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中
今天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相聚在這里,為2012屆的同學們舉行隆重的畢業典禮。大家一定注意到,所有的本科畢業生都已經穿上了新設計制作的學位服。這不僅使畢業儀式顯得更加神圣、莊重,而且體現了我們這所大學與每一位學生之間的心靈契約。幾度春夏秋冬,只在轉瞬之間。你們懷揣憧憬走進校門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日,今天同學們就要跨出校門。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很難形容,大家的心情也許更難形容。我姑且把這種心情稱為“畢業心情”。與大家分享這種感受,作為臨別贈言。
畢業雖然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但是,經過一段長途跋涉,我們到達了一個目的地。學習是艱苦的,我們應該可以為數年的辛勤擦擦汗水,應該可以享受一下收獲的喜悅。大學畢業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同學們有理由說一聲“我驕傲”,同學們有理由接受更多的祝福。
美好的祝福永遠不會太多,我真心地為大家添上一份祝福。華東師范大學2012屆畢業生同學們,我代表學校最衷心地祝賀你們!
以往所有的旅程,從襁褓懷抱到蹣跚學步,從陪伴牽引到獨立前行,從家庭到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我們的成長蘊含了多少老師和親友們的心血。在今天這樣高度分化和個性化的時代,我們尤其需要尋找并珍惜這種生命歷程的共同感受。在一個市場化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常被解讀為契約關系。但人生不只是契約關系。我們所經歷的各種生活共同體,不僅是利益共同體,也是價值共同體和情感共同體。60周年校慶之際,老少校友回來了上萬人,許多人選擇在食堂吃飯。排隊時的等待、用餐時的交流是同學間深刻的生活記憶。當年的食堂師傅大多已經退休,但那一直被我們批評的食堂飯菜“舌尖上的華東師大”的滋味卻一直在心頭。離別的時候,請對我們的老師,對我們的父母,對同窗好友,對宿管阿姨,對食堂師傅,對所有關心幫助過我們的人,深情地說一聲謝謝!
大學時代,青春歲月,我們有很多的情感要表達。這些日子里,微博上、人人網上已看到了畢業班同學們的各種感言。我可以肯定,華東師大給予你的不是你所期待的全部。盡管我們的老師、我們的職工努力了,學校依舊沒有能做到讓你們人人、事事都滿意。但是我相信:就像我們每個人與家庭的關系一樣,大家都懂得學校對于自己的意義。有同學告訴我,你們想在校園里添塊石頭,幾年后等大家有了成就再回校刻上字。我理解,這無字的石頭是同學們默默的承諾。我想說,只要同學們盡心盡力了,無論成就大小,你們的名字、你們的青春年華會永遠留在華東師范大學這塊巨石上!有同學告訴我,你們想在校園里種棵樹,要“把根留住”,一起見證學校的發展。是一代代學子用青春譜寫了“愛在華師大”的故事。同學們,請記住,在你們念戀母校的時刻,母校和老師們也牽掛著你們。
大學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組織之一。大學之所以長久,是因為她是最自由和寬容的殿堂,在這里,“瘋狂”、“迷茫”、“抱怨”、甚至“任性”,也許都可以視為你們青春的一個側面而被理解。但社會生活,沒有多少理由可以任性;職業生涯更多的需要適應和磨煉。你們的未來,需要成熟的心智判斷,需要有力的肩膀擔當。這就是你們祖輩父輩時代的“在大風大浪中茁壯成長”,今天的時尚口號叫做“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時代的進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擔當、創造和奉獻。走上工作崗位,生活會變得更加具體,社會將顯得更加鮮活。在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我們要有探索的勇氣、創新的激情,更要有寬廣的全球視野。同學們,社會發展過程從來都不會是筆直平坦的。在社會轉型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出現一些丑陋的、令人難以容忍的現象。現實的批評,并不是一味的“抱怨”。革故鼎新,重要的是從自己的周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希望同學們勇敢面對外部的挑戰,要對自己狠一點;希望同學們勇敢面對經歷的挫折,對自己溫柔一點。我們希望每個畢業生都是成功的,更祝愿每一位畢業生都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