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賞識教育不應僅是啟蒙教育或初級教育,也可應用到大學特殊專業的特殊學生群體,應用好賞識教育就能激勵出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潛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運動生物化學;課堂教學;賞識教育;因材施教
作者簡介:盧森林(1960-),男,江西高安人,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運動生物化學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運動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編號:JXJG-10-85-2,主持人:盧森林)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0026-02
“賞識教育”是一種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是一種充滿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一種正向關注、積極引導、不輕易放棄、相信成功的教育;是一種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成長的教育;“賞識教育”認識每一個人身上蘊藏著的巨大潛能,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使這些潛能得以釋放和發揮。同時,承認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接納差異,欣賞差異,積極促進強化。
一、 高校體育專業運動生物化學教學現狀
運動生物化學是研究人體運動時體內的化學變化即物質代謝及其調節的特點與規律,研究運動引起體內分水平適應性變化及其機理的一門學科[1],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長期以來運動生物化學教師一直在尋找教好該門課程的方式、方法,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應用減輕了教師教學壓力。但是,課堂教學效果卻沒有因此而得到改善。因為運動生物化學課程是從分子層面研究運動人體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過程,涉及到生物大分子和復雜的的理論和反應機理,而該群體學生的生物學相對較弱或缺乏,直接導致大多數的學生對學好運動生物化學課程信心不足,感覺該門課程難學難懂,學習效果不佳。基于這種現狀,探索在運動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應用賞識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來改革現有的運動生物化學教學模式便成為了一種理想的選擇。
運動生物化學課堂教學教學效果如何能夠有效提高,一直是課任教師致力于研究探索的問題。據調查了解大多數的高校體育專業采用張蘊琨、丁樹哲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運動生物化學》,南京體育學院和廣州體育學院等也相繼推出了運動生物化學精品課程并開發出優質的運動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課件供教師選用。運動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都廣泛采用多媒體教課件,使運動生物化學教學課堂展示的難度大為減輕并在課堂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師仍然感覺教得茫然,學生感覺到學辛苦。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一)從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這一群體學生進校的文化素質情況分析來看。大多數體育專業學生的專業成績好,但相對文化知識基礎則偏差,主要是招生制度造成的,據了解體育專業的學生進校時所要求的文化分數不是很高。因為體育教育專業這是一個特殊群體的學生,普遍地情況反映出中學階段根據專業要求更注重的是技能成績的好壞,這也是體育藝術專業招生存在一個專業分數線的問題,所以大多數同學自覺或不自覺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專業技能的提升上,花在文化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其結果是文化知識相對較弱,有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有接觸過基礎的生物學知識也就不為怪,可謂先天不足矣。
(二)從這一特殊群體學生的自身進校后情況分析。受中學時代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生仍然保持原來喜歡技能性的課程的習慣,這也是他們多年來培養出來的特長或叫專長,這個在大學學習階段仍然是重要的專業技能,不能放松。與此同時,基礎理論課,對一個大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只有具備理論知識和優良的專業技能才是一個合格的大學生。但是要讓體育專業這一充滿活力運動型的特殊群體的學生坐在教室里學習,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手段和特別的教學方法來穩定這批學生,他們就不會那么安穩,感覺就不會那么好,客觀地說課堂理論知識學習的紀律性明顯較差,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遠低于室外的技能訓練課程。但這一現象必須解決,不然難以培養出合格的體育專業人才。
(三)從教師的教學方法上分析。大多數的教師的教學方式雖然不斷改革并引進了現代科學的教學手段,總還是脫離不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框框。經過師生的努力雖然也有一定的收效,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體育專業學生如何學好運動生物化學課程的有效教學方法的問題。盡管采用了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和運動生物化學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一方面的確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為學生提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另一方面學生課堂上還是不能有效地接受運動生物化學知識,所以在學習上仍然感覺困難重重,枯燥無味,提不起學習興趣。究其原因就是基礎差,上課再生動也聽不懂,最主要的還是對學好運動生物化學課程沒有信心,學習時沒有斗志,也沒有激情,一堂下來,大多數學生仍然不知所云,課后,也無法去進行有效地復習和思考,直接導致學習成績的不理想,當然更談不上提高學習效果。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現狀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改革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二、運動生物化學應用賞識教育進行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
