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輝 蘭州商學院
■戴雪瓊 南京財經大學
2011年的全球經濟回落之后,2012年的全球經濟也不容樂觀。全球經濟形勢給我國遠洋海運帶來了嚴重沖擊。由于市場供需失衡,運價水平偏低,成本高企,船隊結構不均衡,特別是由于干散貨航運市場運價低迷,使得干散貨航運業務虧損進一步加大,成為影響公司業績表現的主要因素。2011年,中國遠洋巨虧104億元,根據中國遠洋最新年報顯示2012年更是虧損95.6億人民幣。
有鑒于此,本文特地選取我國航運企業的重要代表中國遠洋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運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對其進行研究,期待能給我國航運企業應對周期性經濟危機提供相關建議。
1.國外研究現狀。美國Ansoff教授在1976年第一次提出了“企業戰略管理”的概念,在此后Tom Copeland等學者經過20多年時間發展,公司財務和戰略這二者的思維和行為已經逐漸融合到一起,逐漸對公司財務戰略進行研究,對公司管理和發展產生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E.F.Harrison與C.H.John等兩位學者在1985年在《組織戰略管理》一書中的“戰略實施”一章中提出了“財務戰略”,定義財務戰略是“企業為配合其發展與競爭戰略的實施而須提供的資本結構與資金的計劃”。R.B.Robinson和J.A.Pearce在其《戰略管理學》(1988)一書中提出了“財務策略”的概念,他們認為企業的財務策略可以分為籌集資金、分配資金和資金運營管理三個部分。
綜上所述,西方國家的研究學者們對財務戰略進行研究,主要的角度是職能層戰略,戰略主體主要是單一企業的財務戰略;主要包括:資金籌資、資金投資、資金分配及資金營運管理四個部分;從財務戰略管理過程研究戰略計劃、施行、監控和反饋的方法。
2.國內研究現狀。中國的這方面研究主要借鑒了西方的研究成果。根據企業財務戰略的研究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思路:國家財務戰略的研究、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研究和單個企業財務戰略的研究。
國家財務戰略的研究:郭復初在2001年研究了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國有資本優化配置、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等財務戰略問題。王鋒在2006年結合了經濟發展理論與國家財務理論,推演出兩個國家財務基本戰略,一個是優化價值結構戰略,另一個是構建資本平臺戰略。
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的研究:張延波在2002年對企業集團的治理結構預算控制體系、財務戰略、財務管理體制、固定資產投資、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和投資政策等內容進行了研究。王斌在2002年對預算控制體系、財務戰略、財務管理體制、業績評價研究、財務委派制研究、會計政策選擇研究、會計管理目標與政策研究、內部信息披露研究等內容進行了研究。
單個企業財務戰略研究:主要有羅福凱(2000)論述了成本減除、選擇最優資產組合、資金結構理論等企業通用的財務戰略。魏明海(2001)以公司治理結構作為制度基礎,研究了周期性因素對財務戰略的影響和財務戰略生成的理論框架。
1.周期性危機。周期性危機是指一個循環周期中所累積的矛盾爆發出來,通過對過剩商品和過剩資本的破壞,來結束一個循環,而成為新的第二個循環的起點的危機。
(1)周期性危機的表現。周期性危機有以下基本表現:商品賣不出去,市場飽和,商品大量積壓,支付手段嚴重缺乏,信貸關系遭到破壞,現金奇缺,信用喪失,生產遭到限制或停產,失業大量增加,饑饉嚴重,最必需的生活資料一方面嚴重缺乏,另一方面又賣不出去和被毀壞,生產力和產品大量浪費和破壞,政治統治制度動搖,階級斗爭尖銳。
(2)周期性危機的物質基礎。在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周期中,危機是再生產周期的決定性階段,是整個周期循環的基礎。每一次危機之后,都會發生大規模的固定資本的更新,固定資本的更新是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物質基礎,兩者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首先,固定資本的大規模更新,為資本主義經濟擺脫危機,走向經濟復蘇和高漲提供了物質條件。其次,固定資本的更新,為新的經濟危機到來創造了物質條件。
2.財務戰略。財務戰略(financial strategy),是指為謀求企業資金均衡有效的流動和實現企業整體戰略,為增強企業財務競爭優勢,在分析企業內外環境因素對資金流動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資金流動進行全局性、長期性與創造性的謀劃,并對其執行過程進行監控。
(1)財務戰略的內容。財務戰略主要考慮資金的使用和管理的戰略問題。財務戰略分為籌資戰略和資金管理戰略兩個部分。籌資戰略包括資本結構決策、籌資來源決策和股利分配決策等。資金管理則是通過建議、評價、計劃和控制等手段,促使經營活動創造更多的價值。
(2)財務戰略分類。財務戰略有兩種分類方法:將財務戰略分為投資戰略、籌資戰略、營運戰略和股利戰略是按照職能分類的結果;將財務戰略分為擴張型、穩增型、防御型和收縮型則是按照綜合類型來分類的結果。
(3)財務戰略的意義。財務戰略是在對企業環境與整體形勢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作出的。它對于企業的財務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還能夠提高企業適應環境的能力。進而增加企業整體的協調性,這樣,協調效應也會增加,提升了企業的整體競爭力,有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提升了企業的整體績效。
