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佳 紀海榮 大連財經學院
據有關市場調研結果表明,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中,占據較大的比重,小企業已經涉足到我國的各行各業,如:銷售、房產、物流、保險等,與大型企業相對,小企業同樣具備高質量的服務特性,雖然小企業的規模還未呈現較大的發展趨勢,但是小企業對經濟的推進作用是社會現實,基于小企業的發展情況,其應該重點優化會計控制,促使會計制度跟上企業的發展速度,降低內部會計風險。
目前,我國已推出《小企業會計制度》,其在規定上與大、中型企業還是存在明顯的區別,但是實際小企業的制度,并不完全適合企業的需求,部分存在相互制約的因素,同時我國對小企業做出明顯的標準,其在多項因素上對小企業做了規定,以小企業中的建筑業為例,其與大中企業有明顯的界定標準,其中職工人數需在3000人以下,銷售額平均在30000萬元以下,企業的全部資產總額在40000萬元以下。小企業制度,在壞賬、投資、核算等方面確實存在不明確的因素,例如:小企業在盈利和虧損兩方面,與其他企業則不同,其在制度中未詳細規定報表的編制方式,降低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性,較容易導致企業面臨經濟風險,造成財務空缺,同時引發一系列的財務問題,稅務、貸款等。
根據小企業目前的運行狀況,分析會計制度中的問題,匯總如下:
受小企業規模的限制,各項部門的機構組織也非常簡明,并未達到完善的運行狀態。例如:會計機構,企業內部只是走表面化形式,實際沒有實現機構實質,因此會計制度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再加上與小企業相關的制度本身就存在漏洞,促使制度不能以機構為載體,發揮合理價值。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由于機構不健全,導致會計工作混淆,出現大量不合法的會計行為。
會計制度中有明確規定,會計核算必須依據實際發生的交易,真實無誤的反映小企業的財務活動和具體經營成果,以交易的經濟實質作為核算對象,但是小企業并未按照制度規定的執行。由于小企業中不存在類似大型企業的分級部門,其在主體方面彰顯出單一的特性,小企業在對主體的實際核算中,沒有明確公共財物以及個人財務,形成混淆局面。例如:小企業的法人,將公司財務匯入到自己私人賬戶,明顯不按照正常的會計制度發放員工薪酬,部分信息未經核算直接支出。
賬簿是會計統計的基礎,在會計制度的約束下,賬簿中應存在多類管理項目,部分小企業忽視賬簿的重要性,在記錄時,既沒有按照賬簿的要求,也沒有體現賬戶的監督工作,各項財會數據,僅根據會計人員的個人意識存儲,導致實際賬務與賬簿記錄存在較大的差距,大量信息記錄不準確,嚴重影響到小企業的會計發展,同時降低會計部門的職能效率。例如:受不規范的賬簿管理的影響,企業可能在財務方面做出錯誤的判斷,使企業會計受損,導致會計制度失去真正的意義。
會計人員是最基礎的資源保障,對小企業產生的影響非常大,支持內部會計的全部運營,所以企業對會計人員隊伍的建設極其重視。目前,由于小企業的特殊運營,各項措施均未呈現完善狀態,部分小企業,沒有聘用專業的會計人員,采用調任或兼任的方式,將其他與財務相關部門的人員,調崗到會計部門,或者聘用親屬管理,尤其是部分企業內人員根本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會計培訓,只是按照自身意愿處理會計信息,不僅無法規范企業會計,更容易忽視會計制度的真實含義,無法為小企業的良性經營發展提供準確信息。
針對會計制度中出現的問題,實行優化對策,目的是確保會計制度的有效性,以此改善小企業現狀,促使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推進其在社會中的價值地位,創造更大的效益。
