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茗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逐漸提升。但是由于高校對殘疾大學生的職業引導不到位或不重視職業指導作用的原因,導致殘疾大學生與社會職業上所需硬性條件與軟性條件相脫離,最終造成了人才浪費。因此,職業指導對于殘疾大學生有效就業方面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從提高高校對職業指導重視程度的主要原因出發,提出了一系列職業指導對促進殘疾大學生就業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夠提高高校對職業指導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職業指導;殘疾大學生;就業作用
一、提高高校對職業指導重視程度的主要原因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教育領域也隨之改革,重要表現就是從傳統意義上著重培養少數人才向普遍培養大眾學生轉變,這種趨勢的轉變促進了就業制度從統一分配向學生一企業雙向選擇進行轉變。
生源的不斷擴大一方面提高了國民整體的教育水平與素質,也在另一方面提高了生源之間的競爭度。雖然市場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要較之前有所增加,但是相對來講卻不能滿足大學生的就業數量。這就激化了學生之間的就業競爭,造成了人才供需的嚴重不平衡。而每位學生個體都關系到構成國家與社會的單位家庭生活,關系到國家民生的生活水平,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大計,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平穩發展,因此,即使現今的就業形勢極為嚴峻,也要采取積極的辦法與應對措施來解決就業供需矛盾。
將學生的就業問題擺在重要位置,這就要求各大高校要注重職業指導對于促進學生就業方面的積極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順利就業,社會和諧發展。殘疾大學生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一員,其就業過程中存在更多的阻力和困境,因此在解決就業問題上更應該得到高校職業指導的支持。
二、職業指導對于促進殘疾大學生就業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培養殘疾大學生的自我正確認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殘疾大學生在就業前對于社會中的職業工作較為陌生,其生活環境與社會工作環境相脫節,因此并不能夠對社會各行各業的工作有所了解與認識,也不能夠充分了解針對不同工作自身的長處與短處,這就導致了就業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職業指導就是讓大學生特別是殘疾大學生對自己的硬性條件與軟性條件有個充分的認識,通過了解自身的性格、能力與興趣愛好,了解每個職業的特性、內容等等,來確定一個適合自己的有效工作目標,從而將自身所擁有的興趣、性格、能力等等與未來的職業相結合,達到人力資源發揮最大化。并且通過高校對殘疾學生開展職業指導,讓學生認識到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重要的是要提升自身的價值與對社會的作用性,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二)有助于提高殘疾大學生的就業信心,培養良好就業心態
由于長時間與社會工作環境相脫節,再加上對社會就業形勢的淺表認知,大部分殘疾學生會很容易產生一種對就業的懼怕心理,認為自己在就業競爭面前沒有優勢,相對弱小;有些殘疾學生在對自己沒有充分認知之前輕率的進行職業選擇,而在面對失敗之后又一蹶不振;有些殘疾學生在面對愿意招聘他的多項工作面前挑花了眼,并沒有結合自身的特點與需求進行選擇,選擇的職業標準又有一定的偏激性。總之,沒有充分有效的職業指導,大部分殘疾學生都會缺少一定的心理準備以及心理素質,這就極可能會影響殘疾大學生的順利就業。所以,有效的職業指導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進行一定個性認知,加強他們對自身的價值了解,增強其就業信心,培養他們良好的就業心態,促使他們在困難面前敢于面對與解決,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未來的職業工作生涯。
(3)有助于提供人才供需信息,建立有效信息網
實際意義上,高校在市場與人才供需方面是起到媒介的作用,而職業指導則在企業與學生之間起到一個信息有效交流的作用。通過職業指導,能夠形成一定的供需信息網絡,通過這個網絡,學生可以了解現今社會的就業信息,例如哪些工作的人才需求緊缺,哪些工作的人才需求滿額,哪些行業屬于新興行業,哪些行業即將被社會所淘汰,各個行業與工作對人才的招聘要求都有哪些,從而為自己未來的就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借鑒。通過信息網絡,也可以了解到現今國家的就業政策,法律法規。國家作為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者,同樣會影響社會未來的就業趨勢,所以通過了解國家頒發的相關政策,可以有效了解到社會就業的未來發展規劃,進而提高自身的一定預見性。相關企業與事業單位也可以通過職業指導的信息網絡,通過了解學生的個人能力、知識水平、個人興趣、思想品德等方面找到適合自己的人才生源,高校也可以進行一定的引薦,這樣既減少了資源浪費,也提高了就業效率,最終實現了學生的有效就業。
(四)有助于培養殘疾大學生正確的求職方法,提高就業概率
現今,殘疾大學生要想順利就業就要掌握正確的求職方法,其中包括如何寫規范的求職信,在面試時如何有效突出自身優勢,如何正確展示自己的優勢等等,因為這些步驟是殘疾大學生有效就業必經的考核內容,也是殘疾大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消除雇傭者顧慮的好機會。進行職業指導就是教給殘疾學生正確的求職方法,通過讓殘疾學生正確的分析自身的優點與缺點,結合自身在高校當中的相關成就,例如在高校中參加活動的成績,學生成績,能力證明等方面,來進行一定的求職方式引導,針對自身的特點,采用符合實際的求職方式,從而增加殘疾學生在寫求職信,面試等等考核方面中的通過概率,實現殘疾大學生的順利就業。
三、結語
總之,教育改革趨勢的轉變必然會促進大學生就業之間的激烈競爭,而市場人才供大于求又必然會導致大學生就業的困難性。殘疾大學生作為殘疾群體中的知識精英,也作為當代大學生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就業問題對國家的文明程度、社會的和諧、家庭的生活穩定、國民素質和認識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在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時,各大高校作為為社會提供人才的重要媒介,要保持積極地態度,采取有效辦法與應對措施來解決就業供需矛盾,要重視職業指導的重要作用,既職業指導有助于培養殘疾大學生的自我正確認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有助于提高殘疾大學生的就業信心,培養良好就業心態;有助于提供人才供需信息,建立有效信息網;有助于培養殘疾大學生正確的求職方法,提高就業概率。相信通過有效的高校職業指導,一定能夠提高殘疾大學生的順利就業比例,最終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