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輝 趙延輝 吉林省塑料研究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企業一直在不斷地在嘗試著改革和完善,并且取得了許多可觀的成績,但是其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其經濟管理的現狀仍不容樂觀。
1.經濟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目前,還有許多企業管理者思想保守,比較傳統,因循守舊,從而形成了比較傳統的企業管理制度,不易變革,忽視長遠利益只重視眼前的利益,只關注短期的目標:另外,企業的審核體制和組織體制也比較落后,缺乏先進的理論思想作指導,極大地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2.企業管理模式比較粗放。長期以來,我國的絕大多數企業運用的企業管理模式都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受粗放型模式的影響,企業只是通過增加投資,擴大規模等粗放型方式來提高企業的效益,這種模式只會暫時的給企業帶來效益,最終會逐漸地使企業元氣受損,進而企業走向滅亡。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經濟管理也應該進行變革和創新,創造適應企業發展的經濟管理體系,只有這樣企業才會真正的快速、持續發展,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
3.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不合理。目前,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不太合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好多企業沒有對企業員工進行必要的培訓和教育,致使企業的人力資源得不到提高和深化,難以進行人力資源的優化組合,企業內部嚴重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極大地阻礙了企業的經濟管理,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第二:企業人員受就業觀念的影響,跳槽越來越頻繁,使得企業人員的流動性更大,嚴重影響了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進程和工作質量;第三:許多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降低了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致使企業員工在工作中感受不到應有的公平性和平等性,進而使得企業人員沒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甚至很有可能造成人事危機。
4.比較落后的管理組織。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比較落后的管理組織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企業的管理組織落后主要是指企業不能緊緊跟隨市場靈活的變化,對市場的變化沒有深層次的把握,不能做到隨機應變,而且管理組織的模式比較單一,至今運用的是單一職能制模式:第二: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權利和責任不清晰,不明確,致使各部門間摩擦不斷、分歧不少,企業不能夠暢通無阻的進行信息的交流,嚴重影響了企業管理者的正確決策和科學決策。
通過上面對企業經濟管理幾個方面的分析和探討,可以了解到我國企業經濟管理的基本現實狀況,企業經濟管理的現狀令人擔憂。雖然我國在持續不斷地改變經濟的發展方式,但仍然還有好多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為粗放型,企業管理模式單一、管理機制不太健全、企業內部組織不太合理、企業人員流動性很大等狀況,這些問題和不足嚴重地阻礙了企業的經濟發展。因此,絕大多數企業都非常渴望去盡可能地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增加企業的收入,降低企業的不必要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在經濟全球化的擴大和發展形勢下,給我國企業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化。企業必須提出更加具有競爭優勢的競爭理念和競爭方式。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把我們帶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信息化和網絡化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企業必須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促進企業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饋速度,從本質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讓企業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改善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式,提高企業產品的附加值,對自身的經濟管理進行創新,完善經濟管理,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得優勢,立于不敗之地。
1.明文確定經濟管理體制的文件。為了確保企業經濟管理體制的標準化和統一化,企業經濟管理體制應該以文件的形式確定并保存下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文件:文件的目標和背景、經濟運行程序、管理經濟手冊和經濟管理工作中的備檔文件。制定經濟管理文件時要符合一定的程序,盡可能地通過正規程序加以確定,然后按照標準流程發布文件,規范文件的更新和修訂以及廢除,特別是如果使用不同版本,必需界定好文件的時限和期間的使用差別,以防發生沖突。對于備檔的記錄文件要歸類明確,保存時應該分類保存,并且建立統一的檢索方式。
2.細化企業組織結構。合理的設置企業的組織結構并完善各個部門的職能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效率和水平。經濟管理體制中企業的組織結構分為三個部分:企業的經營者、董事會和企業員工。
企業經濟管理體制中,處于最高層次的就是企業的經營者。企業的經營者對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決策著企業的重大經濟行為,其核心職能就是權限的制定、溝通和協調不同部門的職責。因此,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制定相應的經濟管理目標和政策,并向職工宣傳經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評估經濟管理體制的合理性。經濟管理方針的制定一定要和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這個最終的目標達到統一,讓客戶或合作方得到更大的滿意。
企業經營者處于經濟管理體制的最高層次,其次就是要成立專門的經濟管理體系代表。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為股份制企業,這種企業的最高決定層為董事會,但是董事會的責任和權利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必須選出幾個代表專門負責實施經濟管理體制。其主要職責就是要負責監管最高決策者,執行最高決策者的命令,同時在執行中遇到問題要及時向最高決策層反饋。
3.提高經濟管理體系內部的審核和評估。有效評價經濟管理體制,不僅包括外在的有效性評價,還要進行對經濟管理體制內部的評審,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經濟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經濟管理體系中的組織結構各個層次各個部門應該承擔相應的職責。決策者應該明確的認識到企業經濟的發展目標和方針,不斷地提出改善經濟體系的建議和方法。執行者應該及時反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確保經濟體系運轉的順暢,進而做出評審結果,提交給決策者。
4.加強經濟管理的理念創新和制度創新。在理念創新方面,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體制要求不斷地創新,順應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而傳統的、較落后的經濟管理理念卻阻礙了經濟管理體制的創新。因此,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效率,必須改變許多企業傳統落后的管理理念。企業的決策者和領導者應該與時俱進,及時對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進行更新。在制度創新方面,由于目前許多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不完善,人力資源流動性強等問題突出,迫切要求企業進行制度上的創新,不斷完善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穩住企業的人力資源,重視對員工的情感管理,充分尊重員工,主動關心員工,與員工建立起良好的和諧關系,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健全,現代企業只有不斷完善企業經濟管理體制,加強企業的理念創新和制度創新,制定適合經濟發展新形勢的策略,同時還要加強知識創新,才能提高競爭力,提高經濟管理水平,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并得到持續健康發展。
[1]王國保.中國私營企業管理激勵現狀與對策[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
[2]楊斌,楊清濤.論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員工激勵機制[J].安徽農學通報,2006,(11).
[3]郭太祥.論企業管理激勵機制構建[J].商業現代化,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