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民
肺部感染,是指由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等引起的肺部炎癥,包括肺實質和支氣管等部分,其中以肺炎最為常見,是主要的肺部感染形式[1]。當前,對于肺部感染的主要治療途徑既是通過抗生素進行消毒殺菌,但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菌株出現耐藥性,抗生素治療肺部感染的效果也有所下降[2]。為了探討熱毒寧聯合抗生素進行肺部感染治療的臨床效果,本文選取河南省鄭州市中醫院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進行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間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5~75歲,平均年齡50歲,病程10~50 h,平均 30 h。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并X線檢查確診為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方面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熱毒寧聯合抗生素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抗生素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抗生素治療,采用頭孢菌素類或者青霉素類抗生素進行祛痰止咳治療;觀察組在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熱毒寧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20 ml熱毒寧加5%濃度生理鹽水至250 ml后進行使用,1次/d,治療期間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命特征加強檢測。兩組患者其他治療和護理措施保持一致。
1.3 療效判斷標準治愈 患者接受治療2~3 d后,臨床癥狀好轉,體溫下降,治療7 d后,臨床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肺部啰音消失;有效:患者接受治療7 d后,臨床癥狀開始消失或緩解,體溫恢復正常;無效:患者治療7 d后,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未出現明顯的改善,體溫未出現下降趨勢,甚至臨床癥狀加重和體溫繼續上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組間比較采用t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算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s,d)

表1 兩組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s,d)
注:P<0.05
組別 咳嗽 肺部啰音 體溫觀察組 3.5±1.5 3.8±1.6 3.6±1.4對照組 5.3±1.4 5.6±2.5 4.2±1.4
表2 兩組患者治療臨床效果對比(±s,d)

表2 兩組患者治療臨床效果對比(±s,d)
組別 治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觀察組 22 2 1 96.0對照組 15 7 3 88.0
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在咳嗽、肺部啰音和體溫等肺部感染主要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方面與對照組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8%,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熱毒寧聯合抗生素進行肺部感染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常規單純抗生素治療臨床效果更為顯著。
以肺炎為主的肺部感染疾病,是由病毒和細菌等肺部組織進行感染引發的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人類機體免疫系統對炎癥感染具有自主的免疫機制,可以對病情的發展和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3]。肺部感染治療的目的既是幫助人體內在免疫機制恢復有效的應答,對感染進行控制,防止其進一步傳播并逐漸進行消滅。常規肺部感染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大量抗生素濫用導致肺炎病原體的耐藥性增加,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再理想。
熱毒寧注射液是一種中藥制劑,是通過現代工藝從金銀花、梔子和青蒿3味中藥中提取的精華成分。研究和臨床經驗表明,熱毒寧具有解熱、抗病毒、消炎、鎮痛、抗菌和恢復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應用廣泛。
本組研究表明,熱毒寧聯合抗生素進行肺部感染治療,較常規抗生素治療效果更為顯著,見效快,且不良反應少,值得在肺部感染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應用。
[1] 賀志飚,柴湘平,馬芳玉.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外感風熱癥的臨床觀察.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4(5):380-381.
[2] 韓在彬,董傳海,邢軍.熱毒寧注射液治療急性肺炎72例療效觀察.齊魯藥事,2011,27(7):430-431.
[3] 陳霞.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兒童輪狀病毒腸炎40例臨床觀察.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5(11):1446-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