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
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是血液在深靜脈內凝結、靜脈回流發生障礙導致的, 患者手術及恢復過程中常易發生, 特別是髖關節置換術, 有研究報告指出, 西方國家髖關節置換術后若不進行預防性治療, 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高達66%~84%[1]。由于深靜脈血栓會給患者的身心帶來許多嚴重的危害, 比如由此繼發的遠期深靜脈功能不全和肺栓塞等疾病具有致命性, 而且近年來, 隨著人工髖關節置換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深靜脈血栓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 因此增強人們對深靜脈血栓的了解, 并且探尋能夠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低分子肝素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8月來本院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90例, 其中男47例, 女43例, 年齡45~67歲, 平均年齡(59±2.3)歲, 所有患者均為單側手術。經患者本人和家屬知情同意, 分為對照組38例和觀察組52例,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為:①首次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②凝血功能、血小板計數、肝腎功能等術前均正常;③術前無靜脈血栓和其他血管疾病;④對低分子肝素無禁忌證。
1.3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物理方法進行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 即抬高患者下肢, 對下肢定期進行被動功能性鍛煉,按摩、揉捏, 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等。觀察組患者于手術前12 h、手術后12 h以及術后24 h給予患者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00Axa IC.U/kg, 術后第2、3天100Axa IC.U/(kg·d),術后第4~7天150Axa IC.U/(kg·d)。術后第 7 天觀察兩組患者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情況和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用(±s)表示,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深靜脈血栓預防結果比較
對照組38例, 發生深靜脈血栓12例, 發生率為31.6%;觀察組52例, 發生深靜脈血栓5例, 發生率為9.6%, 兩組比較(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分析, 觀察組患者無全靜脈血栓發生, 而對照組患者有2例全靜脈血栓患者, 兩組比較(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1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血管損傷、血液變化以及血流滯緩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人工髖關節置換后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是指患者人工髖關節置換后體內的紅細胞、纖維蛋白以及不等量的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產生凝塊的過程, 是人工髖關節置換后的常見并發癥。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髖部損傷患者的年齡一般情況下都比較大, 其許多器官的生理功能已經發生了一定的退變,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 受傷外加手術的影響, 對血管內皮產生了損傷, 髖部損傷患者由于活動量的減少導致下肢的血流狀態相對滯緩, 髓腔內的凝血因子在髓內操作產生的瞬間高壓下進入靜脈血[2]。可見, 影響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很多, 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預防措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2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類藥物的平均分子量為4464.45 U (992.1~9921.0 U), 由普通肝素解聚所得, 但是具有普通肝素所沒有的一些特性, 比如減少出血副作用、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長等, 因此減小了低分子肝素個體之間在使用過程中的差異, 從而方便患者用藥。據國外多組臨床研究報道, 低分子肝素類藥物可使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的發生率至少降低70%, 同時并不增加出血發生率[3,4]。
隨著人工髖關節置換技術在臨床上的的不斷普及, 術后深靜脈的形成及其帶來的嚴重后果越來越引起廣大患者和醫者的重視, 因此在進一步研究認識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的同時, 應加強對該病的預防性治療。本研究結果表明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預防術后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Clarke MT, Green JS, Harper WM, et al.Screening fordeep-venous thrombosis after hip and knee replacement without prophylaxis.J Bone Joint Surg Br, 1997,79(5): 787-791.
[2]Clarke MT, Green JS, Harper WM, et al.Cement as risk factor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J Bone Joint Surg , 1998, 80(4): 611- 613.
[3]Hoek JA, Nurmohamed MT, Hamelynck KJ, et al.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follow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by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oid.Thromb Haemost, 1992, 67(1): 28- 32.
[4]Hull R, Raskob G, Pineo G, et al .A comparison of subcutaneou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with warfarin sodium for prophylax is against deep-vein thrombosis after hip or knee implantation.N Engl J Med, 1993, 329(19): 1370- 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