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廣西科協與廣西科技大學在廣西柳州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掀開了校會合作的新篇章。廣西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葉宗波和廣西科技大學校長周德儉分別代表廣西科協和廣西科技大學在協議上簽字。
《合作框架協議》結合廣西科協學科齊全、智力密集、人才薈萃以及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橫向聯系的優勢和廣西科技大學辦學特色鮮明、產學研緊密結合、教學科研資源豐富的優勢,從學術資源整合、科技人員培養、加大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力度、人才智力資源共享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合作事項。根據協議,雙方將積極推動包括中國—東盟工程項目合作與發展論壇、廣西學術活動月、科普人才拓展計劃、優質科普資源開放開發計劃、創新方法進百企行動計劃、國家級科技思想庫建設等在內的多個項目的合作,完成雙方在學術、教學、科普、智力等資源上整合,建立多資源共享平臺。
7月16日至20日,甘肅省科協對2011-2015年甘肅省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工作進行了中期調研評估。此次調研評估,按照分片分組、自查與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由省科協副主席陳炳東、李克平,副巡視員苗世新分別帶隊、對白銀市靖遠縣、平涼市靜寧縣、天水市甘谷縣、定西市渭源縣等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進行了集中調研評估。評估期間,調研檢查組深入街道、鄉鎮、村社、學校、企業、農技協、科普示范基地等,采取現場查看、問卷調查、查閱資料、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對各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示范工作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查,并向各示范單位反饋了評估意見。
7月10日,云南省科協院士工作站授牌儀式暨馬鈴薯產業發展座談會在芒市會堂舉行。云南省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云南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唐兵,中共德宏州委副書記王俊強、州政協副主席毛勒端等領導出席會議。
遮放貢米公司董事長王加勇與朱有勇院士簽訂了院士工作站合作協議,朱有勇院士向王加勇授予了云南省科協院士工作站牌。朱有勇院士對德宏優質稻和馬鈴薯產業發展作了重要講話。朱院士指出,品種培育是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企業要發展要走出去,必須引進更多的優質品種,替代傳統品種;水稻病害是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稻瘟病等是影響全省水稻產業的主要疫病,下一步云南農大將聯合相關科研單位合作開展病害的攻關;人才培養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云南農業大學將進一步加強產業人才培養,在德宏建立實習基地,為企業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

7月23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八次全省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根據會議精神,廣東省科協未來5年的工作思路將鎖定“四個著力”——著力提高服務科技創新的水平,著力提高服務政府和社會的效益,著力提高服務科技工作者的質量,著力提高科協自身建設的效能。
在具體指標方面,未來5年,廣東省科協將新建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100家、學會科技服務站100個,努力實現“十二五”期間廣東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5%的目標。會議強調,要加強地方科協特別是縣(市、區)科協組織建設,積極發展街道(鄉鎮)、企業、高??茀f和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支持和鼓勵非國有企業建立科協組織。同時,深化學會創新發展,實施“樞紐型科技社團組織培育工程”,建設100個“AAA”以上等級的現代化科技社團。

7月18日,上海市科協調研長寧科協建設以及加強“決策咨詢思想庫”建設等工作。圍繞調研內容,長寧區科協作了專題匯報,并結合實際工作進行了業務溝通。市科協領導充分肯定了長寧在凝聚科技工作者、營造科技創新氛圍、推動區域戰略發展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并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市區聯動、優化協同創新機制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見建議。在下階段的工作中,長寧科協將繼續緊貼“智慧高地”戰略方針,配合市科協做好“科學思想庫”建設工作,努力發揮科協在“加強調查研究、提高組織智商、服務科學決策、引領社會思潮”方面的積極作用,為長寧創新型城區的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

2013年7月26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板殼力學和管理學專家、原暨南大學校長、《科技創新與品牌》雜志社總編輯劉人懷院士做客浙江省科協與浙報集團主辦的第36期“科學+會客廳”,為大家講述科學家眼中的“中國夢”。
“科學+”是浙江省科協順應新時期科學傳播新形勢,在整合原有“四科”品牌的基礎上,聯合浙報集團精心打造的面向公眾的科普新平臺、科學傳播新品牌?;顒佑烧憬】茀f與浙報集團主辦,浙江省科技館、《浙江日報》和果殼網承辦。
“科學+會客廳”是“科學+”這一科普平臺的子項目之一,它的前身是“科學會客廳”,著力于關注科技和社會熱點,聆聽大師評述,領略科學精彩。也同時請公眾與與科學家面對面,分享成就與光環背后的人生感悟,品味科學研究的冷熱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