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山東大學附屬醫院臨沂市人民醫院,山東 臨沂 27600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是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麥克瑪斯特大學醫學院首先試行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1]。臨床見習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階段,見習效果的好壞至關重要。隨著醫學新理論的產生和新技術的應用,對見習教學方法改革的要求越來越迫切。由于LBL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教學效果遭到質疑。PBL是集中體現建構主義思想的教學方法,它具有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習者為中心和以合作學習為中心三大特點[2]。我們在婦產科護理學臨床見習教學中采取了PBL教學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濱州醫學院2009級護理學專業五年制本科兩個班學生共164人。將學生隨機分為8個組進行婦產科見習。1~4組(82人)為實驗組,5~8組(82人)為對照組。兩組學生的年齡、性別、入學成績比較差異無顯著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LBL教學法,即由帶教教師先簡單介紹病例,然后3~4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負責一兩個病例采集,最后教師集中學生,床邊示教、總結。實驗組采用PBL教學法,具體教學方法如下:(1)提前告知學生見習課的學習目標及學習內容,針對所要見習的內容提出4~5個問題;(2)學生認真復習理論課所講相關知識,通過各種途徑查閱有關資料,找出答案;(3)在教師引導下,各小組在病房見習,采集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再次收集臨床資料,并針對問題分析討論;(4)各小組組長向帶教教師匯報病例并回答相關問題,組員予以補充;(5)教師分析總結。
(1)問卷調查:對兩組學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問卷共設7項內容。統計對每項持肯定和否定態度的人數。(2)理論考核:階段見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理論考核。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試卷中基礎知識題與病例分析題各占50%。

表1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n(%)]
實驗組對PBL教學法持肯定態度的總人次數為543(94.6%),持否定態度的總人次數為 31(5.4%)。對照組對傳統見習教學法持肯定態度的總人次數為213(37.1%),持否定態度的總人次數為 361(62.9%),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表2 兩組學生階段理論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階段理論考核成績比較(±s,分)
對照組成績 實驗組 P基礎知識題病例分析題總成績45.10±3.1644.09±3.8789.19±5.9141.92±3.7937.91±4.3579.83±6.39>0.05<0.01<0.01
實驗組理論考核成績為(89.19±5.91)分,對照組為(79.83±6.39)分,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其中基礎知識題實驗組與對照組得分分別為(45.10±3.16)分、(41.92±3.79)分,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病例分析題實驗組得分(44.09±3.87)分,明顯高于對照組(37.91±4.35)分,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護理臨床見習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階段,可以為臨床實習及今后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雖然對考試有幫助,但不適應臨床解決護理實際問題的需要,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在接觸臨床護理工作以后,遇到問題缺乏主動性,且不知從何入手,敷衍了事。因此,不利于培養適應現代護理學發展需要的高素質護理專業人才。
PBL教學法的特點是以問題為先導,讓學生參與問題的解決,從分析問題、理解問題到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3]。PBL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自學與教師指導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4]。因此,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交流能力等。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PBL教學法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師布置問題后,學生需要查閱教材、網絡資料、文獻等尋找答案,學習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2)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小組討論過程中,組員相互交換信息,提高了創新能力,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3)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4)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師生交流。
本研究結果顯示,PBL教學法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認可。因此,值得在臨床見習教學中推廣。
[1]張曉良,劉必成.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6,8(1):62-64.
[2]程靜華.新世紀護理教育培養目標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8):606-608.
[3]盧中秋,陳壽權,黃維佳,等.在高等醫學院校設置急診醫學選修課程的探索[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02,7(3):304.
[4]宋梅,黃黎,荊亞茹,等.以整體護理為中心的內科護理學教學改革與研究[J].醫學教育探索,2006,5(8):783-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