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陳四輝 ,2
(1湛江師范學院商學院 2粵西區域發展研究所廣東湛江524048)
醫藥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但該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行業集中度低,規?;荷形葱纬桑鄙俅笮妄堫^企業。對我國醫藥制造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和評價,有助于該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基于此,筆者針對我國104家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了因子分析評價,將企業各方面的財務能力量化,使分析結果更為直觀,以期較為客觀地分析該行業的經營財務狀況,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議。
本文選擇我國證監會行業板塊104家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并剔除了財務數據不完整的公司以及處于ST狀態的公司,以避免使數據缺乏可比性。2008年和2011年的財務指標數據來源于銳思數據庫。為減少信息間的重疊,根據全面、相關、科學的原則,筆者利用SPSS 20.0軟件對30個財務指標進行了多次統計分析,剔除了部分旋轉后信息貢獻份額較低的指標,最終選擇了15個財務指標以建立財務指標評價體系,分別為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股東權益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凈利潤增長率、總資產現金回收率和銷售現金比率。
運用SPSS20.0軟件對104家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2008年和2011年的15個財務指標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的結果如下。

表1 2008年解釋的總方差

表2 2011年解釋的總方差

表3 2008年和2011年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分析結果顯示,2008年和2011年的KMO取值分別為0.571和0.627,此外Bartlett檢驗的結果均為Sig=0.000。說明該樣本數據服從正態分布,變量間存在相關性,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通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結果見表1和表2。從表1可以看出,2008年前5個因子累計貢獻率為84.311%,表明選擇前面5因子進行分析,放棄其他11個因子,丟失的信息僅占16.69%,可以達到精簡評價指標的目的。同理,針對2011年,也提取了前5個因子作為主因子進行分析。
通過極大方差法對因子進行旋轉的結果詳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2008年成本費用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報酬率、銷售凈利率和每股收益5個指標在第一主因子上載荷較高,故將F1命名為盈利能力;總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股東權益周轉率在第二主因子上載荷較高,故將F2命名為營運能力;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在第三個主因子上載荷較高,故將F3命名為償債能力;銷售現金比率和總資產現金回收率在第四個主因子上載荷較高,故將F4命名為獲現能力;F5中包括了銷售凈利潤增長率,故將其命名為發展能力。針對2011年,F4代表發展能力,而F5代表獲現能力。
利用線性回歸分析法得到各因子得分后,利用各因子得分和因子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計算出各因子的權重。針對2008年,權重W1至W5分別 取 值 0.3115、 0.2765、0.1704、0.1478、0.0938;針對 2011 年,權重 W1至 W5 分 別 取 值 0.2650、0.2642、0.1770、0.1527、0.1411。 根 據 公 式 F=W1×F1+W2×F2+W3×F3+W4×F4+W5×F5計算綜合得分后進行排名評價的結果詳見表4和表5。

表5 2011年因子分析結果和排名
從表 4和表 5可知,2008年和2011年均排名前15名的企業包括仁和藥業、海思科、云南白藥、浙江醫藥、恒瑞醫藥和海普瑞6家上市公司。除海普瑞之外,這些公司2008年的營運能力或盈利能力均排名較為領先,直至2011年仍保持著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遙遙領先的良好發展態勢。說明這兩個財務能力對公司發展和正常經營即綜合財務狀況起著重要作用,也預示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金河生物的綜合得分由2008年的84名提升至第9名,但償債能力排名97,這一現狀反映出該公司未能較好地利用財務杠桿作用,使得財務狀況的不均衡影響了其發展的穩定性。譽衡藥業的綜合得分由2008年的第8名降低至第82名;康芝藥業也由第12名降低至第102名,其主要原因在于雖然二者的償債能力均排名前15,但2011年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排名較后,影響了其財務綜合得分。可見,財務的平衡性對公司的穩定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此外,2011年排名前15名公司相較于2008年而言發展能力得到了較大改善,預示著醫藥制造業已進入良性發展時期。
通過對2008年和2011年醫藥制造業財務狀況進行因子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對公司的財務狀況起著重要作用。從綜合得分靠前的醫藥制造業來看,其運營能力和盈利能力均比較靠前或二者均衡,因此在各項財務能力中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對企業的影響最大。(2)均衡的財務狀況是公司穩定發展的關鍵。從結果來看,排名靠前的公司由于各方面能力較為均衡,使其具有良好的發展能力和較大的發展潛力。(3)公司財務風險普遍較高,未能較好的利用財務杠桿。綜合各公司情況來看,排名靠前的公司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一般較高,但償債能力和獲現能力普遍較弱。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營運能力并提高盈利能力。(2)在發展和正常經營中尋求平衡,建立有利于發展且相對合理的財務結構,實現企業的均衡發展。(3)合理利用財務杠桿,構建健康資金鏈,降低企業財務風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