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的戰略部署。這既是對全體社會公民的號召令,更是對承擔著率風尚之先、垂道德之范社會責任的各級黨員干部的動員令。筆者認為,持之以恒地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
首先,新時期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應突出黨員、干部這一重點,把握密切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一主線。“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標志,就是和最廣大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毛澤東語)政治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和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心無百姓莫為官”,是對為官從政者最起碼的要求。從雷鋒這位品格高尚、愛民助民的基層黨員、軍人身上,人們真切體會到了共產黨人的涵義,感受到了黨、人民軍隊同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特別是在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外部環境的考驗面前,現實中一些地方的黨群、干群關系出現了不應有的緊張乃至不和諧狀況,黨群、干群間的“魚水關系”,甚至衍變為“油水關系”、“水火關系”。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認真反思和高度重視。
執政黨的黨風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進取,黨才能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筆者以為,新時期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以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深化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唯物史觀再學習再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科學發展觀再學習再教育,深化行政體制和干部管理體制改革,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同時,切實做好整治奢靡浪費、推進反腐倡廉、凈化黨員隊伍、維護群眾利益等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基礎性工作,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實際效果取信于民,影響和帶動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其次,新時期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應立足于解決黨風廉政建設所面臨的突出癥結,著力破解信仰不純、為政不廉、作風不實、能力不足等“四個怪圈”:
一是破解信仰不純怪圈。習近平同志說:“信仰純潔是共產黨人最根本的純潔。”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不移跟黨走,是雷鋒精神的本質內核。用雷鋒的話說:“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當前,少數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信仰不純潔、不堅定問題,以及由此導致的理想信念淡漠、是非認識模糊、政治立場動搖、低級趣味抬頭等不良傾向,嚴重侵蝕黨的健康肌體,損害黨的形象和威信。為此,各級黨員、干部要以雷鋒同志為榜樣,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永葆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
二是破解為政不廉怪圈。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抗戰時期,美國記者斯諾來到延安,被中共高層領導人與普通群中同甘苦的清廉所折服,嘆之為“東方魔力”。新中國成立前夕,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也曾對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們直言:“共產黨戰勝你們的不是飛機大炮,而是廉潔,以及廉潔換取的民心。”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濫用權力、權錢交易、鋪張浪費等消極腐敗現象屢見不鮮,一些領導干部中發生的以權謀私、為官不廉、貪污賄賂等腐敗案件影響惡劣。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突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把失范的權力“關進籠子里”,亦需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雷鋒精神。
三是破解作風不實怪圈。實干興邦,空談誤國。“不干,連半點的馬克思主義也沒有。”雷鋒精神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實干,無論是建筑工地、搶險現場,還是車站街巷、校園軍營,始終活躍著雷鋒不知疲倦的身影。黨的好干部孔繁森、周恩義等人,同樣是苦在前面、干在前頭的典范;“第一個到位,第一個受累,第一個遭罪,最后一個撤退”——周恩義的“一把手格言”,可謂新時期人民公仆的真諦和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形象詮釋。與此形成強烈對照的是,長期以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虛報浮夸等問題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一度比較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為此,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自身做起,制定并嚴格執行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人們欣喜地看到,在中央帶動下,黨風政風已經呈現出向好勢頭,庸懶散奢等不正之風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抑制,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風氣正在回歸。然而,改進作風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既要秉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力度,又要追求釜底抽薪、正本清源的效果;既要著眼于思想教育和觀念養成,又要致力于量化規范和強化監督,特別是要下大氣力解決長期存在的“好官不香,壞官不臭”積弊,讓少數只有唱功、沒有做功、投機討巧、私欲膨脹的干部混不下去,讓那些唯實以求、埋頭苦干、不事張揚、群眾公認的干部提得上去,從思想上、制度上、措施上狠抓領導作風、工作作風的切實轉變,使重實績、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
四是破解能力不足怪圈。打鐵還需自身硬。雷鋒對于自己的崗位工作,有一種刻苦鉆研、鍥而不舍、頑強拼搏的“釘子精神”,無論是干哪一行,他都能愛一行專一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過硬素質向黨和人民交出優秀答卷。新時期人民公仆的楷模楊善洲、沈浩、羅陽等同志,或在農田作業、植樹造林上,或在運用科學發展觀引領群眾脫貧致富上,或在強國強軍航天報國上,無不是能力超強、素質過硬的行家里手。當前,世情、黨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也更為重要。“國家要上進,必須大興學習之風。”這就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性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新要求,繼承和發揚雷鋒同志熱愛學習、勤奮鉆研的“釘子精神”,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作為一種終身目標;通過學習積蓄迎難而上、追求卓越的正能量,錘煉引領發展、治國理政的真本領,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創造性開展工作能力、參與民主政治能力以及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增強工作的前瞻性、進取性和創造性,在密切聯系、真誠服務群眾的實踐中,培育和鍛造千百萬雷鋒式的優秀黨員干部,引領群眾早日實現和諧幸福小康富強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