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玲 中國人民大學
(1)循環經濟的發展給金融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一直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道路。在這種經濟增長模式下,資源浪費多、環境破壞嚴重,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國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尋求可持續發展道路。循環經濟就是這樣一種經濟增長方式,它能夠推動經濟健康快速持續的發展,有利于資源合理利用、保護環境,能夠推動我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西方國家的循環經濟發展比我國早,現階段發展狀況也比我們好很多。我國可以借鑒西方國家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為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榜樣和依據。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以下機遇和挑戰:
a.循環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新技術和新科技,這些都必須有資金的投入,但是財政的投入是有限的,很多資金還是需要通過市場籌集解決,這就給金融業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市場。
b.我國地域面積廣,地域之間資源差別也很大,導致產業結構之間的差異大,這就為金融業的創新提供了空間。
c.發達國家的循環經濟起步早,現在已經具有比較成熟的金融管理方法和模式,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使用。
(2)循環經濟的發展給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動力。金融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二者之間互相影響和促進。也就是說如果金融業發展不好,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會變壞;如果社會經濟發展不好,那就沒有比較健康穩定的金融發展環境。總之,社會經濟與金融業是共為一體的,循環經濟是社會經濟的一種新理念和新趨勢,這中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是需要很多資金的投入,這就為金融業發展帶來了動力。
(3)循環經濟的發展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創新的空間。全球在循環經濟背景下都在注重節能減排。在這種全球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各國都會分配到相對數量的減排配額。各國為了實現減排目標,開始進行排放權的交易,通過市場方式實現節能減排慢慢發展起來。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很多著名的金融機構建立起新的金融業的規則和新的交易方式,目的是能夠準確的判斷、評估、管理融資中出現的環境社會風險。例如“赤道交易”和“碳交易”。這些新的交易規則也為金融業發展提供了空間及市場。
(1)金融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推動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的金融業推動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式是通過資金的流向變化和信貸結構的調整。我國金融業應該趁目前我國調整經濟結構這個機會,圍繞循環經濟的發展來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重點扶持那些經濟效益好、資源節約好、環境污染少的技術含量高的產業。對于那些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嚴格限制貸款的門檻,淘汰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嚴重、技術落后、經濟效益低下的企業。以此控制資源的浪費、較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勵循環經濟的發展。
(2)金融業的發展能夠為循環經濟發展所需的高新技術提供資金支持。技術競爭是現代經濟競爭的一大重要內容,沒有先進的技術支持,循環經濟下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都將不能實現。西方國家循環經濟發展的事例顯示:科學技術的落后對循環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阻礙,嚴重限制了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要發展循環經濟就必須加強科學技術的支持。
高新技術的研究和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不可能完全依靠國家財政。現代金融業的系統包含保險、證券、銀行等,這些都可以為高新技術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推動循環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3)金融業的發展能夠為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決策上的依據。量化污染物的排污量、資源的消耗量和能源的使用量等生態指標,設計有成本限制、可以交易的金融類產品,運用金融體系建立健全符合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和發展要求的機制。將這些指標量化可以保證金融機構對這些企業的經營情況更詳細及時的監督,能夠更好的把握市場信息,規避風險,保障金融市場和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穩定。
要做到循環經濟下金融的創新首先要從觀念開始創新,金融業一定要充分的了解金融業的發展對于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已經把循環經濟的發展列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一項重要內容。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大戰略,金融業要充分的認識到循環經濟發展的地位和重要性。抓住國家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機遇,創新金融發展,提升金融業發展的服務質量。當經濟結構調整好以后,貸款的企業才能提高還款的能力和效率,才能夠降低銀行的金融風險,擴展利潤來源。所以金融業要轉變觀念,不能將循環經濟中分配的“環保指標”當做經濟發展的障礙,應該把這些指標視為降低銀行決策風險和收款的有利保障。
(1)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良好的企業先上市。對于那些擁有高新技術、資源利用合理、注重環境保護、清潔生產的企業,中國證監會制定相應的政策,在同樣的條件下優先核準這些高新公司的公開發行股票及公司上市。在情況允許下,可以考慮降低這類企業的公開發行股票及公司上市的標準,以此鼓勵社會資源優先配置給循環經濟發展類的企業。一定要充分的發揮資本市場對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可以頒布一些具體的鼓勵政策,促進效益良好的循環經濟類的企業優先上市,讓他們能夠積極參與資本市場的融資,保證企業循環經濟發展能夠擁有足夠的資金。
(2)實行保險的創新,為循環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投入的資金建立風險分散和疏導機制。保險業是經營管理風險的特殊企業,它具有的“分散風險”和“經濟補償”的職能注定了它將成為轉移循環經濟發展風險的重要方法。保險公司能夠通過購買、參與風險投資基金、或購買循環型企業所發行的股票和債券參與到循環經濟的投資中來。
循環經濟下的金融創新必然要產生新型的金融產品,否則金融創新就失去了創新的實質性的意義。金融企業在循環經濟背景下要找尋新的渠道開發和循環經濟相關的信貸類創新產品,創新擔保方式、拓展抵押范圍,還可以研究包含專業知識技術和許可證專利等無形的資產質押等等貸款業務。推廣這類創新性新產品,加強循環經濟相關的金融服務。可以放寬對循環型企業的貸款限制,支持循環型企業的發展。還可以結合當地實際經濟發展情況,借鑒國外先進的金融服務經驗開發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金融產品,盡量滿足循環經濟的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完善的組織體系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基礎和資金籌集保障。怎樣完善創新金融組織體系,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規范發展地方金融機構,促進地方銀行向資本市場籌集資金。
(2)積極推動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主要是發展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證券機構、基金管理公司等。
(3)充分發揮創業投資企業和股權投資基金的資本支持的作用。鼓勵這些依法設立的投資基金參與到循環經濟的資金籌資中。以此促進社會資金投資循環型企業和項目的發展,進一步推動循環經濟下金融的創新。
循環經濟的發展是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循環經濟的發展與金融業的發展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二者之間有著不可分離的聯系。國外一些國家的循環經濟發展起步早,發展已經趨于成熟,但是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仍處于正在進步的階段。我國要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是必須的手段。同時發展循環經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就給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和創新帶來機遇和挑戰。我國金融機構要抓住這個機遇,接受挑戰,積極創新金融業的發展,推動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以此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1]張宇,韓羽萌.略談我國循環經濟金融支持體系所存困境及其破解思路[J].商業經濟,2011年17期
[2]楊蕊,孫順強.循環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分析[A].2010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陳建青.支持循環經濟的制度設計與對策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1年
[4]劉紅林,徐永利,姚偉.金融支持循環經濟發展體系的構建[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5]齊悅,李慧明.促進天津市循環經濟深入發展的投融資對策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0年01期
[6]劉紅林.發展循環經濟中的金融支持作用與優化機制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7]謝志銘.循環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與創新[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