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的和不變的
大地搖晃,無數房屋瞬間垮塌。巨大的山石伴隨著泥土從山體上滑落,堵塞了人們日常行進的道路。搖晃過后,人們從廢墟中驚慌地站起來,卻發現身邊的山河已經變樣……
這是2013年4月20日8:02分的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將滿5年的時刻,一場7.0級強烈地震又襲擊了這個地處四川腹地的山區。
雖然這次地震釋放的能量只相當于汶川地震的三十分之一,但蘆山地震造成的破壞仍然令人觸目驚心。在震中龍門鄉,有99%的房屋垮塌。地震還使蘆山縣境內的寶勝和玉溪河金雞峽在震后形成堰塞湖,部分水壩出現了裂縫。此外,還有18.66萬戶停電。截至4月23日12時,地震造成了193人死亡,一萬余人受傷,199萬人受災。
與5年前汶川地震發生時倉促上陣相比,此次地震中,中國的救援表現顯然更及時和鎮定。
地震發生僅僅3分鐘后,蘆山縣消防大隊的消防車已經駛出了消防大院,不到中午12點,他們共救出29人,其中27人生還。10分鐘后,四川武警總隊第一支200人的救援隊就出發了,到了上午9時,已有15支醫療隊共計200余人開赴災區。而在地震發生后的第8個小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乘坐的直升機降落在震中的蘆山中學操場。
民間救援力量也同樣高效,迅捷。蘆山地震發生半個小時后,壹基金救援聯盟四川響應中心主任陳凱已在從成都趕往蘆山的路上,一個多小時之后,由四川青年救援隊總隊長蔣峻帶領的7人搜救小組也從成都出發。及至4月21日中午,蘆山縣團委設立的志愿者招募登記臺前已是人滿為患。這些志愿者們,都希望把他們遠道帶來的愛心播撒在這片土地上,這既是對災民的一個交代,也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
但大量救援人員在短時間內不斷涌向災區的負效應也隨之顯現——蘆山地區的受損道路嚴重擁堵,大量援助車輛、救護車被阻斷在路上,物資送不進去,受傷人員運不出來,這種狀況到第二日仍然未能得到緩解,以至于國務院辦公廳不得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各單位和社會團體,未經批準近期原則上暫不自行安排工作組和工作人員前往災區。種種跡象表明,與日漸迅捷的響應機制相比,從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0年玉樹地震,再到今天的蘆山地震,一整套科學的協調機制似乎依然沒有建立起來。
目前,地震造成的損失還難以估算,許多人還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而接下來他們所面臨的,將是漫長而艱巨的災后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