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衛民,高 偉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集團,山西 介休 032000)
他,話語不多,說起工作卻頭頭是道;他,身單力薄,工作起來卻生龍活虎;他,中等個頭,工友心中卻形象高大。他,就是汾西礦業洗煤重介質分選工冠軍、賀西礦洗煤廠調度室兼生產車間副主任王天成。作為重介質行業的一名佼佼者,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豐功偉績,有的只是腳踏實地工作態度和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12年如一日,他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技術骨干;從懵懵懂懂的門外漢奮斗成行業佼佼者,從單槍匹馬埋頭獨干到重介質分選技術帶頭人,這一切只源于兩字:“熱愛”。
王天成的工作履歷和他的生活一樣單一。從參加工作到現在,他換過地方、換過崗位,但從沒離開過洗煤廠。從何時開始喜歡,并深深愛上了這份職業,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2001年7月,剛滿20歲的他從汾西礦業技校畢業,先是分配到雙柳礦洗煤廠。2005年10月,他被抽調到賀西礦參加洗煤廠建設,由原來的振動篩司機崗位調換成重介選煤分選工。當時,崗位的轉換對他來說是最大的壓力。人少事多擔子重是他從事重介質分選工面臨的現狀。他把所有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和掌握重介質選煤的生產規律上。一天三班倒,班班都很忙,連孩子生病他都沒時間回家,為此,妻子沒少埋怨他。
“閉眼睡覺,睜眼工作”是他每天的工作狀態。賀西礦地處偏遠的柳林縣呂梁山區,他一年四季在礦上呆的時間比在家還長,如果沒有電話與外界聯系,那簡直就是一個封閉世界。只有這樣,他才能把所有精力與時間全都放在工作上,不會因為戀家而分心。
2011年4月,在原先年產200萬 的基礎上,賀西礦再建年產300萬 的洗煤廠,這對王天成來說,是新的機遇與挑戰。從5月份單機試運轉到6月底剪彩,這一個月的新舊交替過程留給王天成的是刻骨銘心的記憶。他天天泡在廠里,白天新廠舊廠兩頭跑,晚上還要到新廠值夜班。舊廠工作不耽誤,新廠工作還得干,舊洗煤廠到新煤廠不到500 ,每天他至少得來回跑二三十趟。新集控室的電腦從安裝、調試到正常運轉,全部由他和廠家技術人員共同完成。設備調試最關鍵時,他負責兩部對講機、一部手機和四部電話的暢通。有時所有機子一起響,用“焦頭爛額、急火攻心、手忙腳亂”形容他當時狀態一點都不為過。無論事情多緊要,他總是先接廠里電話,因為那是廠調度打來的,內容和機器調試有關,必須第一時間接聽和解決。調整參數,熟悉工藝流程是他每天的工作。調整參數他做起來得心應手,熟悉工藝流程卻需要他把圖紙刻在腦子里。每天晚上,他最多睡兩三個小時,閉上眼睛做夢都在看圖紙、調設備。一個月后,設備具備帶煤運轉的條件,順利啟動后,他終于長長地舒了口氣。那個月他瘦了20多斤,1.7 m 的個頭只剩90多斤。身體重量減輕了,工作份量在他的內心卻更重了。
12年來,王天成見證、經歷了洗煤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與變化。日久生情,那種與企業陪伴、依戀的感覺,讓他深深地熱愛著這份工作,也得到了更多的充實與快樂。
剛到洗煤廠,他在學校所學鍋爐專業在廠里派不上用場,一切都得從頭學。如何調制旋流器,如何做好工藝參數的調整,如何應用計算公式,算出精準的技術數據是他最“頭疼”的事情。對一個沒有學過高中數理化的人來說,弄懂學會重介質分選中化學原理與常識,又談何容易!他迷茫過、苦惱過、掙扎過,可貴的是從來沒有退縮、放棄過。2011年,新廠籌備緊張階段,他主動報名參加職工技術比武。不是為了拿名次,更多的是為了逼自己系統地學習理論。多年工作經歷,讓他體會到,光有豐富的崗位實踐操作經驗就好比人只有一條腿走路,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夢想才能插翅高飛。

