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高軍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談大部制改革
這次大部制改革一個很好的地方是把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擱到了一起。大部制改革以后我覺得有關部門要研究一下我們的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的問題,這里面行政監督沒問題,那么決策和執行怎么辦?我們現在是決策部門同時也是執行部門,混到一起,可能會有問題。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力量,這沒問題,也是非常好的。我覺得國務院還是要研究部級協調機制。比如說咱們搞醫改,國家衛生政策是誰定?比如國家衛生政策第一個政策就是國家的醫療保障政策,醫療保障政策是誰定?衛生部搞不了國家衛生政策,因為第一大政策是醫療保障,醫療保障不在衛生部手里,在社會保障部門。衛生政策里面很重要的一點是藥物政策,那國家藥物政策是誰定?比如說是藥品監督總局定,他也不在衛生部體系里。還比如,這次大部制改革衛生部又留了一塊食品風險評估和食品標準問題,所以這個部級協調機制很重要。

▲方來英委員 本刊記者 高軍/攝
大部制改革后,部門交叉仍然存在。還舉食品的例子,我覺的食品安全到最后、最終的一個表現是對健康的影響,那么對健康影響的一個直接表現是食源性疾病。比如說對食源性疾病的監控,那肯定是衛生系統來做,衛生系統也需要食品監管部門配合。所以仍然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但別的部門在沒有責任或者是沒有大的責任的時候,會不會全力配合你,這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所以,話說回來,大部制下仍必須有部級協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