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2];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這一觀點,很適合從事運動生物化學教學的教師,值得課任教師深刻反省和認真思考。
長期以來,在運動生物化學教師的思想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定勢,就是學生中學時代所學的生物學知識的基礎差,底子薄,而運動生物化學深淵的理論復雜的結構模式,抽象的概念對學生來說難度相當大,難以學懂搞清,在這種情況下學不好也屬正常。也正因為大學里開設的運動生物化學課程要求較高,學習的難度大,而自身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差,面對這一現狀大多數學生自然在心里上首先就產生了放棄的思想。不論從運動生物化學任課教師、還是學生兩者來看他們有意或無意地都抱著一種消極的態度去教去學。試想在這樣的一種教學氛圍下,不論教師如何去教,就是采用那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很難改觀運動生物化學的教學現狀。
教師只有首先相信沒有教不好的課程,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
(二)在運動生物化學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是目前最佳選擇
為了論證運動生物化學應用賞識教育這一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筆者分別在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理工學院07級、08級、09級體育專業班連續3年應用了賞識教育的理念學生進行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平時成績的40分全部放在課堂教學的獎賞上。一般情況下獎賞的門檻設置不高,比如就基本概念,定義等難度不大的問題在課堂上采取不斷提問的方式,不僅解除了學生的顧慮,同時也激發出同學間的比、趕、超的熱情。慢慢地,發言的同學會越來越多,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了,由被動轉化為積極主動。
賞識教育的應用使得課任教師和學生間的距離近了,師生間的互動頻繁了。為了得到教師進一步認可,學生往往就會提前復習有關的基本概念和定義主動去尋找有關的名詞解釋和原理,每堂課上不難發現同學們學習的熱情高漲,而在此同時又加深了師生間的感情和友誼。通過對06、07、08、09級學生期終考試統計表分析,通過賞識教育,同學們的學習成績有比較大的提高(如表所示)。
從上面列表數據對比可以清楚地了解到,07級、08級、09級實驗班學生的考試成績明顯高于06級普通班學生成績10%左右。可見,通過教師采取能夠全面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的賞識教育教育方法,運動生物化學課程是能夠教好的。
三、針對體育專業學生的特點應用好賞識教育
(一)在運動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應用賞識教育,首先要思考如何通過賞識教育教育理念來幫助這個群體的學生牢固樹立學好運動生物化學的信心。眾所周知賞識教育是從欣賞和贊揚的角度出發,在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以肯定為手段,變對立為對話,少批評多鼓勵,幫助學生走出心理上多年來造成失去自信的陰影,樹立自信自強,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的目的。
(二)在運動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不能浮在表面,必須沉下去,一定要模清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對癥下藥,推出運動生物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可行的以賞識為主的激勵教育新機制。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要打破常規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來組織運動生物化學教學工作,只有模清了自己學生的家底才能切實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課堂教學中雖要采取不斷激勵的教育方法,不斷地采用肯定的模式對學生每一次小的成功、每一次成績的一點提高、每一點滴的進步或將取得的一點成績不失時機地及時進行表揚和充分地肯定。時間久了,同學們的自信心得以完全恢復,感覺到只要自己不懈地努力,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只要做了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就這是很容易就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同時在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的基礎上還有不斷的加分表示,試想在這種氛圍下,每個學生都愿意得到的這樣的收獲,總的來說只要教師課堂教學中的激勵措施得當,該群體的學生,就會以十分高漲的熱情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通過在運動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應用賞識教育,不僅能在課堂教學中制造出熱烈的教學氛圍中,徹底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運動生物化學課程的激情,課雖然還是原來那樣難。但是,由于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同學們的心理壓力得以釋放,在課堂教學中也容易融入全體師生的情感元素,學習就是一件比輕松的事情,不再會那么沉重,在教師的努力和同學們的有力配子下學習成效就將取得較大的提高。
(三)運動生物化學教師必須熟知賞識教育,在實踐中才能熟練地應用賞識教育。教師很有必要學習和鉆研如何有效地運用好賞識教育方式方法,不斷地增強這一群體學生的學習信心,徹底清除殘留在同學們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不行,基礎差多年的學習成績總是不好,似乎習以為常的心理陰影和偏重技能學習、輕視理論的錯誤認識。要徹底改變學生的固有思維模式,迫切需要任課教師通過富有人情味的賞識教育去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指導學生,只有賞識學生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激情,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提高運動生物化學的教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張蘊琨、丁樹哲.運動生物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弘.賞識你的孩子[M]. 四川:四川少年兒童出社.2000.
責任編輯 時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