小企業應當從自身實際的會計業務需要出發設立會計機構并指定專門的會計主管人員。會計機構是會計的核心,更是會計制度發揮作用的載體,小企業必須構建完善的機構,一方面約束會計行為,另一方面保障運營機制,發揮會計制度的有效作用。首先小企業需結合自身的運營狀況,構建相對應的會計機構,不需要構建規模較大的機構,但是必須可以發揮有效的監督、記賬和管理作用,確保會計信息的科學傳遞;然后根據會計制度,完善機構職能,以制度為管控依據,實施其中明確規定的項目,例如:制度中的代理記賬,企業機構必須按照相關依據,執行合理的記賬行為,不能忽視制度約束,同時企業明確代理記賬的各項規定,實行不同職能的精細劃分,保障代理記賬發揮實際的會計功能,促進信息流通;最后加強對會計機構的管理,促使其為會計制度提供充分的保障,既可以完善會計制度存在的制約問題,又可以體現制度作用,小企業還可根據機構后期的運營情況,有針對的利用制度,形成特殊運行模式,主要是發揮制度的管控作用,改善制度約束力,進而利用機構,發揮制度的科學性。
清晰的明確核算主體,最終歸結于制度的完善。因此,重點完善制度的漏洞,以此作為體現核算主體的途徑,保障制度的科學性。第一形成會計制度的框架,大致規定主體內容,最先形成基礎的核算項目,促使會計人員基本掌握企業需要核算的內容,避免遺漏、混淆主體;第二完善重點制度,根據《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具體規定,深化其中比較重要的項目,最先將其投入會計運營,支持內部控制,營造良好的企業環境,避免企業行為脫離會計制度,而且重點制度可以在企業內部形成有效的作用,促使企業意識到制度的價值,進而企業對制度產生依賴性,才可保障詳細制度的利用;第三在企業會計制度逐漸成熟的時期,加強對核算主體的約束性,明確規定核算主體的類別,將制度作為核算的基礎支持,運用恰當的方法,實現主體核算,避免公私賬務混淆,最大化的約束企業主體的各項會計行為,按照制度的實際規定,進行會計活動。
賬簿管理是會計活動中的重點項目,小企業必須加強對賬簿的規范管理,嚴格按照會計制度的流程規定,實行賬簿管理。企業需遵循制度中的責任、規定,合理記錄賬簿信息。例如:賬簿中的報表編制,小企業不能根據自身意愿,隨便編制,需依據制度中的相關規定,公正、真實的收集會計信息,然后將其按照一定秩序,編制成報表,如此,不僅可以保障會計信息的全面性,避免信息遺漏,還可以詳細記錄會計信息,提升信息質量,明確企業的財務支出,同時還可規劃企業的利潤收益情況,為企業財務活動提出信息支持。可見:以制度為約束的賬簿管理,既可以體現會計的實際信息,又可以保障多項財務行為的有序進行。
無論做任何事情,人為因素總是第一位的,所以小企業必須加強對企業會計人員的技能培訓,使其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質。針對會計人員采取相關的培訓,重點根據會計制度的內容,既要提高會計人員的基本技能,又要提升會計人員的職業意識,杜絕企業中出現違法會計行為。企業需聘用專業的會計人員,設定硬性的招聘標準,強化在職人員的基本能力,如企業中的會計人員未達到相關的從業資格,企業需提供助學保障,促使會計人員進行再次學習,獲取資格證書后,才可繼續從業,對會計人員實行良好管控,整體提高人員能力,優化人員結構,促使其在企業中發揮監督、管理的作用。
促使小企業持續發展,必須優化會計制度,會計制度重點約束、規劃企業的會計行為,保障財務核算的準確性,一方面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規劃企業的財務發展,防范企業內部風險。所以,提高小企業的市場經濟影響力,必須不斷完善其會計制度,利用會計制度提高小企業的綜合能力,促使其高效益的發展進步。
[1]符蓉.制定我國中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建議[J].四川會計,2011(11):90-92.
[2]劉長濤.論小企業會計制度[J].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2011(01):45-47.
[3]賈圣武.中小企業內部會計制度規范化研究[J].河北學刊,2012(05):34-36.
[4]張銀華.《小企業會計制度》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探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2(09):12-14.
[5]于梅.《小企業會計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