認真工作

檢查設備
除了每天一遍又一遍做重介質分選題庫考題,他還自費買書,自學《泵與分機》、《流體力學》等知識。通過大量做題、請教他人、上網自學,用盡一切辦法惡補他理論知識的“空白”。2011年至2013年,連續三年重介質分選工比武,他取得第四名、第五名、第一名的好成績。如今,書籍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對書籍又“愛不釋手”,每晚睡前,閱讀枕邊專業書籍已經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袄碚摽梢灾笇嵺`,這是我學習理論知識以來最大的收獲。沒學理論之前,是別人教我怎樣做,學習之后,是我指導別人怎么做。學習不僅加強了工作自主性,而且更科學、更合理?!蓖跆炱缴钣懈杏|地說。
用王天成自己的話說,他就像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又像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哪里需要就擰哪里。他把自己融入到洗煤廠發展建設中,盡心盡責干好本職工作?!巴跆斐傻钠床裰档梦覀儗W習。尤其是他甘當小人物、甘做小事情的心態令人欽佩。他能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件事情非常認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敝飨搓爭О嚅L陳天星這樣評價他。
新廠建成后,王天成比以前更忙了。他從重介質分選崗位調到調度室,任調度兼生產車間副主任。以前他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現在他不僅要干好自己的工作,還要帶動調度室10個人,生產車間70個人一起工作,協調人際關系的同時,還要琢磨著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友眼里,王天成是典型的“工作狂”。胃潰瘍是他的職業病。剛開始,胃口燒心、反胃,他沒當回事,總覺得過兩天就好了。幾個月后,他一吃飽飯就往外噴。他結婚前,在新陽礦運轉隊當電車司機的父親,一人工作養活全家四口人;結婚后,父親把所有積蓄為他買了新房,還借了外債。一向對家人報喜不報憂的王天平,不愿花錢治病更不愿家人為他擔憂。他默默承受著病痛,新廠投產前一個月,也是他胃病最厲害的時候。他怕請假耽誤工作,一直拖著。每天吃飯只吃七成飽。終于有一次親戚家辦事時,胃病發作。妻子嚇得哭成一團,大家立即把他送進醫院。整整兩天妻子顆粒未進,當醫生告訴他診斷結果是胃潰瘍后,全家人懸著的心才落進肚里。他得知病情不嚴重后,就堅持要回礦上班,妻子哭著強制為他辦理了住院手續,他在醫院勉強住了一周,就直接回礦上班了。

現場監控
今年,汾西礦業重介質分選工比武就在賀西礦洗煤廠舉行。熟悉的場地,熟悉的流程,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參加比武。那天,他和平時上班一樣,先做開機前檢查,然后按照洗選步驟進行操作,最終輕松奪冠。然而,他認為讓保證機器設備的服務到位比他參賽更重要。洗煤廠是單系統運作,選手考試只能是依次單個操作,25個選手每人4 h,全天24 h 機器不停轉動。五天時間,他一步不離現場,原煤供應、設備運行“不斷線”,設備100個h 暢通無阻地安全運行,是對他工作最大的考驗。在他看來,設備和人一樣,你怎么對它,它就會怎么回報你。如果人們像資本家一樣只管索取,不維護它,使它疲勞作業,不定哪天毛病就會爆發,甚至使設備癱瘓。
他每天樂此不疲地忙碌著,內心充滿了對家人的愧疚?!拔覠釔圻@份職業,也離不開這個崗位,感恩企業為我搭建了一個發揮才干的舞臺,感謝家人多年來對我的理解和支持,把工作干好,取得更優異的成績就是對企業,對家人最好回報。”說這番話的時候,王天成的眼眶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