2013年3月27日,中國遠洋發布2012年年報稱,中國遠洋實現營業收入720.56億元,同比增長4.6%,凈虧損95.59億元人民幣,上年凈虧損104.5億元。兩年連虧也令中國遠洋創出了多個第一:央企公司首嘗披星戴帽、兩市最大ST股、虧損王。中國遠洋在年報中對于虧損給出的解釋是:受市場供需失衡、運價水平偏低、成本高企、船隊結構不均衡等因素影響。
1.中國遠洋面臨經濟周期分析。航運行業一直被看作是世界經濟周期的晴雨表,伴隨著經濟周期而大起大落。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走勢直接關系到國際貿易量的變化,尤其是大宗商品的貿易量。根據“蝴蝶效應”理論,國際航運企業不可避免市場疲軟,需求不足。中國遠洋不可避免受到了這一影響。
2.中國遠洋巨虧原因分析。
(1)全球經濟進入下行周期,運力嚴重過剩、貨量減少。中國遠洋巨虧外部原因為航運市場大環境不好。全球經濟繼續疲軟,國際貿易需求低迷,航運市場運力過剩,供需失衡的矛盾沒有改善。這跟目前全球的經濟下行周期是一致的,運力嚴重過剩、貨量減少,特別是鐵礦石和煤炭的國內需求減少,傳導到航運方面,貨量嚴重下滑。
(2)中國遠洋對金融危機所造成的深遠影響估計不足,風險的防控能力不足。中國遠洋的發展戰略,主導操作思路是“擁有和控制并舉”,不僅要造船,還要大量租船,以擴大公司船隊規模,形成中國遠洋全球物流經營競爭優勢。金融危機一來,本身運力就過剩,貨量滿足不了這么大運力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到,中國遠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上,對市場的風險預估是不足的,缺少風險對沖的意識和手段。
3.中國遠洋應對全球周期性危機策略分析。由于航運業自身的特點,國際航運企業無法徹底擺脫周期性的影響。只有順應其內在的特點尋找相應的應對措施,才能降低航運業的風險,打造百年企業。本文總結的財務戰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投資管理方面。第一,注重平衡投資的時間和結構,保證投資效率。
中國遠洋產業投資需綜合考慮攬貨能力、管理寬度、負債水平等多項因素。首先,規劃資產投入的時間策略。航運企業周期性強的特點要求航運業在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其次,平衡不同類型資產的結構比例。再次,當開展多元化投資,分散風險。一方面,航運業的凈資產回報率并不算高。另一方面,航運業在航運周期的頂端一般都會有大量現金收入,如果適當的分散投資,有助于航運業平抑市場波動。
第二,利用市場周期性把握行業收購機會,壯大企業。
對于周期性強的行業來說,企業價值最大化來自于明智的資產買賣和財務杠桿的使用。航運業的周期性恰恰提供了收購兼并的最好機會:第一,航運低谷時收購的成本可能很低。第二,減少競爭對手。第三,彌補母公司業務上的不足,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增加收入、降低成本。
(2)融資管理方面。第一,采取受托資產管理模式,降低財務風險。
航運業的輔業租箱行業大多都采用基金運作模式減少風險。受托資產管理模式可以有兩種:第一,如果中國遠洋僅作為資產受托管理人,可在不增加資產負債情況下保持增長,降低風險。第二,如果中國遠洋直接成為基金管理人,可優化航運公司的盈利模式和資產負債結構。
第二,完善資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資金的集中管理對中國遠洋至關重要。首先,航運業資金的大進大出需要資金的集中管理。其次,眾多以航運公司子公司形式存在的代理公司和物流公司資產小但數目多,沉淀的資金很多,如不集中管理,資金的使用效率將大大降低。最后,航運集團上下游企業多,內部平衡和結算的需求大。
(3)盈利管理方面。第一,強化市場高位時的成本約束,降低成本水平。
面對周期性波動,踏準周期是航運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中國遠洋的成本控制必須在市場高位進行。首先,融資需要在市場高位進行,以獲得長期低成本的資金。其次,在市場高位控制營銷成本的效果更好。最后,在市場高位適當控制管理成本效果更好。
第二,實現船舶買賣獲得資本收益,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
航運業是周期性強的行業,資產價格和收益高低波動巨大,因此,中國遠洋適合資產經營和資本經營相結合的模式。通過資產經營,獲得傳統的產業利潤;而通過資本經營,實現資產的低買高賣,可獲得高額資本收益。
全球航運業的寒冬將一直延續至2013甚至2014年。世界經濟復蘇的長期性、艱巨性對國際海運業發展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影響和沖擊,國際海運業出現了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更為低迷的狀態。這要求我們國際航運企業更應該做好應對措施,迎接漫長的寒冬。
我們知道應對周期性危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單獨的某項措施都不可能化解風險,筆者只希望對該問題的研究和實踐提出一些粗淺的建議。現在航運業發展面臨低谷,希望我國的國際航運企業能夠在危機中涅槃重生,化危為機,隨著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深化,不斷追求卓越,成為國際航運業的一流企業。
[1]胡群峰,詹詩想全球金融危機下航運企業資金管理策略研究[J].交通財會,2008(12).
[2]馮燕.基于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的財務戰略管理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2.
[3]孫靜芹.《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4]容琛.天奧集團資金管理體制的構建[J].西南財經大學,2005.
[5]范國明.中國集裝箱船隊全球現金統一管理模式的探討[J].交通財會,2001(5).
[6]邵瑞慶等.現代港航企業會計與財務管理專論[M].南海出版公司,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