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華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組以腸胃功能紊亂為基礎病理改變、以慢性或復發(fā)性腹痛、腹瀉為主要癥狀的綜合征[1]。臨床上, 部分IBS患者僅表現為腹痛癥狀, 而無腹脹、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的改變, 這類腸易激綜合征稱為腹痛型腸易激綜合征。近年來, 隨著新型西醫(yī)藥物的不斷研發(fā)和投入臨床應用, 腹痛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治療效果雖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只能起到短期改善癥狀的作用, 導致患者頻繁就醫(yī), 療效不甚滿意。本文以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zhèn)石龍博愛醫(yī)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腹痛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40例患者行三聯(lián)活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腹痛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腸易激綜合征的診斷標準[2]。入院時, 均行大便常規(guī)、內鏡、潛血、B超及生化檢查等排除器質性病變。其中, 男43例, 女37例。年齡21~67歲, 平均(36.5±8.8)歲。病程1~6年, 平均(2.5±1.5)年。隨機將本組80例患者分為兩組,即觀察組40例, 對照組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以及一般體征上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通便、解痙等對癥治療。對照組40例患者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行氟西汀治療, 即予以患者口服氟西汀, 20 mg/次, 1次/d, 共治療7 d。觀察組40例患者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行雙歧三連活菌治療, 即予以患者口服雙歧三連活菌, 420 mg/次, 3次/d, 共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治療效果 于患者治療后, 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3]分別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評價標準為: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 腸道功能恢復正常, 大便次數1~2次/d, 便軟, 成形;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 大便次數3次/d, 大便性狀正常或接近正常;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 大便次數>3次/d, 且大便性狀異常。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2 復發(fā)率 于患者治療后, 分別對兩組臨床治療中顯效和有效的患者進行6個月的追蹤隨訪, 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復發(fā)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 計量檢測數據以(±s)表示, 計數檢測數據以率的形式表示, 組間兩均數比較用t檢驗, 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為82.5%,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2.2 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 觀察組臨床治療后, 隨訪期間,22例顯效患者和16例有效患者中, 共3例患者復發(fā), 復發(fā)率為7.89%(3/38);對照組臨床治療后, 隨訪期間, 16例顯效患者和17例有效患者中, 共5例患者復發(fā), 復發(fā)率為15.15%(5/33)。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后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飲食結構的改變, 神經、精神、感染因素所致的腸易激綜合征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對人們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一般來說, 中青年是高發(fā)人群, 其中女性發(fā)病多于男性, 腦力勞動者高于體力勞動者。腹痛型腸易激綜合征是腸易激綜合征較為常見的類型, 臨床上對本癥多采用綜合治療, 包括飲食和生活調整、針對主要癥狀的對癥治療(包括通便劑、高選擇性鈣離子通道拮抗劑及解痙劑等)。然而,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 15%~20%患者經常規(guī)治療無效或效果欠佳, 癥狀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 患者頻繁就診[4]。本研究中, 對照組患者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行氟西汀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行雙歧三連活菌治療。其中, 雙歧三連活菌主治因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急慢性腸道疾病, 能夠對腸道菌群平衡進行調整, 清除或抑制腸道中致病菌, 降低腸源性毒素, 促進機體對營養(yǎng)的消化, 進而起到治療腹痛型腸易激綜合征的效果。本研究結果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 對照組為82.5%,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隨訪期間觀察組患者的復發(fā)率為7.89%, 對照組為15.15%,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后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因此, 三聯(lián)活菌治療腹痛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療效顯著, 且復發(fā)率低,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1]吳蓉.多塞平聯(lián)合雙歧三聯(lián)活菌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療效觀察.中國藥師, 2011, 6(09): 142-143.
[2]莊曉莉.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輔治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 7(34): 167-168.
[3]吳立剛.參苓白術散合痛瀉要方加減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50例.中外醫(yī)療, 2010, 2(27): 69-70.
[4]吳遠玉.腸易激綜合征護理療效觀察.中外醫(yī)療, 2011, 5(11):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