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婧 東北財經大學
營改增全國鋪開后企業須注意的問題
■楊雅婧 東北財經大學
“營改增”試點于今年8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鋪開,本文在分析營改增新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政策對我國企業的影響及企業須注意的問題。
營業稅 增值稅 改革 影響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征收的一個稅種。所謂營改增,就是將應征營業稅的項目改征增值稅,從而達到減少重復征稅、細化社會分工、促進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的目的。
自2012年1月1日我國在上海地區開始營改增試點以來,試點地區總體運行情況平穩,成效顯著。今年5月2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
相對于“營改增”原有政策,新政策主要有以下幾大變化:一是通知將廣播影視服務納入試點范圍。二是將應征消費稅的摩托車、汽車和游艇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三是取消大部分增值稅差額征稅政策,與前期試點政策相比,全國試點政策只保留了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差額征稅政策。四是納稅人除了取得鐵路運輸費用結算單據外,將統一按照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票面稅額抵扣進項稅額。五是境內的單位和個人提供適用零稅率應稅服務的,可以放棄適用零稅率,選擇免稅或按規定繳納增值稅。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在全國范圍內的鋪開,將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稅制,打通增值稅的抵扣鏈條,使營業稅長期存在的重復征稅問題得到解決。從上海、北京、天津等試點地區的情況來看,營改增大幅度的減輕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稅負,例如,某從事鑒證咨詢服務的企業年銷售額為300萬,在營改增之前,企業應繳納營業稅300*5%,為15萬元,而在營改增后,因企業的應稅服務年銷售額未超過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一般納稅人的標準,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按照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那么企業應繳納增值稅300/(1+3%)*3%,為8.74萬元,企業稅負顯著下降。
但是,由于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不同,并非所有企業的稅負都會降低,以從事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的企業為例,在營改增前,繳納營業稅,稅率為5%,營改增后,繳納增值稅,稅率為17%,假設企業的年應稅服務的銷售額為1000萬,該年購進的固定資產設備不含稅金額為500萬,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繳納營業稅,等于1000萬*5%,為50萬;繳納增值稅等于1000萬/(1+17%)*17%-500萬*17%,為60.30萬元。由此可見若是在營改增后,沒有大量可抵扣的進項稅額,那么企業的稅負將大幅度的上升。
企業須注意的問題
第一,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此次改革對于減輕企業稅負有著巨大的積極作用,但這種作用并非覆蓋所有企業。因此,即將開展試點的企業應總結已試點地區的企業的經驗,根據企業自身特點,積極應對營改增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對于有形動產租賃企業來說,通知規定,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以該地區試點實施之日前購進或者自制的有形動產為標的物提供的經營租賃服務,試點期間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如果企業試點實施之日前固定資產的余值較小,進項稅額轉出額較小,那么按照簡易計稅方法繳納增值稅對企業較為有利。對于運輸企業來說,若兼營運輸服務和物流輔助服務,則應分開核算,分別適用11%和6%的稅率;如果企業未分開核算,根據通知規定應從高適用稅率,按照11%的稅率繳納增值稅,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
第二,新政策廢除了試點地區原有政策,與原政策有較多不同之處。企業應認真研讀營改增新政策,準確理解政策,規避涉稅風險。例如,新政策規定,將應征消費稅的摩托車、汽車和游艇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但是,可以抵扣進項稅的摩托車、汽車和游艇,也仍然僅限于生產經營用的部分,屬于個人消費的,仍然不能抵扣。若是納稅人誤認為所有的摩托車、汽車和游艇都能抵扣,而未區分摩托車、汽車和游艇的用途,則會產生稅收風險。再如,增值稅是憑票扣稅,只有取得有效的增值稅扣稅憑證,才能抵扣進項稅額。通知規定試點納稅人取得的2013年8月1日(含)以后開具的運輸費用結算單據(鐵路運輸費用結算單據除外),不得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企業在日常的業務往來中,要能夠辨別取得的憑證是否合法有效,如果取得的是非法憑證,不僅進項稅額不能抵扣,且面臨接受稅務主管部門檢查的風險。
第三,增值稅與營業稅在計稅方法、會計核算和征管部門上都存在差異,相對于營業稅,增值稅的計稅方法和會計核算更為復雜。首先,由于營業稅的征管部門是地稅局,而增值稅的征管部門是國稅局,因此企業不僅需要與地稅局保持良好的關系,而且要與國稅局建立有效的溝通聯系,將遇到的問題及時向主管稅務部門反映,為企業自身創造良好的外部納稅環境,為營改增的開展做好準備。其次,企業應著力提高其稅收管理水平和會計核算水平,做好會計等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其業務素質,并對會計信息形成進行控制,避免多繳或少繳稅款。有效的企業內部稅收管理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企業對經營業務的過程要進行全面的稅收分析,對生產經營和會計信息形成的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安排,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1]財稅[2013]37號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
[2]鄒國金.“營改增”新政.新在哪兒.中國稅務報,2013年6月
[3]黃齊樸.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分析,企業管理
楊雅婧 (1988-),女 ,天津人,碩士,稅務專業,作者研究方向: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