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霞
(1.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2.浙江理工大學,浙江 杭州 310018)
目前在紡織領域中,紗線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一種是長絲型,包括天然長絲纖維如桑蠶絲、麻等長纖維以及化學長絲。長絲型紗線加工的織物外觀光滑,毛羽感不強;還有一種是短纖維加捻型,短纖維加工需要經過梳棉、并條、粗紗、細紗、絡筒等多道工序,步驟比較多,成本高,加工步驟繁瑣。針對以上現狀,本文通過大量的實際試驗,開發出一種簡單易行的多毛羽紗線,由此來克服上述傳統工藝中存在的不足。
傳統的紡紗方法,以環錠紡紗為例,是現時市場上用量最多,最通用之紡紗方法,條子或粗紗經牽伸后的纖維條通過環錠鋼絲圈旋轉引入,筒管卷繞速度比鋼絲圈快,棉紗被加拈制成細紗。廣泛應用于各種短纖維的紡紗工程。如普梳,精梳及混紡,鋼絲圈由筒管通過紗條帶動繞鋼領回轉,進行加捻。其中環錠紡(精梳)流程:清花—梳棉—預并條—條并卷—精梳—頭道并條—二道并條—粗紗—細紗—絡筒;環錠紡(普梳)流程:清花間—梳棉—頭道并條—二道并條—粗紗—細紗—絡筒。雖然現代其他的紡紗方法如摩擦紡、噴氣紡等利用不同的原理紡紗,但是紡紗工序依然繁瑣、成本較高。
膜裂技術是指將面狀材料通過切割等技術加工成線狀材料的一種工藝。目前在紡織上應用主要用于金、銀絲花飾線的切割,丙綸扁絲加工等。本文的膜裂紗工藝主要是設計一套切割設備,其加工原理如圖1所示,主要是將非織造布材料卷固定在旋轉軸上,非織造布材料卷被切割刀切割成不同寬度的小布條卷,最后將小布條卷通過正常的粗紗機中的牽伸機構、錠翼加捻成多毛羽粗獷型的新型紗線。通過控制切割刀可以達到不同寬度的小布條卷,從而可以加工成不同粗細的紗線。

圖1 膜裂紗加工原理圖
如圖1所示,將非織造布材料卷固定在旋轉軸上,通過對切割刀水平動程的調節,使非織造布材料卷被切割刀切割成5mm的小布條卷。將小布條卷經過錠翼粗紗機牽伸機構,翼錠的加捻及卷繞成筒子,粗紗機牽伸倍數為1倍,卷繞速度10m/min,加捻捻度為500捻/m。為了更好的說明紗線性能,本項目按照紗線測試標準對以上膜裂紗產品的各項指標進行測試,得出:線密度為98.3tex,紗線斷裂強度為501.5 CN,紗線斷裂伸長率為5.3%,紗線毛羽指數為28.2根.m-1,條干為12.5CV/%。從以上性能指標可以看出,此膜裂紗強度較大,毛羽較多,條干均勻度較好,滿足紡織品用紗的需求。
與傳統的紡紗方法相比,此種工藝加工的膜裂紗線加工方法步驟簡單,且制作工期短,效率好,產量高,原材料來源廣、成本低、節能環保等特點。成品紗線與傳統紗線相比強度大幅度提高、毛羽多,具有粗獷仿麻的風格特點,各方面性能指標滿足紡織類用紗標準,特別適合制作裝飾織物、地毯、服裝面料等方面的應用,具有較高的工業應用價值。
本工藝加工的膜裂紗產品采用非織造布進行切割成條卷,然后經粗紗機加捻成具有高強度、多毛羽的仿麻風格紗線,生產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是一種節能環保、創新高效的紗線生產方式。本項目也已經開發出多種不同線密度的成品紗線,并制作成羊毛衫、裝飾織物、地毯等成品,效果良好。在后續的研究中,本項目將進一步完善切割設備中切割刀的進一步設計,主要是動程在垂直方向的精確控制,以便完成對不同粗細面料卷的準確切割,從而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1]仲蕾蘭,徐定安,周文理.共混滌綸仿麻織物的研究[J].東華大學學報,2001(8):97-100.
[2]鄭憬,李書良,等.滌綸仿麻產品亮絲麻的設計與生產[J].絲綢,1998(11):37-38.
[3]王維亞,陳綠洲.異形滌仿麻噴氣紗的紡制及工藝研究[J].上海紡織科技,2006(9):30-31.
[4]楊曉春,王雷.切絲機傳動系統的改造[J].煙草科技,2006(4):23-24.
[5]李銳洪,李劍冰,張立志,等.對KTC80切絲機驅動系統的改造[J].中國設備工程,2011(7):43-44.
[6]楊曉春,金瑋,王雷.切絲機刀輥自動定位系統的開發[J].煙草科技,2007(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