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光澤縣財政國庫集中支付中心福建南平354100)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要求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具有國家頒發的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證書,并對財務會計人員的考核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但從目前我國財會人員的基本情況看,整體素質不高,會計職業判斷能力較差。比如,一般只從事以資金核算為主的核算業務,不能對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缺乏對財務報表的歸納、分析能力,不能對企業未來的財務決策提供參考,也不能對企業有可能面臨的財務危機做出預警。隨著信息技術在財會工作中的應用,會計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會計人員逐步從傳統、繁雜的會計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和職業判斷力,調整知識結構,協調能力構成,以不斷適應社會和企業對財會人員提出的新要求。
一是目標性。判斷的結果既要客觀、真實、公允地反映出經濟業務的實質,還要符合企業長遠發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是主觀性。財會人員職業判斷主要是依據自身的專業知識和過去積累的職業經驗,對需要做出判斷的經濟業務進行分析,選擇合理的方法,并進行會計處理的能力。會計職業判斷貫穿于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的全過程,不同的判斷和選擇對財務成果有不同的影響。
三是權衡性。會計職業判斷就是在多個方案中比較、權衡、取舍,在此過程中,財會人員會面臨著可靠性與相關性、穩定性與適用性、利益驅動與公允公正等的權衡與選擇。
四是受制約性。會計職業判斷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同時受財會人員自身的知識水平、專業能力與職業道德水準的制約。
(一)財務工作的特殊性。企業的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信息的重要匯集地和信息傳遞載體,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會接觸到大量內、外部信息,對這些數據進行匯總和綜合分析判斷是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任務。在財務核算和報表編制的過程中,財會人員可以較為直接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對市場信息和企業決策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從而給企業管理人員提供可靠的參考意見和備選方案。
(二)激烈的市場競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首先掌握了準確的信息,誰就在競爭中占領先機。因此,企業要加大對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的力度,通過對信息分析判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這就對財會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會計人員在信息處理過程中,能有效地分析信息,精選出對企業發展有用的信息,可見,提高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非常必要。
1.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科學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要求財會人員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廣泛的知識面,既要精于專業又要有一定廣度。由于一些企業不重視對財會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其不能及時地更新知識結構,導致了職業判斷能力的缺失。也有財會人員自身的認知偏差、實踐經驗不足使其沒有正確地發揮和運用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等。
2.利益追求和職業道德。利益訴求或偏好是財會人員進行職業判斷的內在驅動力,財會人員在做出會計職業判斷時往往受利益關聯方的影響。職業道德水平是財會人員做出公正、合理職業判斷的基石,財會人員應排除個人主觀意念及偏好,客觀、公正地進行職業判斷,做出正確的會計處理,真實地反映經濟業務事項,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服務。
1.會計事項自身具有的特殊性會影響會計職業判斷。如新會計事項和新會計業務,由于沒有現成經驗可參照,因此需要較強的職業判斷能力;而經常出現和已被充分定義的問題,解決它只需要一般的職業判斷能力。
2.宏觀調控政策會對經濟運行及行業發展造成重要影響。因此,經濟政策的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財會人員的會計職業判斷。
1.法律、法規的影響。《會計法》、《公司法》、《稅法》等會計法律規范,以及《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制度》等會計行業規范,是規范會計行為、進行正確財務職業判斷的準則,財會人員在進行會計職業判斷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制度,不能超越其范圍。
2.管理層的影響。由于不同的職業判斷結果會影響企業經濟利益格局,因此企業管理人員基于經營利益,有時會要求財會人員在法律法規的邊緣打擦邊球,干預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和選擇,自然會影響財務職業判斷的效果。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在新會計準則體系下,財會人員只靠原有的知識結構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會計工作需要,因此,財會人員自身要有緊迫感,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對職業判斷能力的認識,并在會計工作實踐中有意識地積累經驗。
(二)提高財會人員職業道德修養。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到會計政策的執行。真實、公允是財務職業判斷的基本原則。我國應加大會計職業道德宣傳的力度,倡導“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賬”;建立以社會輿論和誠信檔案制度為基本形式的社會評價機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支持和保障體系,促使財會人員從“他律”走向“自律”。
(三)樹立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新形勢下從事會計工作的財會人員,必須堅持終身學習會計專業知識的思想,因為會計法規、稅收法規、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在不斷更新,會計環境在不斷變化,除此以外,還要學習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
(四)積極參與會計實踐,積累從業經驗。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是通過長期的會計實踐、在充分熟悉會計業務處理的基礎上,逐步積累經驗而不斷提升的。財會人員只有通過會計實踐活動,積累從業經驗,才能提升會計執行能力,提高會計職業判斷能力。長期以來,我國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了各行業的會計科目,并對各科目的內涵及包括的內容作了具體而詳細的解釋,財會人員習慣于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來處理經濟業務。在新形勢下,復雜和不確定性的會計業務無處不在,這就要求財會人員轉變傳統觀念,認識到會計職業判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專業知識水平、職業素質和職業敏感性,從而做出準確的職業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