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俊:其實我不贊成每年一度這樣勞民傷財的笑,平時頭頂有霧霾,腳下有橋塌地陷,胃就是化學實驗室,天天看著房價迷局……能讓沒有春晚的364天也開心點嗎?
@鄧福欣:不是人民群眾的笑點高了,是負責制造笑聲的人沒有用心,不敢用心,還有各種人為設置的禁區,戴著鐐銬跳舞,怎么能玩得轉。
@冷諾0冰霜:生活原本精彩,喜劇不會落幕。大家笑點不同,何苦強求一起笑。
@憨豆俏媽:本山大叔靠嘲笑鄉村肢殘和腦殘農民搞出的笑聲,不要也罷;郭德綱的相聲走上大舞臺,只能說是春晚需要他,而不是他需要春晚。
本刊記者/王臣
“房姐”成了龍年年末最大的新聞人物,甚至火到了春晚上。小品演員孫濤怒不可遏地指責公司經理:“你以為你辦4個戶口本就能控制房源嗎?”觀眾心知肚明影射的正是陜西神木擁有4個戶口,在京購買41套房產的龔愛愛。
多戶口事件被曝光后,龔愛愛瞬間消失了,直至2月5日,據央視報道,龔愛愛在北京被專案組抓獲。但“房姐”事件不止關乎一個人,在記者采訪中,當地可謂談“龔愛愛”色變,煤老板、銀行高管一聽說采訪即慌忙拒絕。愿意為龔愛愛說些“公道話”的人,也被勸說,“別引火上身”。事件發酵中,連房地產商潘石屹都被牽扯進來。正如小品里說的,牽扯上龔愛愛,真是“攤上事了,攤上大事了”。
然而,真正成為“房姐”“房叔”夢魘的,則是住房信息系統。18日,“國內多地立新規嚴控‘以人查房”的新聞,引發84萬網友參與討論,搜狐網的一份網絡調查顯示,超過9成的網友反對嚴控“以人查房”,認為嚴控查詢有變相保護不法分子的財產之嫌。《中國青年報》時評直言,“這是權力在耍流氓”。如果“不去解決人民提出的問題,而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民”, 想必更多“房姐”只會說:“這事不賴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