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訓,吳彩文,唐淑云,喬登嫣,樊風花
(1.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白銀 730900;2.甘肅省中醫院白銀分院,甘肅 白銀 730900;3.甘肅省中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4.靖煤礦務局總院,甘肅 白銀 730913)
抗菌藥物的使用必然使細菌產生耐藥性,抗菌藥物的不規范使用和濫用,促使致病菌的耐藥性增強,耐藥譜擴大,從而出現了多重耐藥菌。臨床標本中多重耐藥菌的檢出率呈上升趨勢,使治療感染性疾病的難度增大,為了解白銀地區多重耐藥菌感染現狀及其耐藥性,對白銀地區3家醫院2008—2012年間,痰、膿、尿及血標本中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大腸埃希菌、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鮑曼不動桿菌及銅綠假單胞菌的檢出率變化以及產ESBLs的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變化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選自2008—2012年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省中醫院白銀分院及靖遠礦務局總院微生物實驗室的細菌培養記錄。
細菌鑒定應用API鑒定板條及ATB Expression半自動微生物鑒定系統。藥敏實驗用K-B法,采用NCCLS推薦標準。ESBLs確認采用CLSI/NCCLS推薦的雙紙片協同實驗,或用頭孢他啶、頭孢他啶/克拉維酸和頭孢噻肟、頭孢噻肟/克拉維酸確認實驗。MRSA確認采用苯唑西林紙片法或頭孢西丁紙片法。采用英國Oxoid公司生產的培養基及抗菌藥物紙片。質控菌株為大腸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統計4種標本的年度細菌檢出率及不同細菌的年度檢出率;統計產ESBLs大腸埃希菌、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對12種抗菌藥物的年度耐藥率。率的比較分析采用χ2檢驗。
回顧性分析2008—2012年3家醫院微生物實驗室細菌培養記錄資料,統計痰、尿、膿、血4種標本中5種細菌的年度檢出率,對不同年度5種細菌的檢出率進行對比分析;統計不同標本中年度細菌檢出率,并進行比較分析;統計產ESBLs大腸埃希菌、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對12種抗菌藥物的年度耐藥率,對不同年度細菌耐藥率進行對比分析。
2008 年與2012年5種細菌年度檢出率相比,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由0.41%上升至1.26%(P<0.05),鮑曼不動桿菌由1.22%上升至3.43%(P<0.05),產ESBLs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及MRSA年度檢出率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
ESBLs陽性的產ESBLs大腸埃希菌的比例由2008年的36.17%上升至2012年的50.00%(P<0.05),ESBLs陽性的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比例由2008年的30.77%上升至2012年的 42.37%(P>0.05),見表 2。

表1 2008 —2012年5種細菌年度檢出率

表2 ESBLs陽性的大腸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構成比
產ESBLs大腸埃希菌在尿中檢出率由2008年的6.33%上升至2011的14.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痰、膿及血中的檢出率差異無顯著性(P>0.05)。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2008與2011年間痰、膿、尿及血標本中檢出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由于參與2012年甘肅省疾控中心組織的小兒肺炎鏈球菌篩查項目,痰與血標本的送檢樣本量大幅增加,使得陽性檢出率相對降低,因此對2012年細菌檢出率在表3中未做比較分析。
鮑曼不動桿菌在痰中檢出率由2008年的1.36%上升至2011的4.7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膿中檢出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銅綠假單胞菌在痰、膿中檢出率2008年與2011年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2008年與2011年不同標本產ESBLs大腸埃希菌及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檢出率比較

