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吳浪
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創建于1952年,是我國“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歷經60年的創新發展,中航工業哈飛走出了一條從修理、仿制到自主開發、國際合作的發展之路,構建了國內一流的飛機制造體系,形成了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現已發展成為我國直升機、輕型多用途飛機和航空復合材料構件科研生產基地,為我國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曾成功地生產了直5、直6、轟5、轟6、水轟5等飛機,創造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史上的多個第一。
改革開放以來,哈飛通過引進吸收、自主研發、國際合作等方式,相繼研制生產了直9系列、H410、H425、HC120、直15等直升機,以及運12系列、運12F等多種輕型多用途飛機。在國慶50周年和60周年閱兵、香港回歸、奧運安保、亞丁灣護航、維護國家海洋主權等重要場合,都有哈飛產品的身影。哈飛已經成為我國直升機、輕型多用途飛機、新支線客機的研發、制造基地,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防科工局復合材料應用中心、航空復合材料專業化制造中心等。當前,哈飛憑借先進的航空及復合材料構件研發制造優勢,已經進入大發展、快發展的轉型升級階段,2012年各類航空產品的產銷量再創新高,銷售收入和利潤增幅均超過20%。
在多年的發展中,哈飛深刻地認識到科技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特別是企業制定“依托重點型號,加快轉型升級”的戰略規劃后,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為了營造科技創新的良好氣氛,激發廣大科技人員開展技術創新的熱情,哈飛在國家和省、市科協的指導幫助下,緊緊圍繞科研生產任務這個工作中心,充分發揮科協組織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以“講、比”活動為抓手,不斷把廣大科技人員的聰明才智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了企業技術進步和經濟效益的穩步提高,助推了企業發展的轉型和實力的升級。
在開展“講、比”的過程中,哈飛實行領導統籌規劃、基層高效落實的原則,使得企業“講、比”活動得以規范有序地進行,為公司生產任務的圓滿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哈飛成立了專門的“講、比”活動領導小組,精心部署各項工作。該小組以公司總工程師牽頭,公司黨委副書記和主管型號副總工程師分工合作,設計、質量、人力資源和宣傳等多部門協同落實,各司其職。
在“講、比”過程中,哈飛廣泛聽取科技人員的建議,制定“講、比”活動競賽方案。該方案結合了公司的具體情況,全面規劃和指導了“講、比”活動的有序開展。
公司科協非常注重發揮基層科協分會的主觀能動性,及時跟蹤和支持攻關課題的深入開展,為攻關組提供必要的人、財、物保證,并及時總結上報階段性成果和存在的難題。
哈飛科協積極匯總經驗和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對活動中所發生的共性問題,邀請有關專家進行相應指導,提出指導意見。對活動中取得的成果和經驗,通過專題成果交流會及宣傳媒介進行推廣和表彰。
哈飛在開展“講、比”活動的過程中,從選題、立項到攻關、考核,始終圍繞公司中心任務,從實際效果出發,有序進行,成效明顯。
首先,科技攻關項目選題圍繞公司中心任務。在“講、比”活動中,對科技攻關項目,公司堅持“一圍繞、兩為主、三不立”的工作方針:緊密圍繞公司科研生產經營目標;以科研生產需要為主,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為主;對尚不具備條件實施的項目不立項,在提高產品質量、節約資金、縮短周期等方面未能有所突破的不立項,沒有便于檢查的明晰指標的不立項。
其次,科技攻關項目優先解決當前面臨的難題。自2009年以來,公司提請各型號總師對主管型號存在的重大難題,發布“定向攻關”題目,經公司專家委員會審定通過后,設定工作節點,由“講、比”領導小組督促完成。幾年來,各定向攻關的綜合完成率均在80%以上,有力地促進了各項難題的順利解決。
最后,科技攻關項目納入公司績效考核體系。自2010年以來,公司將各部門上報的科技攻關項目計劃納入公司EVA和綜合平衡計分卡考核體系,從戰略發展的角度推進“講、比”活動的開展。組建專家組對科研、攻關立項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審核,針對各單位的完成情況進行相應獎懲,對重大科技進步的項目推薦科技成果評比或申報專利。考核評比做到了合理公正,獎勵、獎金及時兌現,實現了“講、比”活動的閉環管理。
科技以人為本,哈飛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特別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公司用真心關愛換來了職工的真情奉獻,使得“講、比”活動得以良性發展。
公司科協關愛科技人員身心健康,堅持每年組織科技人員進行體檢和團隊拓展訓練。自2009年以來,每年有近700人次接受了體檢;并組織了10期拓展訓練,吸引了1000余名科技人員參加。

哈飛設計團隊
公司科協關注科技人員能力提升,積極邀請內外專家舉辦各種培訓講座,對如何撰寫科技論文、發布科技成果、申請科技專利等知識進行了細致講解。
正是由于公司對科技人員的真誠關愛,近年來,公司科研生產任務異常繁重,每每到了關鍵時期,廣大科技人員都能自覺而充分地發揚奉獻精神,不計報酬、不講條件地加班加點,投身到“講、比”活動中。為了及時解決科研生產中的問題,一些年輕人甚至多次延緩婚期,主動放棄婚假;針對某型直升機振動異常難題,副總設計師孫秀文帶領團隊連續奮戰兩個月,群策群力,終于使問題完美解決。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支技術過硬、思想過硬、品德過硬的科技人員隊伍,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才能不斷提升。
自“講、比”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公司90%以上的科技人員都積極參與,每年完成科技攻關項目600余項,年均創效2000余萬元,2011年申報科技成果和專利150余項。公司“講、比”活動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公司榮獲全國“講、比”活動先進集體稱號,科協連續多年獲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科協系統先進集體標兵、“黑龍江省技術創新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先哲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王希豹榮獲黑龍江省勞動模范稱號,同時均被評為“黑龍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副總工藝師劉欣獲得“哈爾濱市第十屆青年科技獎”榮譽稱號。
“講、比”活動的有效開展,促進了哈飛科協工作從虛到實、由軟變硬的蛻變,擴大了科協組織的影響力。近幾年來,要求立項的項目逐年增加,且不乏質量優、分量重的項目,科協工作成為了新的亮點和熱點。通過“講、比”競賽活動,一大批矢志追求,樂于奉獻的優秀科技人員也脫穎而出,成為了先進的典型,深深激發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向模范看齊、向榜樣學習的動力。
成績是發展的動力,哈飛將繼續秉承“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精神,努力營造創新環境,使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科技競爭實力,為促進企業的全面轉型升級,為建設大航空、新航空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