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嬋 (陜西省鎮安縣婦幼保健院,陜西 鎮安 711500)
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為10%左右。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產婦和圍生期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1]。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的病因學說頗多,是一種由多基因決定和受多種環境因素影響的疾病[2]。筆者研究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對高危孕婦進行追蹤隨訪,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對于了解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臨床特點和指導指導圍產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產前檢查并住院待產的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為觀察組(125例),同期選擇正常晚期妊娠的孕婦125例為對照組。妊娠高血壓疾病標準參照人民衛生出版社《婦產科學》中的標準:高血壓≥140/90 mm Hg(1 mm Hg=0.1333 kPa),妊娠期首次出現,尿蛋白(-);患者伴隨有上腹部不適或血小板減少。
1.2 調查內容與方法:孕婦的一般情況:年齡、孕期、睡眠情況、體重指數、飲食營養狀況;孕婦的生育史:孕次、產次、流產次數、既往妊娠高血壓疾病史;家族史:家族高血壓史、家族糖尿病史;實驗室檢查資料:基礎血壓、平均動脈壓、血脂、血漿纖維蛋白原等。
1.3 妊娠結局觀察:觀察兩組新生兒的平均體重與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AS 9.0軟件進行分析,危險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妊娠結局對比采用t檢驗與χ2分析,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危險因素分析:經過觀察,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為年齡、妊娠高血壓疾病史與基礎血壓(P<0.05)。詳見表1。

表1 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2.2 妊娠結局:經過觀察與分析,所有孕婦都順利分娩出新生兒,觀察組的新生兒體重明顯輕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為產后出血1例,肝功能異常1例,腦出血1例,心功能不全1例。對照組并發癥為產后出血1例,電解質紊亂1例。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妊娠結局對比
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導致孕婦及圍產兒致殘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調查顯示,在妊娠婦女中10.0%左右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其中4.3%為妊娠期高血壓,4.2%為子癇前期,0.6%為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0.3%為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3]。
在發病因素中,調查顯示,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為年齡、妊娠高血壓疾病史與基礎血壓(P<0.05)。年齡被認為是影響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前人研究發現,30~40歲孕婦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率為17.0%左右,明顯高于20~30歲孕婦的10.0%左右[4]。在大樣本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中,經產婦伴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中,50%左右曾有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病史,如果前次因病情需要在32周前終止妊娠者,再發的相對危險度超過 40%[5]。
所有孕婦都順利分娩出新生兒,觀察組的新生兒體重明顯輕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具體來說,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血管痙攣導致胎盤灌流下降,使胎盤功能下降,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從而造成新生兒體重下降。同時在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病過程中,不同個體所累及的器官是不同的,而且,顯示出個體間疾病發展的不平行性,很可能與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的多因素發病機制有關,遺傳異質性很可能是決定觸發機制的關鍵所在。總之,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與年齡、妊娠高血壓疾病史與基礎血壓明顯相關,多導致妊娠結局不良,臨床醫生應及早采取處理措施。
[1]莊依亮,張振鈞,婁水銀.高年初產婦與妊高征的關系[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12(5):255.
[2]夏俊霞,任景慧.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高危因素的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6):2209.
[3]Bartor JR,Sibai BM.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preeclampsia[J].Am Obstet Gynecol,2008,12(2):359.
[4]鄭 敏,姚關玉.孕前體重指數對初次妊娠婦女妊娠結局的影響[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8,29(6):27.
[5]羅家琳,余艷紅.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及其并發癥與母嬰結局的關系[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7,25(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