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燁 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企業營運資本管理與企業價值
■劉 燁 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將單純的財務指標--利潤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企業的一貫做法,但是這其中卻存在許多的缺陷。首先,企業的財務報表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而企業的價值則要求反應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其次,企業的管理者為了取得暫時的經營業績,會虛構業務粉飾報表,虛增利潤,降低利潤的可信度。現在,眾多學者將財務目標轉為股東財富最大化,在關注企業財務狀況的同時,將非財務信息納入考核范圍,這更真實的反映了企業價值。但是,無論是利潤最大化還是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最關注的是如何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同時如何準確的評估企業的真實價值。
財務目標 企業價值 營運資本管理
關于企業的價值,金融經濟學家給企業價值下的定義是:企業的價值是企業預期自由現金流量以其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貼現率折現的現值,它與企業的財務決策密切相關,體現了企業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以及持續發展能力。擴大到管理學領域,企業價值可定義為企業遵循價值規律,通過價值為核心的管理,所有與企業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管理者、普通員工、政府等)均能獲得滿意回報的能力。企業價值指的是企業的內在價值,它建立在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的基礎上,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好,利益相關者的收益就越高,企業的價值就越大,這樣企業都能得到投資者的青睞。為了得到投資者的青睞,更為了監管企業的自身發展,企業價值管理至關重要。
早在20世紀50年代,Modigliani和Miller就率先提出了企業價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于現金流量的價值評估體系,為價值管理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之后,Copeland和Koller對價值管理的概念和準則進行了分析,即只有當資本回報超過資本成本時才能創造企業價值。并且明確價值管理是貫穿于公司的整體戰略和日常經營決策中,將公司愿景、評估工具、和管理行為緊密聯系在一起,以股東價值最大化為準則的管理架構。在價值管理的過程中,企業的成本和盈利成為價值管理的核心,善于創造企業發展的經濟點,同時控制企業的運營成本,成為企業獲得最大利益的關鍵。
首先,基于現金流的企業價值管理模式,即現金流權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自由現金流對終極控制股東行為存在約束行為,加強自由現金流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企業價值的管理。
其次,基于利潤的企業價值的管理模式,傳統意義上的利潤概念并不意味著價值創造,而是采用經濟附加值的概念,即考慮了資本成本后的剩余利潤。在之后的研究中表明,經濟附加值總體上的解釋力強于傳統指標。而最新演變的最后一種模式,是基于財務和非財務相整合的企業價值管理模式,即從以財務指標和核心的財務業績評價時期進入到了全新的綜合業績評價時期,也就是除了關注財務指標,企業的發展還需要關注反應企業未來盈利的潛在戰略性指標。
最后,已經獲得了大家的關注,企業價值不僅與企業的現時財務狀況相關,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未來的成長性和收益性,而這些也是財務指標所不能完全表達的,關于企業的戰略價值、組織驅動等非財務驅動因素這一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同時非財務指標難以用數字來表達,且不容易獲取,第三種模式依然處于不成熟的狀態。但是毋庸置疑,無論哪種模式,企業的現實財務狀況都是分析的起點,企業的自我價值管理也都體現于企業的財務狀況,除了要關注企業的長遠戰略的發展,更應注意企業的成本控制,關注企業的運營成本,企業的資本運營也就成為價值管理的又一重點。
在之前的研究中,學者大多關注企業的長期財務決策諸如股利政策、資本結構等與企業價值的關系,而忽視了作為企業短期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營運資本管理與企業價值的關系。企業的內部資本運營管理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價值,同時會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我國學者的研究始于20世紀年代,雖然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但是依然為企業的營運資本管理提供了很好的開端。在之前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企業的流動資產的占用比例與企業的盈利能力存在正相關,然而流動負債比例與企業的盈利能力負相關。營運資產占用水平越高,營業資本在總營業額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這有利于企業減少對營運資本的需求,提升企業價值。同時,企業的負債比率與營運資本管理成負相關關系,較多的使用流動負債融資,公司的財務風險就越大,對企業的價值提升越不利。同時,提高營運資本的管理效率,可以減少企業對短期負債的需求,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
企業的回報主要來自于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但是收入的增加并不一定能提高企業價值。這也是該指標的不足之處,因為在資產負債表中,企業的總資產中往往會有一部分是由非利息性負債形成的,是對企業供應商和銷售商資金的無償占用,在短期財務管理中,經營者總是盡可能的加大非利息性負債的總額,以利用這些無償資金。然而,非利息性負債的增加雖然提高了企業的賬面價值,但是卻混淆了企業真實的資產報酬率,使其無法反映企業的經營獲利能力。所以提高企業價值,更要注重管理企業的應收賬款等流動資產,以期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減少企業對短期負債融資的需求,從而達到降低企業的整體資本成本,提升企業價值的目標。
[1]嚴若森.公司治理評價及其灰色關聯分析[J].經濟技術,2009(7):116-122.
[2]Copeland,Tom,Tim Koller,Jack Murrin.Valuation: measuring andManagement theValueofCompanies [J].NewYork,1994,(21):34-37.
[3]劉忻,王春芳.企業價值管理模式研究評述[N].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1(5).62-67.
[4]董海婷.營運資本管理與企業價值計量分析.財會通訊[J].2010(1):8-9.
劉燁,女,漢族,籍貫:河北省永清縣,河北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