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十年前的中國,誰家擁有一臺相機,是令左鄰右舍艷羨不已的事情;而今天,數碼相機和可拍照手機已經悄然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全民攝影時代”正在到來。
中國全功能接入Internet,開始步入互聯網時代,還是在并不久遠的1994年;而據中國政府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2012年6月30日,中國網民數量已達5.38億;也有報告據此預測,2015年,中國網民數量將超過8億。
web2.0時代,網民在網絡上的主動性進一步增強。用戶不再僅僅是網絡媒體的受眾,更成為媒體上的發聲者、傳播者。越來越多的網站開始把內容的發布權更多地交予用戶,網站只提供必要的服務和相應的支持。這個變化,本身就是對“眾包”這一商業模式的應用和闡釋。
我們熟悉的網上論壇、博客、微博乃至圖片/視頻分享社區,紛紛都對用戶提出了盛情邀約,給你一塊近乎免費的地盤,供你在其中發布自己的見聞和感悟。借助新款手機和具有Wifi功能的相機等新工具,你甚至已經可以隨時隨地完成這一任務。
當然,能拍會寫的攝影名家,各個門類的專業攝影師,以專業攝影技能和服務創業的小業主,夢想著靠攝影養家的業余攝影師,以及偶攝怡情的攝影愛好者等等,也都在被邀之列。
那么,在為網站貢獻了精美的圖片、精彩的內容之余,如果能同時為自己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獲得更多潛在的工作機會,甚至帶來一定的業內影響力,實現自己職業或興趣發展的跨越,豈不快哉?
而如何借助眾多網絡平臺甚至更新的移動媒體平臺達到這樣的目的,其實很多攝影師已經在有意或無意間,用他們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隨著“眾包”這一商業模式的發展,隨著攝影技能及相關理念的進一步普及,相信會有更多專門適合攝影師參與的項目被更多平臺挖掘、發布出來。如果你富有攝影的技能和參與的熱情,那么本專題介紹的攝影師網絡推廣的個案,或許會幫你更好地打造一個“準備好了”的形象,隨時把握機會的垂青。