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清
(山西離柳焦煤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孝義 032300)
礦井位于河東煤田東段[1],其33409工作面擬采3、4號合并煤層屬二疊系山西組下端,頂部煤層。33409工作面3、4號合并煤層頂底板為灰黑色砂質泥巖、泥巖。
33409工作面主采(3+4)號,煤層均厚3.65m。通過一次采全高的礦壓和開采工藝分析,采用合并煤層綜合機械化一次采全高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它的“三機”配套需要結合工作面的生產要求與地質條件,并滿足采煤設備的選型、工作面支護方式的確定、各設備之間生產能力、物理機械特性匹配、空間尺寸等要求。由于涉及因素眾多,一直是工作面設備研究的難點[2-3]。
根據瓦斯狀況、地質構造、已采鄰近工作面經驗,33409工作面采用綜合機械化一次采全高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時,可形成工作面走向長度1 730.5 m,傾斜長度196.8 m,由于(3+4)合并煤層均厚3.65 m,容重1.39 t/m3,知其工業儲量1 727 843 t。若回采率95%,可采儲量1641451t。
液壓支架的選擇要與工作阻力、移架速度與中心距、煤層傾角、支架高度、水文地質條件、通風斷面大小等要求相匹配。
3.1.1 工作液壓支架的工作阻力
往往使用載荷估算P為:

式中:hi為第i層直接頂的厚度;li為第i層直接頂的懸頂距;γi為第i層直接頂的容重;Q2為老頂來壓時形成的附加載荷。
由于開采時隨著支架推移會發生直接頂冒落現象,因而直接頂的懸頂距等于控頂距,支架合理的支護強度應為:

式中,最難確定的是老頂的載荷Q2,因而要將尚未來壓時的支架載荷作為直接頂的載荷,與來壓時的動壓系數n相乘得出其工作壓,具體應為:

直接頂的碎脹系數介于1.25和1.5之間,該礦取值1.35。動壓系數一般不會超過2,則老頂載荷為:

式中:H為采高,m。顯然,倍數的選擇與頂板條件及周期來壓是否明顯有很大關系。結合33409工作面實際,老頂載荷與其初次來壓步距L0有明顯的線性關系,一般可用線性關系式表示:

因而可以結合煤層實際賦存情況,選取合理的采高巖重倍數,然后代入實測的工作面初次步距得出支架合理強度。
3.1.2 支架高度的確定
結合工作面采高參數,需要考慮頂板冒落預量、支架頂梁后部最大下沉量、支架前移立柱下降高度及支架與煤層頂板、底板間浮煤厚度等因素,其計式如下:

式中:Hzmax為支架最大高度;h為頂板冒落預量,一般取 200~250 mm;Hmax為工作面最大采高;Hzmin為支架最小高度;s為支架頂梁后部最大下沉量,一般取為150~200 mm;Hmin為工作面最小采高;a為支架前移時立柱需下降高度,取為50~150 mm;b為支架與煤層頂板、底板間浮煤厚度,取為100mm。
33409工作面(3+4)號煤的厚度3.65 m,全區穩定,因而采高也選3.65 m,結合實際情況確定h、s、a、b等值,算得支架的最大最小高度。按照規定:其支護的最大高度必須小于支架設計最大高度的0.1 m,最低高度必須大于支架設計最小高度的0.2m[4]。當煤層厚度變化時必須嚴格沿煤層頂底板割煤。煤層變薄時,采高不低于支架最小支護高度;煤層變厚時,沿穩定標志層割煤采高不超過支架最大支護高度。
選定支架之后,為保證其安全性及經濟合理性,需要進行支護強度、支護阻力、底板比壓驗算。

式中:P1為工作面頂板支護需要的支護強度,MPa;n為頂板跨落高度為采高的倍數,一般為4~8倍,這里取最大值8倍;M為工作面采高,3.65m;r為頂板巖石容重,巖石容重取最大值,根據實際情況,取值為2.28t/m3;g為重力加速度,9.8N/kg。經計算,工作面頂板支護需要的支護強度為 0.64 MPa;而ZZ6000-20/42型支撐掩護式液壓支架支護強度為0.89MPa,大于0.64MPa,能夠滿足支護強度要求。
工作面的理論生產率應為:

式中:Qt為理論生產率,t/h;H為工作面平均采高,取值3.86m;B為滾筒有效截深,結合實際預先選值0.8 m;Vq為給定條件下可能的最大牽引速度,此處取值6m/min;ρ為煤的密度,取值為1.39t/m3。
經計算,采煤機的理論生產率為1521.21t/h。理論生產率乘以采煤技術上的可靠性和完備性有關的系數(連續工作的系數),一般取0.5~0.7。同時考慮由于工作面配套設備的影響,例如刮板輸送機、液壓支架的故障等而停機延誤的時間(一般乘以系數0.6~0.65)。計算結果為593.3t/h,選用雞西煤礦有限公司的MG400/940-WD大功率電牽引采煤機,它是多電動機驅動、橫向布置,框架結構、總裝機功率940 kW,截割功率2×400 kW,牽引功率2×55 kW,牽引速度0~8.686 m/s,采用機載的交流變頻調速,齒軌輪-銷排式牽引,最大采高約為4.1 m,傾角≤12°,煤質中硬或硬的綜采工作面。
根據工作面所需日產量,采煤機所需生產率349.7t/h。采煤機實際生產率593.3 t/h,滿足實際要求。根據要求采煤機的滾筒直徑D≥0.5Hmax,實際所選采煤機滾筒直徑為2 m,與實際需要恰好相等,符合要求。所選定MG400/940-WD采煤機的生產能力初定為593.3t/h,根據規定裝機容量要求為600~750 kW,故940kW滿足要求。
要從設備配套性、安全性、對地質條件的適應性、可靠性、經濟性等綜合考慮。根據運輸能力和出廠長度,選用與采煤機相配套的刮板輸送機,型號為:SGZ800/800,出廠長度200m,溜槽寬800mm,采用中雙刮板鏈運煤,鏈速1.1m/s,鏈子抗拉強度1810kN。機頭機尾各布置一臺400kW電機提供驅動力。
刮板輸送機選型完畢后,要從運輸能力角度驗算,算式如下:

式中:F為煤在溜槽中的斷面積,經過計算為0.24 m2;V為刮板鏈的運行速度,1.1 m/s;φ 為裝滿系數,取 0.8;ρ’煤的松散度,t/m3,一般取 0.85~1,式中取0.9;Q為輸送機的運輸能力,t/h。經計算,刮板輸送機的運輸能力684.3 t/h,大于采煤機的生產能力593.3t/h,滿足要求。
1)結合33409工作面的實際情況及生產經驗,確定其采煤方法及開采工藝參數;2)通過數學計算,選擇了液壓支架、采煤機、刮板輸送機,進行合并煤層一次采全高綜采工作面設備配套的系統分析;3)驗算了所選設備的技術可行性、安全可靠性、經濟合理性。通過分析表明,所選設備滿足礦井安全高效生產的要求。
[1]湯達禎,楊起,潘治貴.河東煤田地史一熱史模擬與煤變質演化[J].現代地質,1992,(3):328-337.
[2]胡獻民.綜采工作面中部設備“三機”配套設計探討[J].煤炭工程,2006(8):13-15.
[3]張寧,富強,劉文崗,等.鄂爾多斯地區大采高綜采設備配套選型與實踐[J].中國礦業,2008.17(9):57-60,85.
[4]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安全規程[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1.
[5]徐亞民.厚煤層大采高綜采面配套設備的研制及應用[J].煤炭科學技術,2008,36(7):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