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紅
(麗水學院醫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重要課程,實驗教學是外科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它對鞏固學生課堂知識,提高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重要作用[1]。外科護理學的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是教師以講解、示教為主,學生簡單模仿練習,缺乏自主能動性。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們在外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采用了多元化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從我校2009級護理專業專科隨機抽取兩個班共88名學生,分為兩組,觀察組45人,對照組43人,兩組一般情況相似。
兩組學生由相同實驗教師帶教,實驗教學大綱、學時數相同。
1.2.1 對照組教學 按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授課以講解、示教為主,學生簡單模仿練習。
1.2.2 觀察組教學 采用多元教學方法進行實驗教學。
(1)多媒體和游戲法。通過直觀、新穎、生動的多媒體教學為實驗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并帶來活力,它將外科護理學的基本操作過程以清晰、流暢的畫面演示出來,學生通過觀看整個操作流程和細微操作,來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同時對于外科護理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鼓勵學生在網上學習解決。在“常用手術器械、物品的辨認和使用”實驗中教師先利用多媒體介紹各種常用手術器械、物品的分類、特征、用途、使用方法,然后讓學生通過書上的圖譜和實物進行對照辨認,用游戲法檢驗學習成果。教師說出某一器械看哪一位學生能快而準確地將器械指出,或者教師拿出某一器械看哪一位學生能迅速而準確地說出器械的名稱和用途及使用方法,最后教師進行點評,肯定成績,指出存在的不足,對搶答最多、答得最準確的學生給予適當表揚和鼓勵。
(2)啟發式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可適當提出問題,來啟發學生動手動腦,以達到拓寬思路的目的。如學習打結時,提出打結為什么前后兩個結的拉線相反?打方結的必要條件是什么?打結時為什么要用力均勻?學生會在這些問題的啟發下,認真思考,仔細觀察。
(3)討論式教學法。在每個實驗后都留一定時間進行討論,讓學生總結自己實驗操作的心得、遇到的操作重點和難點,相互比較后可從中獲取經驗和教訓。通過討論,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4)互助式教學法。由于教學班的學生人數較多,教師很難做到對每位學生都加以關注,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我們采用了互助式教學。通過仔細觀察選出操作優秀的學生培養成“小教師”,與教師共同組成輔導小組,操作練習時去教其他的學生,在學生之間實現互助式的幫教,這樣就能使各位學生都盡快掌握實驗操作。
(5)情景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是指創設教學內容所需要的接近實際工作或生活的場景,由學員在這種場景中分別擔任不同角色,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分析并做出最后總結的虛擬實踐性培訓方法[2]。可以將認知與情感、形象與思維、教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實驗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現象。如模擬手術室工作,教師在模擬手術情景中分別扮演主刀、巡回護士、器械護士、患者的角色進行示教,然后讓學生4人一組擔任不同的角色練習手術人員術前更衣、術前洗手、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手術區皮膚消毒、鋪無菌巾、器械臺與器械準備、術中器械的傳遞、術后器械的整理等。
在學期末,對兩組學生進行統一的實驗考核并對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學檢驗。同時,對觀察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觀察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實驗考核成績比較
對觀察組多元化教學法的教學效果發放問卷調查表45份,實際收回45份,學生的評價結果見表2。

表2 觀察組學生對多元化教學法的評價結果[n(%),人]
由表1中可以看出,觀察組學生的實驗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成績差異顯著(P<0.05),說明多元化教學能顯著提高外科護理學的教學效果。
通過對觀察組多元化教學法的評價結果看,有97.7%的學生認為多元化教學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獲取知識的內驅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從而調動全身各種感官,使注意力提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是外科護理學實驗教學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多元化教學是采用多媒體、游戲法、啟發式、討論式、互助式、情景式等多種形式進行綜合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課的教學環節中,進行師生教學互動,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感受做實驗的樂趣。學生在對知識的不斷求解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同時這種成就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識的活動中[3]。
多元化教學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素質,明顯提高了他們的綜合能力。啟發式教學可使學生的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學生互助、討論交流有利于培養人際交流能力,還能培養學生之間協作、溝通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情景模擬角色互換中學生分別扮演醫生、護士、患者以及家屬,從而能深刻理解各種角色的心情和需要,在充當護士時,讓“護士”尋找有效的溝通方式與患者實現心靈的溝通[4]。
多元化教學過程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有扎實、精湛的專業知識,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同時要有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豐富的臨床經驗。通過在外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進行多元化教學,既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1]劉為萍,白梅.外科實驗教學資源優化及教學方式探討[J].華夏醫學,2010,23(5):576-577.
[2]華洪珍.論情景模擬教學中教學中教師的責任與角色定位[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5):10-13.
[3]劉雪萍.外科護理學實驗教學方法改革的效果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08(4):94-95.
[4]饒靜云,劉蓮.項目驅動教法在手術室護理綜合技能教學中的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0,9(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