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
【摘 要】本文通過運用沃恩和巴斯提出的問題診斷框架,以“速成雞”事件發生后政府的應對和處理方法為切入點,反思此類事件屢禁不止的背后原因,繼而對我國現存監管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關鍵詞】“速成雞”事件;政府失靈;監管制度;完善
2012年12月,在央視早新聞上,曝光了山東省棗莊等地白羽雞養殖戶違規使用多種抗生素以及違禁激素藥物催長白羽雞的新聞,又再度把食品安全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一、“速成雞”事件的基本情況
在央視記者對青島、濰坊、臨沂、棗莊的養雞場進行長達一年的深入調查中發現,“速成雞”的生長周期是45天至50天。一些養殖場還偷偷給雞喂食至少18種激素,甚至有禁用藥物利巴韋林、鹽酸金剛烷胺。事情的處理結果是新希望集團向消費者的道歉。該集團表示,已對相關人員進行停職審查,將根據調查結果,從重從嚴處理,對采購環節把關不嚴的直接管理人員予以開除處理。
二、案例分析
(1)問題診斷框架介紹。本論文借用沃恩和巴斯提出的問題診斷框架進行分析。此框架運用兩個維度來分析出現的公共問題。第一個維度是:看該問題是起源于個人行為還是公共行為。第二個維度是:看該問題是系統的還是非系統的。可以把問題分為圖中這四種類型。
表1 四種類型的問題
(2)“速成雞”事件分析。“速成雞”事件是一起系統性事件還是非系統性事件?是由私人行為引起的還是由公共行為引起的?下面我們對上述問題進行逐一討論。第一,是個別養雞場的問題還是山東六合集團的問題?雖然由于養殖戶為追求商業利益,在養雞過程中使用抗生素、禁用藥及激素。但是按照規定,與養雞場定點簽約山東六合集團必須對養雞場的喂藥方法進行指導和監督,但養雞戶表示,這種行為并不存在。第二,是山東六合集團的問題還是行業的問題?一位動物檢疫專家說,“不管是養雞還是養豬,抗生素濫用都已成為普遍現象”。“速成雞”事件上升為涉及全行業的丑聞,是帶有行業性、區域性和持續性的性質問題,絕不是一個單純的個案。第三,是行業的問題還是政府的問題?行業內發生此類事件,監管者事前沒有任何警惕,責任顯然就不能只歸咎于這個行業了。當“市場失靈”出現時,政府應開始積極干預社會生活。然而工作人員會把個人動機和個人利益帶進政府和政府決策中,加之政府自身還具有腐敗、尋租和信息不對稱等固有缺陷,從而必然導致“政府失靈”的現象。從以上分析可看出,“速成雞”事件應被歸類為公共行為引起的系統問題,而從問題的最后處理方式看,僅僅是對相關人員進行停職審查,涉案企業停業整頓。國家顯然把該事件當作私人行為引起的非系統問題進行處理的而忽視了對我國現存監管制度的反思和完善,那么問題的解決只能緩解暫時的矛盾,不能從根本上杜絕該問題再次發生。
三、完善我國監管制度
(1)建立省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各省積極建立統籌全局的食品安全委員會,獨立于其他監管部門,對各監管部門之間的信息進行溝通傳遞,協調和指導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一定程度上減少分段管理所產生的監管空白與推諉現象。(2)各省積極建立食品安全預警體系。食品安全預警體系是通過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監測、追蹤、量化分析、信息通報、預報等,建立起一整套針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功能系統。由相關監管部門與食品安全預警委員會專家小組進行風險研判,并提出相應建議,第一時間解決處理。(3)將公民納入對監管的監督中。通過各種渠道讓公民參與到對監管的監督中來。公民參與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在提高政策的科學性的同時,還可以建立公民與政府信任關系。(4)發揮行業協會的重要作用。發揮行業協會在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積極作用,行業協會積極與當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聯絡協作;廣泛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培訓工作;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治理整頓,維護行業秩序;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一方面要完善現有的監管制度;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注重對公民及中介組織充權。
參 考 文 獻
[1]劉亞平.走向監管國家——以食品安全為例[M].北京:中央翻譯出版社,2011
[2]劉邦凡,徐盈盈.論政府克服市場缺陷的積極行為[J].生產力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