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忠偉
山西省大同機車醫院內科,山西大同 037038
在臨床上,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亂被習慣性地命名為室性心律失常,而室性心律失常在心律失常發作中最為常見。室性心律失常有非常繁雜的表現類型,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1]。這三個類型中,室性心動過速其引發心室顫動的幾率非常高,尤其是伴有心臟器質性病變的室性心動過速其引發心室顫動的幾率更高,而心室顫動若無法得到及時治療最終必然會引發猝死。為此,該院實施了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治療研究,合用胺碘酮及穩心顆粒治療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療效確切,現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納入樣本病例均為該院2009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0例確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男性為61例、女性為49例。患者的年齡在61~83歲之間,平均為(69.4±5.3)歲。所有110例受試病例均進行了心電圖檢查,并確診心律失常,同時將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肝腎功能不全、繼發性心律失常等病變徹底排除。研究開始前,將上述受試患者平均為兩組,每組55例,分別命名為治療組和常規組。兩組受試患者其年齡、性別、病況、并發癥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故具有臨床可比性。
1.2.1 治療前提 所以患者在參與研究之前,必須誠實報告自己關于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應用情況,然后將抗心律失常藥停藥2周。同時,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完全禁止服用抗心律失常藥、與抗心律失常相關的藥物或可誘發心律改變的藥物,及時記錄心悸、頭暈等癥狀在治療后的改善情況,最后分析所有人24 h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
1.2.2 常規組 該組受試病例在履行治療前提的基礎上僅進行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胺碘酮的單一應用。常規組的治療方案為:在本次研究療程伊始的最初7 d,受試病例每日服用胺碘酮的藥物劑量為600 mg;在研究療程進行至8~14 d的這一階段,受試病例每日服用胺碘酮的藥物劑量均應壓縮為200 mg,一旦療程的進展超過了14 d,受試病例每日服用胺碘酮的藥物劑量則進一步最終壓縮為100 mg。
1.2.3 治療組 該組受試病例在履行治療前提及應用常規組綜合治療方案的基礎知識,聯合使用穩心顆粒進行口服治療。治療組的治療方案為:穩心顆粒規格為9 g/包,每次服用1包,將藥粒撒入杯中,以適量的溫開水沖開調勻,而后飲入體內,穩心顆粒每日應服用3次。兩組患者均設定1個月為1個療程。
①顯效:室性早搏徹底消失,或是室性早搏的發作間隔明顯延長,變為原有間隔的20%以下,室性心動過速的發生次數降至原來的20%以下,心悸、頭暈等癥狀大體消失,心功能I級。②有效: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動過速的發生頻率降至原來的60%~80%之間,心悸、頭暈等癥狀改善相對明顯,心功能恢復亦明顯。③無效:心律失常的發作頻率無明顯降低,患者頭暈、心悸等癥狀并沒有緩解甚至仍然加重。本次研究的總有效率病例遴選范圍包括治療后“顯效”及“有效”的總人數。
本次研究獲取數據使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來呈現,兩組之間對比數據的結果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χ2檢驗完成,以P < 0.05判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表
見表2。
胺碘酮是一種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各類型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治療。該藥可延長心肌有效不應期及動作電位,療效確切。但是,該藥臨床半衰期相對偏漫長,長期服用此藥會加重心臟負擔,引發各類不良反應[2]。穩心顆粒中含有黨參、琥珀、黃精、三七等中藥,諸藥聯用可促進心肌細胞代謝、改善冠脈血循,使心肌組織功能得以恢復,心電應激恢復正常秩序,能夠有效治療心律失常。更重要的是,穩心顆粒能夠抵消胺碘酮對機體增加的心臟負擔,并且增強胺碘酮的藥理作用[3]。綜上可知,胺碘酮合用穩心顆粒治療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效果確切,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表2 心率及P-R間期的改善對比表
[1] 齊永樂.穩心顆粒對胺碘酮維持心房顫動患者竇性心律的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7):2968-2969.
[2] 李世峰.胺碘酮聯合穩心顆粒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臨床觀察[J].航空航天醫藥,2010,21(9):1672.
[3] 王桂榮.穩心顆粒聯合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0(34):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