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寧
與財產相關的活動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兩類環節:財產的創造與財產的分配。因此,討論財產權離不開分配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分餅的經驗。其中有一個顯眼的道理:若是甲乙兩人分食一塊餅,甲方分到的份額多,乙方分到的份額就少,反之亦然。但還有另一個不顯眼的道理:若餅的大小及參加分餅的人數都是不斷變化的,而且不只是甲乙兩方,則甲方多吃一口未必意味著乙方一定少吃一口。
人類社會生活中有許多涉及分配方面的事情就很像分餅。若要用餅來比喻,一個社會中至少有兩塊大餅:政治生活領域中的權力之餅與經濟生活領域中的財富之餅。不同體制之間的差異往往表現在對這兩塊餅的不同分配方式上。
我們要分析根據上述第二種看法所產生的分配方式。這種方式認為,政治是公眾的事,所以政治權力之餅要向社會平等地開放,并接受公民及其代表的監督。對于政府來說,賦予民眾以參政的權力也并不必然導致自身權力的削弱,相反,若是能通過擴大政治參與來得到民眾的支持,政府的權力便會得到加強。根據這種分配方式,權力之餅的總量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任何人都有權利關心或參與分餅。權力之餅通過定期的選舉來適時地重新分配,各方的份額由民意來決定。這是民主政治下的權力之餅的分配方式。
在財富之餅的分配方面,第二種分配方式并不保障人人有均等的份額,只是為人們創造財富提供平等的機會。易言之,該方式著重于鼓勵人們去不斷地創造新的財富,使財富之餅不斷增加,從而使人人都能擺脫貧窮。該方式按照創造財富者可以正當占有財富的準則來分配財富,而不是根據特權或強制的平等來分配。這是市場經濟下財富之餅的分配方式。
分餅的問題在本質上是如何看待平等的問題。人的平等是指法律面前的平等,所有人都應受到以自由為依歸的法律的同等保護和同等對待。平等權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人享有最大限度的選擇自由,來充分實現人在各個方面的潛能。平等權同樣意味著可以享受個人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的自由,因而也享有免遭其他人或個人聯合體(如黑社會、政府)侵害的同等自由。平等并不意味著機會的絕對平等,而只是意味著享有機會的同等自由。平等不意味著政府應對所有社會成員提供同等的保障,也不意味著人們有權平等地占有政府提供的物品(法律所提供的同等保護和同等待遇不在此列)。
在經濟方面,平等權指的是機會的平等,即免于政府對個人通過自身的努力來追求物質財富的任意限制。為個人提供經濟方面的保障首先是個人或由個人自愿結成的團體(如家庭)的責任,而不是政府的職權。沒有一個政府有能力為所有的個人提供經濟的保障;而政府一旦做出這方面的承諾,通常是為了讓人們放棄自由。
絕對平均的念頭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但無法實現,而且危害極大;不僅無助于克服本來可能改善的不平等,而且被證明會帶來更大、更有害、更令人不能容忍的不平等和特權。既然自然造就了人類社會的多樣性,要用單一性來取代這種多樣性,就不免要使用殘酷的武力、精神的摧殘、乃至肉體的消滅才能達到目的。
所以,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平等,尤其不存在結果的絕對平等。平等的權利并不排除差別,并不產生平等的結果。唯一的、真正的平等是道德和人格上的平等,以及相應的自然權利上的平等。
如果只關心社會資源的分配,指望通過政府來干預市場以便使某些人未付出勞動但可以獲得某些收入,進而實現所謂分配上的公平,就會把財富凌駕在權利之上、把虛假的社會凌駕在實在的個人身上。而且,一旦政府擔負起全面實現分配性公正的使命,政府將獲得無可限量的資源和權力,并建立起行使這一職能的龐大官僚系統;這樣的政府既威脅到自由,同時不僅不可能解決公正問題,反而使自己成為社會的巨大經濟負擔,并使窮人永遠停留在貧窮狀態上。
對平等只能從自由的角度來理解。自由是每個人本應具有的基本權利,無論人們的社會地位、財產、聲望、權力、階級、民族、文化等如何不同,每個人都應當充分享有同等的自由權利。只有當人們充分享有自由時,人的獨立、尊嚴和幸福才能實現。給窮人自由,并不意味著其他人失去自由,只有那些原來壟斷權力的利益集團或政府機構才有損失,它們會失去對利益的獨占。而給窮人的物質和福利必定是政府從另一些人手里拿來的,它正好有機會從社會中索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