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記者 彭美玉 特約記者 吳啟疆
當代貴州: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并將發展民營經濟作為貴州后發趕超的戰略選擇,呼吁“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像尊重老師一樣尊重老總”,貴州對民營經濟的發展的重視體現在哪些方面?
龍超亞: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是貴州落實“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全面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的需要;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構建貴州特色產業體系的需要;是推進扶貧開發、擴大社會就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近年來,召開全省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出臺進一步加快全省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實施了“民營經濟發展三年倍增計劃”;出臺大力扶持微型企業發展的意見,提出了“3個15萬元”支持微型企業發展政策;成立了貴州省民營經濟發展局,大幅度精簡行政審批,加強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服務;形成了“政銀企擔”四位一體的融資合作機制,與7家商業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重點建設100個產業園區,建成了897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為民營經濟發展搭建發展平臺。這一切,就是要讓企業家放心、放膽、放手發展民營經濟。

2013年3月,貴州面向全國優強民營企業招商項目推介會暨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簽約金額達1200億元。(本刊記者 李 楓/攝)
學院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孟豐林):目前我省民營經濟發展狀況如何?呈現什么特點?
龍超亞: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指引下,我省民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尤其是2011年實施“民營經濟三年倍增計劃”以來,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支撐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力量,各地各部門形成政策合力、資金合力、金融合力、服務合力,助推民營經濟駛入發展快車道,民營經濟持續邁入高位增長運行區間,經濟規模快速擴大,發展環境得到根本性的優化和寬松,技術創新能力和吸納就業能力大幅提升,社會各方面廣泛支持民營經濟的格局基本形成,實現了“三個提前、五個突破”,即民營經濟比重、民營經濟專利申請及授權量提前實現;市場主體突破100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2600億元、民間投資突破3400億元、新增就業突破60萬人、繳納稅金突破550億元。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江蘇、浙江、廣東民營經濟規模超過2萬億,福建、河北、遼寧、四川、湖南超過1萬億,湖北、天津、山西超過5000億元,云南4000億元,而我省不足3000億。很多省市民營經濟占GDP比重超過50%,我省占比全國排名還靠后。
當代貴州:從今年年初開始,貴州民營經濟捷報頻傳,先是三年倍增計劃成效凸顯,再是3月在北京舉辦的民企招商推介會簽約超1200億元,貴州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很好。取得這些成績,你認為得益于哪些方面?
龍超亞:首先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提出“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是我省的潛力和希望所在”的科學判斷,全省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強大合力。

龍超亞說,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是貴州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省民營經濟發展局供圖)
其次,得益于更加優越的扶持政策,使廣大民營企業充分享受到陽光雨露。發展民營經濟,必須以政策為先導。近幾年,我省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構建了促進民營經濟的政策框架體系。一是2006年省政府以黔府發[2006]14號制訂了《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若干意見的意見》;二是我省首次以黨代會決議的形式,在2009年省10屆5次黨代會上審議通過了《關于大力推進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三是《貴州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于2010年省11屆人大12次會議通過,使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步入法制化新階段;四是2011年制訂《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省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黔黨發[2011]10號);五是制訂《關于印發貴州省民營經濟倍增計劃的通知》(黔府發[2011]19號),啟動民營經濟三年倍增計劃;六是出臺《關于大力扶持微型企業發展的意見》(黔府發[2012]7號),提出實施“3個15萬元”微型企業扶持政策。這些政策措施涵蓋了民營經濟創業就業、融資貸款、產業發展、政府采購、技術創新、財稅支持、稅費減免、生產要素保障等方方面面,為貴州民營經濟創造了寬松的發展環境,其目的就是要努力使貴州成為民營經濟發展、創業、致富的沃土和樂園。
第三,得益于全省人民的支持。發展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成為全省的共識,掀起了全民創業、招商引資熱潮,人人都是創業主體,建立了一大批新企業、新項目。
當代貴州:在剛剛結束的第一屆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上,貴州省民營經濟發展局展廳內的一些培訓項目引起不少參會者的興趣。請問貴州在民企所需人才培養方面有何舉措?
龍超亞:按照民營經濟要在貴州經濟發展中“挑大梁”的戰略思路,近年全省民營企業快速發展,而企業在技術、市場、產品等方面的競爭最終落在人才競爭上。貴州民營企業目前急需高級管理人才,特別是具有專業化知識、有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才,要彌補這一缺口,單靠企業自身引進人才困難較大,我們在人才博覽會上推出各種培訓項目是希望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讓大家了解貴州需要培養更多的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管理和技能型人才。此外,我們也努力嘗試搭建人才培養平臺。2006年至今,我們不僅投入專項資金用于各個項目的人才培訓,還組織優秀民營企業家赴瑞士、俄羅斯、美國等國考察學習。人才培訓項目經費,由最初的每年幾十萬元逐年遞增,至今已累計投入上千萬元,培訓人員達9萬多人次。
今年1月,省民營經濟發展局已與香港金融管理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我省“中小企業星光培訓工程”培訓地將延伸至香港;我省實施的“千人赴港計劃”培訓計劃中,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將為貴州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設計專項培訓班;省民營經濟發展局將根據貴州特色產業優勢提供成熟項目,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幫助引進投資合作者、戰略合作者。在下一步的人才培養中,我們還將重點加強高級職業經理人和企業管理者培訓。
當代貴州:2013年對省民營經濟發展局來說,將是大有作為又任務繁重的一年,因為除了是三年倍增計劃的收官之年外,在面向全國優強民營企業招商項目推介會上,貴州還提出2013年力爭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3400億元。請問如何實現這個新目標?
龍超亞:對今年貴州民營經濟發展的新目標,我們信心十足,因為:第一,2012年部分指標提前實現了原定到2013年才能達到的倍增要求。第二,省委、省政府強調要提高工業經濟、城鎮化率、民營經濟、縣域經濟四個比重,應該說其他3個比重都跟民營經濟息息相關,全省各地都在為實現三年倍增積聚正能量。第三,省政府正在研究提高民營經濟比重的工作方案,措施將更加具體,操作性更強。第四,這兩年全省精氣神提振,群眾創業、興業的熱情高漲,這是三年倍增可以實現的最堅實基礎。
為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將采取強有力的措施:
在加大全省投資上出成績。根據加快發展的要求,營造親商、愛商、護商、安商的良好環境,敞開投資大門,大規模簡化投資審批手續,堅決打破束縛民營經濟發展的條條框框,2013年將力爭使民營經濟比重再提高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達到5000億元。
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通過集中力量扶優扶強,加大企業技改力度,培育發展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骨干企業和龍頭企業。同時,繼續抓好3個15萬元微企扶持計劃、萬戶小老板工程等創業帶動就業顯著的工作載體,向體現由微到小、由小到中、由中到上規入戶要求的成長型企業進行傾斜,推動全民創業創新創優。
在保障民生上獻力量。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就業門檻相對較低,在發展勞動密集型、創業型、商貿流通型、農副產品加工型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通過加快民營經濟重點項目發展,以點帶面,推動全局。服務和保障”5個100“工程快速實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加快建設全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使企業可享受到政策、技術、人才、市場等全方位服務。加快圍繞大企業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度強、開展產業化協作配套的中小企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