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當天氣還沒有進入寒冬時,中國零售業卻感受到了陣陣寒意,一股股的整合調整風也隨之接踵而來。這不,當翠微股份合并當代商城和甘家口大廈的新聞余熱還沒有散去時,新華百貨又進入了停牌重組階段。
不過,在最近這股甚囂塵上的零售業整合浪潮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卻是,北京零售業翹楚物美商業和泰國正大集團旗下卜蜂蓮花的“聯姻”。畢竟,這是繼8月初華潤創業與TESCO簽署合資公司備忘錄后,內資零售商和外資零售商又一次選擇以“抱團”的形式謀求發展。
毋庸置疑,整合風已經拉開了外資零售商在中國市場的調整序幕。眼下,即便是全球零售業老大的沃爾瑪也沒能幸免。22日,繼集中采購和關店風波后,沃爾瑪中國又現高管大變動。
沃爾瑪調整進行時,卜蜂蓮花、TESCO借助外力輸血,家樂福屢次被傳將要撤離中國市場,這被外界解讀為,外資零售商將玩不轉中國了。
有業內人士表示,外資進入中國時,中國零售業才剛剛開始,內資沒有藍本,只能學習外資。然而,近20年來,憑借著連鎖經營管理經驗在中國發展的外資,對中國市場以及中國消費者的了解卻并不足,面臨發展瓶頸只是遲早的事。因為,本地化是做零售生意的一條生命線。
不管是兼并重組攜手發展,還是關店調整換業態,對于零售行業而言,這都是結構性調整的一種表現,是現行環境下企業必須采取的舉措。中國零售業的經營現狀是零售企業區域性很強,出了區域,就水土不服。所以,零售企業要實現長久的盈利,只有走規模化,走全國化發展這條路。
相對而言,外資零售商對市場的敏銳度要強于內資,兩起內外資的整合發展,將是中國零售業重新大洗牌的起點。從外部環境看,明后年,中國零售業的整合并購將會進入密集期,除了有內資和外資零售企業的合并重組外,內資與內資之間也會加入到整合的浪潮中。
(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