的堅決反對者則把社會主義的路徑錯誤當作社會主義本身。
作者認為:應從事關社會每個成員切身利益的公平分配制度改革與創新入手,尤其對直接關系社會公眾切身利益的財政分配,即全體公民大眾的“錢袋子”,強化民眾及代表機構的監督,是實現公共利益至上的必由之路。作者由此提出了財稅制度改革與分配制度改革的系列制度新設想。
從本期《商場現代化》的版面語言可以讀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全面制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