表4 2008年與2011年不同標本銅綠假單胞菌及鮑曼不動桿菌檢出率比較
產ESBLs大腸埃希菌及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2008—2009年與2012年對12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比較見表5。產ESBLs大腸埃希菌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由2008—2009年的72.55%上升至2012年的84.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阿米卡星的耐藥率由2008—2009年的 9.80%上升至2012年的2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其他10種抗菌藥物在2008—2009年及2012年兩個時期內的耐藥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對慶大霉素的耐藥率由2008—2009年的61.54%上升至2012年的8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其他11種抗菌藥物在兩個時期內的耐藥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衛生部2011年頒布了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對多重耐藥菌做了明確界定。多重耐藥菌(MDRO)是指對臨床使用的3類或3類以上抗菌藥物同時出現耐藥性的細菌。常見的有MRSA、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細菌、耐碳青酶烯類抗菌藥物腸桿菌(CRE)、耐碳青酶烯類抗菌藥物鮑曼不動桿菌、多重耐藥/廣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等。MDRO已成為醫院感染的優勢菌,由于MDRO的耐藥譜廣、耐藥性強,從而增加了臨床治療MDRO感染的難度。
產ESBLs的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臨床分離的主要多重耐藥致病菌。ESBLs是質粒介導的能賦予細菌對頭孢菌素類、單酰胺類及青霉素類抗生素耐藥的一類酶。對2008—2012年產ESBLs大腸埃希菌及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痰、膿、尿及血中的年度檢出率差異性比較分析,未查到報道資料,但李秀英[1]報道,2011年江蘇省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產ESBLs大腸埃希菌在痰、膿、尿及血中的檢出率分別是20.63%、9.52%、49.21%及2.38%,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痰、膿、尿及血中的檢出率分別是68.18%、20.45%、4.55%及2.27%,顯著高于本文資料。本文資料檢出率低的原因可能是:(1)資料來源的3家醫院中,1家醫院ICU病房床位少,兩家醫院無ICU病房,重癥患者少,醫院感染發生率低;(2)3家醫院對致病菌的分離培養技術水平較低。可見,白銀地區醫院對致病菌的分離培養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表5 產ESBLs大腸埃希菌及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2008—2009年與2012年耐藥率比較
產ESBLs的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陽性率各地報道有差異。如2010年,產ESBLs大腸埃希菌江蘇39.62%[1]、海南44.4%[2]、北京 47%[3];產 ESBLs肺炎克雷伯菌江蘇22.11%[1]、海南29%[2]、北京 27.2%[3]。Mohnarin資料顯示,國內 2006—2007年產ESBLs大腸埃希菌陽性率35.3%,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陽性率24.6%[4];2008年產ESBLs大腸埃希菌陽性率68%,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陽性率51%[5]。本研究資料顯示,產ESBLs大腸埃希菌陽性率由2008年的36.17%上升至2012年的50.00%,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陽性率由2008年的30.77%上升至2012年的42.37%,上升趨勢與Mohnarin顯示的國內資料基本一致。
MRSA和銅綠假單胞菌的年度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2008—2012年產ESBLs大腸埃希菌及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變化的對比分析未見報道資料,但肖永紅[5]報道,2011年國內產ESBLs大腸埃希菌和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分別是77.78%和70.45%,對慶大霉素的耐藥率分別是59.52%和86.36%,對阿米卡星的耐藥率分別是14.58%和13.46%,總體略低于本研究資料2012年的水平。本研究資料顯示,產ESBLs的大腸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耐藥率在80%以上,對亞胺培南敏感率是100%。
本研究結果說明,2008—2012年,白銀地區產ESBLs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總體呈上升趨勢;產ESBLs大腸埃希菌在泌尿道感染呈上升趨勢,但都非直線上升,期間有波動;產ESBLs大腸埃希菌是泌尿系感染的優勢菌;產ESBLs的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總體呈上升趨勢,碳青酶烯類抗生素是治療產ESBLs細菌感染的最有效藥物。各級醫院應加強監測,防控多重耐藥菌感染及其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變化,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有效遏制多重耐藥菌株產生,降低多重耐藥菌的危害。
[1]李秀英.6種常見多重耐藥菌目標性監測分析[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2,9(21):2671-2673.
[2]吳彪,符娟,符鍵.2006—2010年我院臨床分離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監測[J].海南醫學,2012,22(18):12-14.
[3]張小江,楊啟文,孫宏莉.2005—2010年北京協和醫院細菌耐藥性監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2,12(5):330-338.
[4]肖永紅,王進,趙彩云,等.2006—2007年Mohnarin細菌耐藥性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8):1051-1056.
[5]肖永紅.中國細菌耐藥性的現狀與應對策略[J].中華醫學信息,2010,25(1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