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民,鳳俊婭,劉春玲,王 斌
(1.商洛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2.漢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漢中 723000)
在高職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和管理者有效組織并著重加強高職學生學習能力方面的教育、引導和培養,已經成為高職大學生是否能學習、能否高效學習的關鍵,成為學生學業成功的關鍵[1]。
心理滿意度是一種狀態,是人們對事前期望與實際所得感受的相對關系,它很大程度影響著人對事物的興趣和認可度。學生對學習相關因素越滿意,越容易順利開展學習活動[2-3]。本研究針對學生心理滿意度現狀,探討心理滿意度與學習能力的關系,提出了提高學生心理滿意度進而提升學習能力的措施。
以商洛職業技術學院和漢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分心理滿意度調查和學習能力調查兩部分。采用5級量表計分,在心理滿意度調查中分別代表“很不滿意(1分)”到“很滿意(5分)”;在學習能力調查中分別代表“完全不符合(學習能力很差,1分)”到“完全符合(學習能力很強,5分)”。調查范圍涉及醫學系、護理系、人文管理系、機電工程系、農林科學技術系各年級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1036份,回收有效問卷94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1.2%。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入校第一年的學生,剛經歷高考失利的打擊,對自身素質的心理滿意度較低,對自身素質滿意的占30.1%,不滿意的占42.8%。隨著在學校的學習,學生自信心逐漸增強,對自身素質的心理滿意度不斷提高。二年級學生對自身素質滿意的占39.5%,不滿意的占32.5%。三年級學生對自身素質滿意的占45.0%,不滿意的占18.9%,見圖1。

圖1 學生對自身素質的滿意情況
入校第三年,學生由于學習大量專業知識,對專業已有明確的認識和全面正確的理解,他們對所學專業的心理滿意度較高,滿意的占64.1%,不滿意的占10.2%。二年級學生接受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學習,他們對所學專業滿意的占41.0%,不滿意的占29.7%。一年級學生對所學專業了解較少,專業選擇盲目性大,對所學專業滿意的占38.6%,不滿意的占40.4%,見圖2。

圖2 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情況
三年級學生與教師交流較深較全面,對教師教學滿意的占75.3%,不滿意的占12.7%;二年級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了解處于漸漸熟悉階段,對教師教學滿意的占51.2%,不滿意的占35.5%;一年級學生剛從中學跨進大學,對大學的教學處于適應階段,對教師教學滿意的占36.2%,不滿意的占27.6%,見圖3。

圖3 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滿意情況
一年級學生剛開始接受大學服務管理制度,處于從中學的“看管式”到大學的“引導式”的轉換適應期,他們對學校服務管理滿意的占30.5%,不滿意的占43.7%;二年級學生已適應了學校的服務管理制度,對學校服務管理滿意的占49.6%,不滿意的占30.4%;三年級學生對學校服務管理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對學校服務管理滿意的占29.3%,不滿意的占43.0%,見圖4。

圖4 學生對學校服務管理的滿意情況
一年級學生尚未學會利用學習資源,對學習資源滿意的占31.2%,不滿意的占23.2%;二年級學生認識到學習資源的重要性,對學習資源滿意的占44.0%,不滿意的占29.1%;三年級學生要求更多更好的學習資源,對學習資源滿意的占29.5%,不滿意的占49.3%,見圖5。

圖5 學生對學習資源的滿意情況
三年級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的成熟,抗干擾能力較強,對學習氛圍滿意的占52.0%,不滿意的占16.8%;二年級學生對學習氛圍滿意的占32.5%,不滿意的占42.2%;一年級學生對學習氛圍滿意的占26.8%,不滿意的占40.9%,見圖6。

圖6 學生對學習氛圍的滿意情況
各年級學生對各學習相關因素的心理滿意度與學習能力都具有相關性,各年級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各年級學生在每項相關系數的數值上有一定的差異,表現為:一年級學生對教師教學心理滿意度與學習能力相關性最大,其次為對自身素質、學習氛圍、服務管理、學習資源、所學專業;二年級學生各心理滿意度與學習能力的相關性從大到小依次為:教師教學、學習資源、自身素質、學習氛圍、服務管理、所學專業;三年級學生各心理滿意度與學習能力的相關性從大到小依次為:教師教學、學習資源、自身素質、服務管理、學習氛圍、所學專業,具體見表1。
總體比較發現,各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受教師教學的影響最大,受所學專業的影響最小。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資源對學習能力的影響顯著提高,學習氛圍對學習能力的影響明顯降低。

表1 學生心理滿意度與學習能力的相關統計結果
學生對各學習相關因素的心理滿意度與學習能力呈明顯的正相關,學生對各學習相關因素的心理滿意度越高,其學習能力就越強。因此,可以通過提高學生對各學習相關因素的心理滿意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分析學生對各學習相關因素的心理滿意度發現: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差異較為明顯。因此,對于不同年級學生,在提高其對各學習相關因素的心理滿意度的過程中,在具體的措施上要有所區別。
由于大學教師教學方式的特點,師生交流的機會相對較少,師生間對教學目標、方式等需要進行充分溝通,通過目標教學法能較好地實現這一點。教師在上課前應向學生說明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和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等,與學生進行探討性教學,特別是對于剛入校的學生更要多進行教與學方面的交流[4]。
高職院校要壓縮其他費用支出,以保證在學習資源方面最大限度的投入,健全實驗實訓室的用材、器具配置,豐富圖書館、閱覽室的學習資料,延長各學習資源部門為學生服務的時間,竭盡所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資源。
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教育引導學生,使一年級學生樹立自信心,逐步建立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養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態度;使二年級學生明確自身學習方面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學習;使三年級學生能對自己有一個較清楚的認識,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而不灰心。
在美化、綠化校園的同時,可通過舉辦知識競賽、講座,開展社團活動等,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加強教與學方面的常規管理,嚴抓考風考紀等,形成勤學苦練,你追我趕的班風、校風、學風,使學生處處都能體會到學習至上、惜時如金的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勤奮學習、快樂學習。
重視服務管理工作在學校的重要性,重視對各服務管理部門人員的選拔和培養,為學院建立一支以服務學生、服務教學為宗旨的高素質服務管理隊伍。使學生在接受和適應學院管理制度的同時,能感受到一種關心和溫暖,能真切感受到學院對他們的重視和期望。
利用所學專業學科的精彩趣事和發展前景等,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育學生全面認識所學專業,明白所學專業對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學生盡早建立敬業愛崗的職業意識,培養學生的職業奉獻精神[5]。
高職院校要形成一種關心學生健康、幫助學生成長、促進學生進步、力爭學生滿意的理念,并將之應用于日常工作中,使學生喜歡學院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一書一器,在這里快樂學習,快速提升學習能力,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1]粟顯進.試論關于加強高職學生學習養成教育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9(10):169-170.
[2]李小平,郭江瀾.學習態度與學習行為的相關性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3(4):265-267.
[3]梁綠琦,曾美英,劉彥文.高等職業教育中兩類學生學習、心理差異調查分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16(2):74-79.
[4]朱杰敏.淺議衛生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培養[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8,28(5):34-36.
[5]俞寧.高職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J].機械職業教育,2003(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