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模式的變化, 代謝性疾病的患病率, 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2型糖尿病患者常有“三高”, 即高血壓, 高血脂及本身的高血糖并由此產生的并發癥是導致患者致殘或致死的重要原因。對糖尿病患者而言, 血脂控制與血糖控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因此實時監測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盡早發現異常并及早采取治療, 使其維持在正常水平, 對于預防腦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并發癥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利用臨床治療資料, 比較了血脂康膠囊與辛伐他汀片治療調節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功效,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以2009年6月~2011年11月就診于本院心內科及內分泌科的中老年高血脂患者89例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研究對象滿足以下條件:①年齡, 男性:45~70歲,女性:50~70歲;②繼往確診為2型糖尿病, 且一直進行血糖控制治療;③血脂異常:符合以下條件中的一項或多項:TC>5.22 mmol/L;LDL-C>3.5 mmol/L;TG>2.2 mmol/L;HDL-C<1.04 mmol/L。④3個月內未曾患心肌梗死, 腦血管意外等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正常;無甲狀腺機能減退等引起的繼發性血脂異常。
1. 2 治療方法 根據隨機、雙盲、對照原則, 將入選研究對象分為血脂康治療組(北大維信公司, 0.3 g/粒, 2次/d, 2粒/ d)45人和辛伐他汀治療組(杭州默沙東制藥公司, 20 mg/片, 1次/d, 2片/次, 睡前半小時服用)44人, 兩組同時治療12周。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調脂藥物, 患者的飲食、運動等生活行為習慣維持不變, 同時監控患者的血糖、血壓水平。
1. 3 觀察指標 分別測定治療前及治療12周后的空腹血脂水平 (包括血清TG、TC、LDL-C、HDL-C)、空腹血糖(FBS)及肝腎功能。
1. 4 統計學方法 利用IBM SPSS19.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預先進行方差分析, 均屬正態分布, 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計量資料兩組間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 組內各指標治療前后的評價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或百分數表示, 計數資料兩組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血脂水平變化分析 治療12周后, 血脂康治療組及辛伐他汀治療組患者的血清TC, LDL-C, TG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 HDL-C水平則較治療前升高,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脂康治療組與辛伐他汀治療組降低血清TC, LDL-C, TG水平及升高HDL-C水平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脂必泰組與辛伐他汀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觀察(±s, mmol/L)

表1 脂必泰組與辛伐他汀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觀察(±s, mmol/L)
血脂康組 45 治療前 2.81±1.21 5.90±1.12 3.85±0.86 0.98±0.43治療后 1.89±1.13 3.93±0.89 2.6±0.78 1.39±0.51辛伐他汀組 44 治療前 2.37±0.98 5.87±1.38 3.73±0.67 1.01±0.35治療后 1.90±1.15 4.00±0.93 2.47±0.93 1.37±0.54
2. 2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前后的肝腎功能、空腹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辛伐他汀組治療期間, 有3例患者出現腹痛、胃腸脹氣等不良反應, 因而退出觀察;血脂康組治療期間, 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出現。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高”控制是預防其并發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手段。血脂康是在脂必妥的基礎上研發的新型調血脂藥, 其主要成分紅曲含有多種酸式洛伐他汀(MoneolinK)類物質[1], 同時其配伍的澤瀉、山楂、白術等均有一定的輔助降脂作用, 如澤瀉有降TC、LDL-C, 升高HDL-C的作用;山楂則有助于消化, 激活脂肪酶, 促進脂肪分解, 降低血脂(山楂黃酮)的作用;白術能加速葡萄糖的同化而降低血糖, 同時對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2-4]。他汀類藥物是公認的首選調脂藥物, 具有良好的調脂效果[5]。辛伐他汀是常見的用于降低血脂的他汀類藥物, 主要通過抑制甲基羥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活性, 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 達到調脂效果, 能有效降低血清中TG、TC及LDL-C水平, 升高HDL-C水平。本研究比較了血脂康膠囊及辛伐他汀片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調脂療效。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其中TG、TC及LDL-C水平均有效降低(P<0.05);而HDL-C水平均升高(P<0.05), 但兩治療組之間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調脂作用相當。研究結果與先前王雅平[6]、張建軍[7]、賈圣英等[8]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而在本研究中治療后血脂康組及辛伐他汀組的HDL-C水平均顯著升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賈圣英等[8]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 可能原因是樣本量大小、藥物服用劑量及研究對象選擇標準等不同導致, 結果還有待進一步確認。安全性方面, 辛伐他汀治療組3例患者出現了腹痛, 胃腸脹氣等消化道不良反應,而血脂康治療組未見患者有明顯不良反應出現, 這與賈圣英、許丹焰等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雖血脂康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調脂療效與辛伐他汀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但由紅曲配伍澤瀉、白術、山楂等安全無毒中藥組成的血脂康與辛伐他汀相比, 不良反應發生率極低, 患者耐受性良好,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 張茂良,段震文,謝申猛.血脂康有效成份研究.中國新藥雜志,1998,7(8):213-214.
[2] 宋立人.現代中藥學大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790.
[3] 劉慶飛,張萬銀. 脂必泰與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療效比較. 中國基層醫藥, 2011,18(17):2423-2424.
[4] 許丹焰,舒君,黃全躍,等.脂必泰與阿托伐他汀療效及安全性對比研究. 中華內科雜志, 2010,49(5):392-395.
[5] 趙水平.他汀類藥物非降脂作用研究現狀.醫學臨床研究,2004, 21(1):1-2.
[6] 王雅平.脂必妥和辛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療效比較.首都醫藥.2007,14(6):40.
[7] 張建軍,程樹牛.脂必妥膠囊和阿托伐他汀調脂療效對比.中原醫刊, 2004, 31(13):37-38.
[8] 賈圣英,黃全躍,周祁娜. 脂必泰與阿托伐他汀的調脂療效及對血管內皮功能影響.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0,26(12):90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