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吉林長春 130117)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吉林建筑工程學院、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財經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師范大學、長春大學。
(1)文獻資料法:人工查閱和網絡檢索的方式查閱中國期刊網和相關期刊,閱讀相關書籍,歸納總結分析,明確研究方向,形成研究思路。
(2)問卷調查法:發放問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為100%。

表1 健美操教師年齡統計

表2 健美操教師性別統計

表3 健美操教師的學歷、職稱情況統計

表4 健美操教師專業狀況

表5 健美操教師接受再培訓狀況

表6 專業技術等級、裁判等級

表7 健美操教師曾參加的比賽情況

表8 專項技術能力情況
(3)邏輯分析法:對長春市8所高校體育教師現狀進行分析,進而為我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提出科學性發展的建議。
(4)數理統計法:利用SPSS13.0軟件對所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5)訪談法:訪談分專家和體育教師兩個部分。對體育教師的訪談采用座談式的形式,對專家的訪談采用走訪的形式。
長春市高校健美操教師中青年教師比例趨于年輕化,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受到眾多大學生的喜愛,有利于高校健美操的發展。同時,這一結果也反映出了專業的資深健美操教師偏少,無法給予年輕的健美操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健美操教學中發展的不利因素。(表1)
由表2可見高校女性健美操教師偏多,占調查人數的72.5%,男女比例失調。健美操是融音樂、體操、舞蹈等為一體的,以健、力、美為特點的體育項目,深受女學生的熱愛,部分高校學生仍然將健美操看成是女生的“專屬項目”。這也是造成女教師的比例高于男教師的原因之一,如此下去必定會影響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發展和均衡普及。
學歷結構是反映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專業能力的重要指標,標志著教師隊伍的教學、科研、訓練能力。由表3可見目前高校的健美操教師的學歷以研究生為主,占調查總數的90%,說明長春市高校的健美操教師的學歷較高,勢必推進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發展。職稱結構是反映教師的學術水平及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健美操教師高職稱教師比例偏少,其職稱結構不合理。年輕化的教學隊伍是造成職稱結構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從表4可以看出,大學期間所學健美操教學的專業人數為16人,占所調查教師總數的20%,師資隊伍專業化存在較大缺陷。由于非專業健美操教師缺乏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吸引學生參與學習和鍛煉,無法與時俱進健美操教學創新和發展,最終將不利于健美操教學的提高和創新。當務之急是提高健美操教師的業務素質,以推時進健美操教學的的發展。
從表5看出,大部分健美操教師沒有及時的培訓,因此對于健美操專業知道更新慢,知識老化,使專業技術動作的教學不規范,創新意識薄弱。所以各高校應有計劃地提高健美操教師專業素質,不斷地創造健美操教師再培訓的機會。
表6顯示,長春市高校健美操教師的專業技術等級達一級的占2.5%,而無級別的卻占68.75%。我們還看出,擁有國家級裁判資格的教師總數為0,而無級別的卻占被調查總數的75%。可見長春市高校持高級別裁判證的健美操教師太少,這是因為長春市健美操比賽每年一屆,參賽隊伍不超過10支。省運會每四年一屆,每屆參賽隊伍不超過20支,這是省內高校唯一的一次省際健美操比賽,健美操比賽少,裁判員得到系統的學習和實踐也就少。因此我們要逐步完善高校健美操競賽制度,提高健美操教師的裁判等級,重點增強健美操教師的裁判力。
表7結果顯示,長春市高校多數健美操教師,一方面沒有接受過系統健美操的訓練,專業技術不完善;另一方面,長春市高校健美操賽事比較少,在教師培訓方面缺乏完善的體系或計劃。為適應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要求,必須要有一支專業技術強、業務水平高的健美操教師隊伍。因此,應在教師的培訓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
從表8可以看出,長春市健美操教師無論是從音樂的選擇能力還是成套創編能力的比例都很低,執教過健美操訓練隊的教師只有11人,代隊參賽的教師只有8人。這說明健美操教師自身的專項技術能力薄弱,需要盡快的提高。
(1)目前,長春市高校健美操項目的專業師資較少,大部分健美操教師是從球類、田徑等方面轉過來的,不利于健美操運動的普及與發展,健美操專業結構有待調整。
(2)缺乏專業技術培訓,造成信息封閉、知識結構老化,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增加健美扣教師進修的機會,加強健美操教師音樂、舞蹈知識學習。多提供參與表演和比賽的編排,以補充其知識結構的不足。
(3)長春市高校健美操教師隊伍以女教師為主,轉變健美操教學以女性為主的傳統觀念,增大男教師在健美操教學隊伍中的比例,充分發揮男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優勢。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聘請健美操專家定期進行講座和指導,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理論和專項技術的培訓,分層次定期舉辦教師培訓班、學習班,大力改善現有健美操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提高健美操專項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水平。
(5)各級健美操協會應盡快制定完善的健美操教師培訓體系,定期舉辦教師培訓與考核班,并按教師不同的專業水平,合理組織安排培訓時間和內容,使健美操教師得到更好的學習和訓練。
(6)提高健美操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可以借助本校師資長期或定期為健美操教師培訓英語口語,組織健美操教師參加學習,以提高其英語口語水平。
[1]曲宗湖,顧淵彥“.學校體育學”課程建設回顧與展望[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1).
[2]陳秀娟.我國群眾體育的性質與供給機制研究[J].體育科學,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