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陽泉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王 民
王岐山同志指出:“反腐敗既要堅持打持久戰,也要打好殲滅戰。”“既”和“也”,“持久戰”和“殲滅戰”,不僅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也表明了黨中央反對腐敗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紀檢監察機關應深刻領會這一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不懈地打好反腐敗“持久戰”,堅定不移地打好反腐敗“殲滅戰”,不斷以反腐敗斗爭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堅持打“持久戰”,體現的是一種戰略;而打好“殲滅戰”,體現的是一種戰術,是一種講速度、講效率、講質量的科學作戰方式。
堅持打“持久戰”基于對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的清醒把握和正確判斷。腐敗是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不是某個國家、某個時期的特有現象。當前我國正處于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觀念多元、利益沖突而法制不夠健全,腐敗的產生亦在所難免。反腐敗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任務,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樹立堅持打“持久戰”的思維和理念,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抓,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讓懲治更加有力,讓預防更加有效,通過一個個階段性成果,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把反腐敗斗爭推向深入,逐步把腐敗問題減少到最低程度。
堅持打“殲滅戰”是以反腐敗實際成效取信于民的迫切需要。當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一些重大違紀違法案件影響惡劣,社會反映強烈,人民群眾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對這些腐敗,如果不堅決打擊,腐敗就會愈演愈烈、積重難返。醫道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因此,必須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有貪必肅,打好反腐敗的“殲滅戰”,堅決懲治那些已經暴露出來的腐敗分子。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采取“殲滅戰”的方式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一查到底,決不姑息。只有及時解決、徹底根治這些“標”的問題,讓人民群眾經常看到成績、充滿信心,反腐敗才具有威懾力和不竭動力。
反腐敗斗爭必須講求戰略與戰術的統一。王岐山同志強調,反腐敗要“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只有打好“殲滅戰”,才能有效地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勢頭,形成一批實實在在的反腐敗成果,增強反腐敗的信心,堅定反腐敗的決心。堅持打好“持久戰”,既要堅決“治標”,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為反腐敗“治本”之策創造條件、贏得時間;又要在“治標”的同時有的放矢地“治本”,把近期措施和中長期目標結合起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從源頭上堵塞腐敗產生的漏洞;還要做到“懲防并舉”,堅持懲治和預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有針對性地加大預防腐敗工作力度,鞏固和發展“治標”所取得的成果,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
打好反腐敗的“持久戰”和“殲滅戰”,必須做到“堅持不懈”、“堅定不移”,既要堅定果斷地剎風整紀,堅決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勢頭;又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逐步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還要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的法規制度,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
堅持打好反腐敗的“持久戰”,首先要制訂長遠規劃。結合制訂懲防體系建設新的五年規劃,制訂五到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全面的、宏觀的反腐敗中長期規劃。其次要夯實教育基礎。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從政道德教育,深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積極開展廉政文化創建活動,營造廉榮貪恥的文化氛圍。再次要健全監督機制。按照“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多種形式的領導干部述職述廉、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深入推進各項公開工作,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真正形成不能腐、不易腐、不敢腐的制度機制。最后要深化體制改革。進一步削減、調整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建立和完善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充分發揮懲防體系“制度+科技”的作用,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
打好反腐敗的“殲滅戰”,首先是懲治這一手決不放松,既要打“老虎”,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要拍“蒼蠅”,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既要查處大案要案,又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徹底清除這些“標”的問題。其次是糾正不正之風絕不手軟,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的落實,深入開展整治庸懶散奢專項行動,認真解決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嚴肅查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及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的行為。最后是監督檢查毫不松懈,加強對黨的政治、組織、宣傳、群眾工作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省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職能部門履職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切實做到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