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林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做好產運需銜接工作的通知》。意欲建立電煤交易新機制,進一步深入推進電煤交易市場化改革,指導做好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提高煤炭供應保障水平,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從《通知》本身來說,應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含義,在這里作一下分析解讀。
多年來,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煤炭價格特別是電煤價格較長時期內存在交易價格的雙軌制。電煤價格“雙軌制”是指在在煤炭交易過程中,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煤炭價格逐步放開后,電煤供需雙方依據的兩種不同定價機制,一種是年初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簽訂的重點合同煤價,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鎖定一年供應量;另一種是市場煤價,價格隨行就市。
《通知》要求實施電煤產運需銜接新機制,特別規定“自2013年起,取消重點合同,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我委不再下達年度跨省區煤炭鐵路運力配置意向框架。”這意味著在我國實施大約20年的煤炭價格雙軌制在2012年底畫上了一個“句號”,電煤價格雙軌制從此終結。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要求我們務必遵守市場經濟規律,務必遵守市場競爭的原則,務必促成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要求我們必須摒棄傳統的計劃經濟管理模式,摒棄用計劃經濟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影響和干擾市場經濟體制的正常運行。
煤炭價格雙軌制是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的產物,是行政權力干預市場競爭的產物,是市場經濟殘缺的標志。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平等競爭的市場經濟機制,就必須終結電煤價格雙軌制,實行由市場決定電煤價格。
電煤價格雙軌制的終結,是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的又一個標志,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煤炭價格雙軌制終結了,電煤價格徹底并軌了,這就是由原來的“重點(合同)煤”和“市場(交易)煤”合二為一,都并到“市場煤”軌道上,變成“市場煤”進行交易,這是煤炭價格徹底市場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就必須完善煤炭交易價格。市場經濟體制健全不健全、市場化改革成功不成功,關鍵就要看能不能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對商品實行真正的市場化交易,建立公平、規范、科學、合理的市場交易體制,建立完善的市場交易環境。煤炭市場交易體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摒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市場交易機制,逐步摒棄煤炭交易的計劃價格,推行和落實煤炭交易的市場價格。
我國進行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已經多年,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煤炭市場作為一種重要的基礎能源,雖然在市場化改革中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煤炭交易價格還沒有徹底實現市場化,還有計劃“控制”的價格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段,有著不同程度的表現,其中,電煤交易價格的雙軌制就是最明顯的表現之一。計劃價格和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是明顯背道而馳的,是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就必須徹底打破計劃價格的束縛,建立完善的煤炭交易的市場價格運作機制,最終以市場價格完全代替計劃價格。

市場經濟要求煤炭交易實行單一的市場價格機制。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取消計劃價格,建立市場價格機制,實行煤炭交易價格的市場化運作。在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的情況下,不管煤炭供求關系如何,無論煤炭價格高低,煤炭價格都是由市場來決定,由市場說了算,而不是由政府說了算,由任何管理部門和機構說了算。而市場價格只有一個,而不是有兩個,也不會有更多,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就必須實行單一的、完整的、科學的、能夠促進煤炭電力行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市場交易價格,確確實實地實行煤炭交易市場化。
國家發改委在實施電煤產運需銜接新機制中要求:“凡依法生產經營的煤炭、電力企業,均可公平自主參與銜接。煤炭企業依據生產許可能力、參考實際煤炭發運量,電力企業依據實際需要,自主銜接,協商定價,簽訂內容規范完整、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煤電雙方簽訂合同時,應在礦點、電廠以及供貨渠道等方面保持相對穩定。鼓勵雙方簽訂中長期合同,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需關系,鼓勵直購直銷,減少中間環節。”“各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規范行政行為,不得干預企業簽訂合同,切實維護企業經營自主權,為順利完成改革和銜接工作創造良好環境。”這意味著政府在管的太多、統得過死、干預不斷的電煤交易上不再當“婆婆”了,對買賣雙方不再指手畫腳了,煤電“聯姻”的雙方可以自主“戀愛”,自主“婚姻”了,不僅如此,政府還要促成“聯姻”雙方既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需關系,又直購直銷、減少中間環節,這樣,煤炭買賣雙方才能夠真正自主,電煤交易才能夠真正實現市場化,交易成本才能夠降低,對煤電企業雙方才都有好處。
同時,在政府對電煤交易盡量少干預的情況下,并不是說煤電企業可以為所欲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政府少干預,并不是不干預,對不符合產業政策,政府有關部門沒有批準違法違規建設的煤礦和電廠,政府不僅干預,而且強力禁止。《通知》明確指出:“嚴禁未經國家核準(審批)、違規建設的煤礦和電廠,以及非法違規的經營企業參加銜接。”政府加強對煤電雙方的監督,“對產運需三方認可的年度、中長期電煤合同由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鐵道部備案,作為日常監督檢查的依據。對簽訂虛假合同、造成運力浪費或不兌現運力、影響資源配置的行為要依法依規加大懲罰力度。”“在電煤價格出現非正常波動時,依據價格法有關規定采取臨時干預措施。”
在煤電交易市場化方面,政府不僅不再橫加干預煤電雙方交易“聯姻”,而且對煤電雙方公平交易還給予大力支持,做好煤電企業聯姻的“媒婆”。
運力配置是影響我國煤電雙方交易能否實現的重要因素。對很多煤電企業來說,有了鐵路運力配置,煤炭交易合同就可以兌現,交易就能夠成功;沒有鐵路運力配置,煤炭交易合同就只能束之高閣,交易就無法成功,煤炭交易市場化就只能是畫餅充饑了。為此,《通知》要求“交通運輸部、鐵道部組織好運力銜接,加強對有關鐵路局、港航企業的指導,依據匯總的電煤合同和運輸能力,合理配置運力并保持相對穩定。對大中型煤電企業簽訂的中長期電煤合同適當優先保障運輸,有條件的運輸企業應與貨主簽訂運輸合同。”
在煤炭的生產、運輸、交易中,亂收費等問題影響了煤炭價格的雙軌制并軌,對于煤炭生產、交易、運輸過程中的亂收費等問題國家發改委也非常重視,為此,發改委要求“進一步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費,嚴肅查處亂漲價、亂收費以及串通漲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政府繼續實施并不斷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加快煤炭市場體系建設,形成以全國煤炭交易中心為主體、區域煤炭市場為補充,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培育和發展全國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如果電煤交易完全市場化進程中出現了問題,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充分發揮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作用,及時協調解決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做好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
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無疑將加快電煤價格“雙軌制”并軌進程,加快煤炭交易市場化的步伐,徹底實現電煤交易的市場化。
《通知》指出:電煤市場化改革是能源領域的一項重要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精神,做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協調配合,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確保改革和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煤炭產運需企業和有關協會等單位要深刻認識改革的重要意義,密切配合,努力做好電煤產運需銜接工作,確保改革平穩過渡和銜接工作的平穩進行;銜接期間必須保證取暖供熱企業的煤炭供應和正常生產。 國家發改委對參加2013年電煤產運需銜接的煤電企業提出了比較明確的合同簽訂期限,并要求有關部門抓好落實。發改委要求:要抓緊開展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在2013年1月15日前完成2013年度電煤合同的簽訂;交通運輸部、鐵道部要盡快完成運力銜接工作,以保障電煤運行有序、穩定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